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23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_,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虽然不乏批评之声,但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所有官员应当_,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许多中介为促成交易,_,作出迎合买卖双方交易意向的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A. 标新立异等量齐观口若悬河B. 独树一帜一视同仁口若悬河C. 标新立异一视同仁信口开河D. 独树一帜等量齐观信口开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继“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_后,“神舟”六号托举中国航天员又一次叩访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_新阶段。(2)_本月14日,15天的上诉期限已到,台湾原住民_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诉讼案的原告与被告均未提出上诉,大阪高等法院作出的“参拜违宪”判决成为本案的终审判决。(3)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_的名曲,_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媲美。A梦想/试验截至/控告传诵/简直B梦幻/试验 截止/控诉 传诵/直至C梦想/实验 截止/控告 传颂/简直D梦幻/实验 截至/控诉 传颂/直至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 (闻一多死水)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代人)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5.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6、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 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A B C D8.钱钟书对翻译有如下形象的表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请你将钱钟书的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30个字)(4分) 9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指出3D 打印所面临的问题。(不超过20字)(5分)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3D打印不需要模具,可以直接进行样品原型制造,因而大大缩短了从图纸到实物的时间。但目前的3D打印机只能处理诸如塑料和蜡这样的软材料,而要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模具,它完成的速度太慢了。随之而来的是伦理争议,例如国外有人就希望通过3D打印自制枪械。另外,只要有图纸和一台打印机,设计师们就很难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壁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鞲鞠腌,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屣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列。注隐:隐语。(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淫:过度B冠缨索绝 索:尽,都C见道傍有禳田者 禳:祭祷D若亲有严客 严:严厉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淳于髡幽默善辩的一组是(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淳于髡仰天大笑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身材不高,但他善于以“隐”对“隐”,成功劝说齐威王做到一鸣惊人,结果其他诸侯惊恐,都归附了齐国。B淳于髡嫌齐威王给的财物少,请不到赵国的救兵,但他并不明说,只是讲了个故事,这让齐威王醒悟,增加了财物,搬来了救兵。C淳于髡醉酒讲究环境,环境越宽松,他酒就喝得越多;也讲究氛围,朋友交游,男女杂坐,男女同席,多喝一些也不醉。D淳于髡借醉酒之事,劝齐威王罢长夜之饮,用心良苦。齐威王也能听出弦外之音,一字点评:“善。”不失为一代明主。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3分)_(2)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_(3)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3分)_三、古诗词鉴赏(10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眼儿媚 秦 观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注】清朝黄苏蓼园词选中云:“此久别忆内词耳”。 (1)上片开头两句“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在词中有什么作用?(2分)(2) “一双燕子,两行归雁”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3)清人黄苏认为下片是“意中摹想所得” “意致缠绵”。请对此说作简要说明。(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2) 纵一苇之所如,_ 。(苏轼赤壁赋)(3)驾一叶之扁舟,_。(苏轼赤壁赋)(4)架梁之椽,_;钉头磷磷,_。(杜牧阿房宫赋)(5)师者,_。(韩愈师说)(6)_,则芥为之舟;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五月菖蒲 初识得菖蒲,是在书本上。感觉有些生疏的两个字,组合起来却极美,相依相偎的,有着分外缠绵的味道。光从字面上,就仿佛看到一幅波光澹澹、草色青青的乡村图画。那时我想,菖蒲该是从诗经中长出来的草吧?和蒹葭、荇菜这些词一样,带着诗的特质,长了千年。那时所有的认知,仅停留在文字和想像里。就如幼年时,一直以为,端午节挂在门楣上避邪的、长得像剑的草是芦苇。后来稍大一些,才从母亲口中得知它叫水剑草,与芦苇并不同。及至成年后,忽一日得知菖蒲就是水剑,又大感诧异,如小时候听神话故事中,织女可以下凡成为牛郎的妻子一样神奇!青青的菖蒲,形状像剑,其实并没有凛然的剑气。所以,相对于菖蒲化剑除魔斩妖的传说,我更喜欢女子青英,因家贫用洗净的菖蒲装点门楣,却得来好运这类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女子,有真挚纯美的爱情,有富有同情心的人们,更符合长在乡间水中的菖蒲的纯朴性情。摒去传说和想像,菖蒲其实是乡下常见的一种草,它们群聚而生,择水而居。春天一到,春水盈盈的池塘里,菖蒲们就开始自由生长。待到五月,已经长得极为茂盛,远远望去,一片浓郁的清凉翠色。但清凉中又不乏热闹,如乡村的邻里之间亲亲密密、和和睦睦的关系一般。如若有风吹过,还可以听见它们窃窃的低语,或哗然的欢笑。坐在水边放牛的孩子,闻到菖蒲散发出来的越来越浓郁的清香,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端午,是唯一一个充满草木清气的节日。每年端午的前几日,母亲便会割一大把菖蒲和艾草回来,放置在家中。小小陋室,便充满了香气,那是节日的气味。我小小的心里,也充满了欢喜。还隔着日子,睡梦中已经闻到了粽子和咸蛋的香味。到了端午那天,家家户户的大人忙着包粽子,煮咸蛋(鸡子,鸭子),煎油姑子,煮蒜子,五种食物的名字里都有“子”字,寓意为五子登科。小孩子们则忙着在门前与窗户前挂菖蒲和艾草。乡间随处可见的菖蒲和艾草,忽然化身为可以保卫家园的神剑利器,是件太有意思的事。更有意思的是还要在身上涂抹雄黄酒。母亲用碗盛上自己做的白酒,然后放入雄黄搅匀,用纱棉蘸了,便往我裸露的皮肤处涂抹。冰凉的雄黄酒,扑鼻的酒香,以及母亲轻柔的耳语,糅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受。这种感受,欢愉了整个童年。及至结婚,每年端午,依然要挂菖蒲祈福。挂的菖蒲与艾草,常常是由孩子的爷爷割来。有时,我的母亲怕我们忘了,也会专门割了送过来。于是,青青的两把菖蒲和艾草,还有双方老人家们亲手包的粽子,重叠在一起,散发着重重叠叠的香,重重叠叠的爱。五月,守候在乡间池塘里的菖蒲,又该长得茂盛了吧?想像之间,菖蒲那特有的香气,混杂着几分牵念,便穿过乡村和田野,穿过山丘与河流,穿过城市的高楼和街道,袅袅娜娜地飘过来,飘过来。16.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17.简要概括段中菖蒲的特点。(5分)18.文章第段穿插了有关菖蒲的传说,有何作用?(6分)19本文除了抒发对五月菖蒲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还暗含着作者哪些情感?试联系全文加以探究。(6分)六、作文(7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而自尝失败的苦果,也常常因为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请以“准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 2、记叙文 3、不少于800字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C(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用于人;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用于事物。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口若悬河: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2A解析 B成分残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前缺少必要的主语“报告”;C搭配不当,“完善”与“发展”不搭配,应把“完善”改为“促进”;D.不合逻辑,“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种属概念并列不当,“和”应当改为“等”3.A((1)梦想:是可望实现的事情,是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梦幻:是如梦的幻境,一般是不能成为现实的。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是为验证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2)截至:是到某个时候为界限,通常带表时间的宾语。截止:是到一定期限停止,不能直接带表时间的词语。控告:是向国家机关或司法机关告发。控诉:是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作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3)传诵:是传扬并诵读。传颂:是传播并颂扬的意思。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赞美或夸张。直至:是直到的意思。)4、B (比喻)5、C。解析: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6、D “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解析:A项,A项“忝列”为谦辞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7C(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应为最先;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紧跟;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接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8、好的翻译虽然转换了语言,但仍保持了原作的神韵。(“好的翻译”、“转换语言”、“保持原作”、“神韵”各1分)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所谓“用平实的语言”,其实就是使用本义而不用比喻。原句中的“投胎转世”,句中解释为“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其中的“精神姿致”即指“原作”的“神韵”,而“躯壳”则指所用的语言。把这个意思用到翻译上,就是:好的翻译虽然转换了语言,但仍保持了原作的神韵。9、材料限制、伦理争议、法律纠纷(伦理争议1分,其他两点各2分)10、D(严:尊严、敬重)11、B12、A13、(1)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且、旦暮、左右各1分)(2)淳于髡用隐语来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停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呢?(4分。状语后置句1分,蜚1分,何也1分,大意1分)(3)我私下里很乐意这样,大约喝上八斗酒只醉两三分。(窃、可、叁各1分)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招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齐威王八年(前371年),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品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呢?”齐王说:“那你的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只猪蹄,一杯酒,祷告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茂盛丰熟,米粮堆积粮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很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品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双,驷马车百辆。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而去。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问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间交游,好久不曾见面,忽然间相见了,高兴地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堂屋里的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婉转地劝说齐威王。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14、(1)【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答案解析】答案:交代了时间节令等,为全词营造了凄冷寂寞的氛围。解析:解答这类题: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开头两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绘出了一幅早春图:春寒料峭,杏花初绽,绣楼栏杆,夕阳斜月。这是景物描写,它暗写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勾出了一个典型环境。结诗句出现的位置,分析其作用。【评分建议】2分。每点1分。(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答案:反衬。抒情主人公以燕子双飞反衬自己的孤独,以大雁回归反衬自己无法归家。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和对妻子(家人)的思念之情。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明手法,抓住“燕子”“大雁”这一意象,分析诗人情感。【评分建议】4分。第一问2分,手法1分,解说1分。第二问两种感情各1分。(3)【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答案:下片先想象家中妻子面对大好春光孤独无语的情形,又设想妻子眼睛依旧如秋水般清澈,眉毛依旧如春山般秀美。通过对妻子动作、神态和容貌的想象,把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致而深切。解析:理解诗词下片,抓住主要意象,体会作者情感。【评分建议】4分。每层2分。【诗词赏析】这是一首相思词。开头两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绘出了一幅早春图:春寒料峭,杏花初绽,绣楼栏杆,夕阳斜月。这是景物描写,它暗写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勾出了一个典型环境。联系上下文,读者从这环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妇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绽之时,迎着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绮丽的绣楼,倚在栏杆旁,看着落日晚霞飞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静静地观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远方征人。这幽静、凄寒的典型环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个忧思难奈的人物情态。从“黄昏”到“斜月”初升,以景物变化写时间推移,又巧妙地展示了思妇伫立楼头,远望良人的时间之长,暗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乃“一石三鸟”,用笔颇精。“一双燕子”是思妇眼前所见之景,燕子双双,比翼齐飞,呢喃作语,这是多么欢乐的景象,它反衬出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这正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两行征雁,画角声残”是思妇仰望所见与所想。仰望晴空,两行征雁远飞,将她的思绪牵到远方。良人此时此刻正在边陲,听戍楼上画角凄厉悲咽,正在思念家乡,思念她吧!这里运用想象,从对方写起,从而有力地表现了思妇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景,以景托情;下片写人,在上面景物的层层铺垫衬托下,人物进入画面。“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写闺中人在华美的窗下迎春风而伫立,思念远方的征人,不觉洒泪胸前。这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出了思妇的形态、情思。上片是明写景,暗写人,情如一股澎湃的春水,至此,浩浩荡荡无法遏止,情化为泪,挥洒于东风里。“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青山”,这三句结得巧妙,运用想象手法,写远方的丈夫正在思念自己:想家乡的妻子是不是仍像旧时那样,眼如秋波,眉若春山,还是那么年轻娇美吧!这一想象,使笔锋陡转,突然落到对方身上,如此,意境开阔,别具情味,更深切感人。正如浦起龙所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种手法,古代诗人常用之,如“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均表现了情深一往,爱意弥坚,有异曲同工之妙。本篇情思委婉、深挚,辞采自然凝炼,构思巧妙。运用白描与想象,上片句句写景,句句暗写人的情思;下片写人,有形有神,有心理刻划。在章法上多变化,有景物烘托人物的正面描写,也有“从对面飞来”的侧面描写,如此多面勾勒,使全词蕴藉而又深刻。16、【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答案解析】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无情感的菖蒲写得很有情味(1分);借助想像(1分),描绘出菖蒲生长于水中的美丽画面,呈现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1分)。解析:文中“感觉有些生疏的两个字相依相偎的”是把两个字看成相依相偎的两个人在缠绵,很明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字面上仿佛看到一幅波光澹澹、草色青青的乡村图画”, 波光澹澹、草色青青的乡村图画是不存在的,如果有,就只有凭借作者的想象了。17、【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答案解析】答案:形状像剑,青翠有清香(外在特点)性情纯朴(内在气质)水生且群居(生长状况)可用以辟邪(神奇功用)。(每点1分,四点全对得5分)18、【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答案解析】答案:借传说写菖蒲能除魔斩妖并带给人好运,给菖蒲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写出了菖蒲的纯朴性情和作者对菖蒲情有独钟的原因。(每点2分)解析:插入神话传说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增添神奇的色彩,丰富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再结合传说本身的特点、对读者的作用以及作者本身的用意来整合答案。19、【知识点】本题考查探讨文本的意蕴,能力层级为F。答案:对故乡习俗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牵挂;对故乡美好人情(亲情、邻里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解析:本文除了抒发对五月菖蒲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还暗含着作者的情感,除了表面上的,尚需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加一梳理和概括。如对故乡美好人情(亲情、邻里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