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23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检测试题题号111121323313245678答案BAg从下往上移动C石墨电极为正极,银电极为负极D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3(2011揭阳一模)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7H2O;通入O2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8e4H2O=8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31.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32.(xx山东郓城一中检测)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8OH8e=BO6H2O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4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H2O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5用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1将X与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极上有气泡产生2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3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D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X作负极6(2011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如下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A无论杠杆为导体还是绝缘体,均为A端高B端低B无论杠杆为导体还是绝缘体,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二、双项选择题7(2011海南高考)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充、放电时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可以选用稀硫酸溶液B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三、非选择题9(2011山师附中模拟)铅酸蓄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液是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总反应是:PbPbO22H2SO42PbSO42H2O。(1)该蓄电池放电工作时的负极材料是_,充电时,该极接直流电源的_(填“正极”或“负极”)。(2)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腐蚀。为防止发生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像铅酸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_极(填“正”或“负”)相连。钢铁在呈中性的潮湿环境下的腐蚀比呈酸性时缓慢,在碱性潮湿环境下的腐蚀更缓慢,试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碱性时比中性时更缓慢的原因:_ (写出电极反应式及必要的文字叙述)。(3)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下图的电解装置制取,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若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当蓄电池中有0.2 mol H被消耗时,Cu2O的理论产量为_。10(xx海南高考)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_。(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l)H119.5 kJmol1(1)N2H4(l)O2(g)=N2(g)2H2O(g)H2534.2 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_。11(xx石景山模拟)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g,溶液中的c(SO)_ mol/L。(3)若欲在上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则X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_。Y极的材料名称是_,电极反应式_。12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1)该系统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2)装置Y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氢气在_极发生_反应,氧气参与的电极反应式为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X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容量大的锂铝合金材料能作装置Y的电极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完全转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A项,由电池反应可知,Ni2O3Ni(OH)2,Ni的化合价由3价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Ni2O3为正极,FeFe(OH)2,Fe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Fe为负极,正确;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2OH2e=Fe(OH)2,正确;C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Fe(OH)22e=Fe2OH,c(OH)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错误;D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D项正确。答案:C1题变式11.解析:放电时,Zn为负极,MnO2为正极反应物,电子从Zn流向MnO2,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故B项错误。答案:B12.解析:放电时反应由右向左进行,Mg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o3S4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充电时反应由左向右进行,故阴极反应式:xMg22xe=xMg,Mg2向阴极迁移,C、D均正确。答案:A13.解析:该电池的负极为锂,产生的Li移向正极,A项错误。答案:A2解析:该反应电极材料本身不参加反应,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故银电极为负极,发生反应:2I2e=I2,D错误;石墨电极为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答案:D3解析:CH4失电子在负极上发生反应,A项正确;O2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从题干提供的两极反应式可知,负极消耗OH,正极产生OH,因此OH是由正极通过内电路流向负极,C项正确;每产生8 mol e,负极消耗OH10 mol,而正极只生成8 mol OH,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补充KOH,D项正确。故选B项。答案:B3题变式31.解析:该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H2被氧化,在负极(a极)发生反应:H22e=2H,H由a极转移到b极,D项正确;O2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b极)发生反应:O24H4e=2H2O,则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A、B两项不正确;C项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正确。答案:D32.解析: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6 mol。答案:D4解析:前两项都按常规应该是活泼金属作负极;C项中Al能与NaOH溶液反应,作负极。D项中Al在浓HNO3中钝化,Cu为负极。答案:C5解析:由实验1可知,金属活动性XY,由实验2可知WX,由实验3可知YZ,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WXYZ。那么,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Z的金属活动性可能比Cu弱,C项错误。答案:C6解析:当杠杆AB为导体时,Cu、Fe两球在CuSO4溶液中构成原电池,Fe球端为负极,溶解,质量减小,而铜球端为正极,发生反应:Cu22e=Cu,生成的单质铜附着在铜球表面使其质量增加,从而引起A端低B端高;当杠杆AB为绝缘体时,A端铜球与CuSO4溶液不反应,因而质量不变,而B端铁球发生反应:FeCu2=Fe2Cu,即每56 g铁溶解的同时又有64 g铜附着在铁球表面,因而铁球质量增加,所以A端高B端低。故选D项。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7解析:由图知,烧杯b中的Zn棒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到Fe棒上,烧杯a中通入的氧气在Fe棒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使a中溶液的pH升高。所以正确的为A、B两项。答案:AB8解析:充电时的反应物Cd(OH)2和Ni(OH)2均属于碱,可与酸反应,故电解质不可选用酸溶液,A错误;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正确;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C错误。答案:BD三、非选择题9解析:(1)放电时充当原电池,此时Pb失电子生成PbSO4。因此,负极材料为Pb;充电时充当电解池,需让该极生成的PbSO4还原为Pb。因此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2)轮船的铁船体与海水(中性)接触,在空气中发生的应为吸氧腐蚀;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碱性环境比中性时的OH的浓度大,抑制了上述电极反应的发生,所以腐蚀得慢;(3)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2H2e=H2,当蓄电池中消耗0.2 mol H时,转移的是0.1 mol e,得到Cu2O的理论物质的量可由阳极反应式:2CuH2O2e=Cu2O2H得为0.05 mol,质量为0.05 mol144 gmol17.2 g。答案:(1)Pb负极(2)吸氧负碱性环境时,OH抑制了反应O24e2H2O=4OH的进行,因此腐蚀缓慢(3)2H2e=H27.2 g10解析:(1)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其L层上有5个电子;(2)NH3NaClON2H4,根据元素守恒还应生成NaCl和H2O,观察法可配平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3)肼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2N2H4N2O4=3N24H2O,观察已知的两个热方程式可知,2得:2N2H4(l)N2O4(l)=3N2(g)4H2O(g)HH22H11 048.9 kJmol1;(4)“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中O2在正极反应,故负极是肼发生反应:N2H44e4OH=N24H2O。答案:(1)5(2)2NH3NaClO=N2H4NaClH2O(3)2N2H4(l)N2O4(l)=3N2(g)4H2O(g)H1 048.9 kJmol1(4)N2H44e4OH=N24H2O11解析:(2)溶液的pH1,c(H)0.1 molL1,则m(Cu)0.01 mol64 gmol10.64 g。2Fe3Cu=2Fe2Cu2,生成的FeSO4浓度为0.2 molL1,根据电荷守恒:c(SO)0.1 molL10.2 molL10.5 molL1。(3)原电池中电子流向从负极流向正极,故X为负极:Cu2e=Cu2;Y为正极:2Fe32e=2Fe2。答案:(1)Cu2Fe3=Cu22Fe2(2)0.640.5(3)负极Cu2e=Cu2碳(石墨、金、铂、银)2Fe32e=2Fe212解析:本题考查新能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该系统中能量转化形式有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工作马达)等;(2)装置Y是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H22e=2H,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参与电极反应:O24e4H=2H2O;(3)装置X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Y装置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选项错误;装置Y有水生成,锂能与水反应,锂材料不能作Y电池的电极,B选项错误;X装置电解水:2H2O2H2O2,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作装置X的燃料和氧化剂(循环再生),C选项正确;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机械能等,能量转化率小于1,D选项错误。答案:(1)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工作马达)等(2)负氧化O24e4H=2H2O(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