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334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蓼(lio)洲 溷(hn)藩 阉(yn)党 曷(g)故B、废祠(c) 傫(li)然 冏卿(qng) 湮(yng)没C、皦皦(jio) 猝(c) 逡(qn)巡 缙(jn)绅D、赀(z)财 缇(t)骑 户牖(yu) 社稷(j)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旌其所为 众不能堪 蹈死不顾 矫诏纷出A、表彰 忍受 踏上 假托B、表彰 能够 顿足 纠正C、旗帜 忍受 履行 匡正D、旗帜 能够 踏上 假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5、填空题。张溥,字 ,号 ,明末政治活动家、文学家。自幼勤学,书斋名为“ ”。著有 。天启年间,在太仓组织成立 ;崇祯时,与同乡张采等了组织爱国社团 。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敛赀财以送其行 (3)亦曷故哉 (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并指出其用法(1)去今之墓而葬焉 (2)其疾病而死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买五人之 函之 (5)安能屈豪杰之流 (6)人皆得以隶使之 (7)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8)亦以明死生之大 (9)缇骑按剑而前 (10)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迁移与拓展】明史周顺昌传: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延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 )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A)“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甲 ,曰(B):“始吾以为天子命,( )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 乙 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8、从下列词里选取最恰当的填入第一节文字的括号里则、及、乃、与、以9、下列两个短句是从第一节文字中甲、乙处抽出来,请插回原文中。(1)众益愤 (2)众纵横殴击甲处 乙处 10、第一节中“中呼(A)”的人是 ;“曰(B)”的说话人是 11、解释下列加点字(1)为德于乡 (2)德顺昌甚 (3)前谒走 (4)逾垣 12、翻译“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3、这两节文字在记述苏州民间自发斗争场面时,对材料的处理有所不同,请分析。 【欣赏与探究】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涣颜色不变,笑曰:“涣闻惟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辱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令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夫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涣自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注】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茂才:即秀才。 太祖:曹操。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兵胁涣 兵:兵器。B、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C、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 卒:最终。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15、本文下列句子,全为被动句的一组是( )后辟公府 举高第 举涣茂才 为袁术所命 后离隙 布诛A、 B、 C、 D、16、文中“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当是( )A、既然那么 B、因为所以C、只要就 D、如果那么17、对文中“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一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袁涣只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B、袁涣总是从正面规劝,袁术不能反驳,可是因为尊重他,他不敢做不合礼教的事。C、袁涣经常义正辞严地批评袁术,袁术理屈词穷,反倒更敬重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D、袁涣经常坚持自己刚正的主张,袁术不能不听从,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而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涣常正议,术不能抗不为吕布作书辱备谏太祖训民知义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传备死,涣独不贺A、 B、 C、 D、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袁涣感含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世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的器重。C、袁涣不畏权势,刚正不阿,但又能审时度势,顺变易志,虽三易其主,但都受到了重用。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又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答案1、B 2、A 3、E 4、D5、天如 西铭 七录斋七录斋集应社 复社6、(1)止通“只” 有通“又”(2)赀通“资”(3)曷通“何”(4)当通“倘”,如果。7、(1)修墓 名词活用为动词(2)犯疾病 名词活用为动词(3)表率 名词(4)用木匣装 名词活用为动词(5)使屈身动词的使动用法(6)像对侍奴隶一样名词用作状语(7)远近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8)表明 动词(9)走上前 名词活用为动词(10)做巡抚 名词活用为动词8、依次为及、以、乃9、甲处(1)乙处(2)10、A旗尉 B众人11、(1)善事或好事(2)感激(3)走上前(4)越过12、趁他严厉地呵斥时,就叫喊着追赶他13、(1)明史周顺昌传从“士民德顺昌甚”的角度,详写市民斗争的全过程,而五人墓碑记一笔带过,“众不能堪”。(2)明史周顺昌传着力渲染市民抗暴声威,如“蜂拥大呼”等,而五人墓碑记只写“ 而仆之”,“噪而相逐”。14、C 15、A 16、D 17、A 18、C 19、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