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264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1.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答案】B 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信息说明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废分封,行郡县,因此材料中的“周制”是指分封制,故B项正确;项是秦朝的制度,C项是所有王朝推行的制度,与题意不符,D项是元朝的制度,故ACD项排除。2. 隋唐时期,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分裂 B草市兴起 C海禁政策 D市坊分区【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隋唐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国家统一,A错误;草市兴起是在南北朝 时期,B错误;明清时期实行了海禁政策,C错误。由于隋唐时期在城市里实行了严格的坊市 制,对商业严格管理,成为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为D。 3. 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 580 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答案】C考点:明朝手工业的特点。笑话反映出外国元首和使节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喜爱的原因当然是瓷器精美,故事反映出制瓷技术的精湛。本题考查明朝手工业的情况。注意材料里的“官窑瓷器”,官府手工业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工艺精湛,对外国元首和使节有很强的吸引力,才会有如此之举动,故选C项,A B D三项尽管也是对当时外交的解释说明但与材料的核心思想不符。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 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答案】A考点: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而且时间是近代史的开端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便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目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符合材料的主旨。故选A.5. 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注意材料中的“思想革命”是指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程朱理学是保守的思想,晚清的中体西用也是基于对传统的保守心态而生成的解释,皆不符合“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文革时期虽然社会上流行革命思想,但是对传统文化如戏曲、歌谣、风俗材料是持反对态度,甚至加以破坏。从社会上浒思想革命,及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可判断为C项。6.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反映了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D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答案】A考点:题干提供的时代背景中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探索阶段,春联也当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符。故选A。7.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 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括号里面的内容应是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答案】C考点:1871年的30年后,为xx年,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历史事件当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的时间。从材料中的1971年的“30年后”可判断是xx年,中国在xx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答案为C。A、B也是在xx年,但不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D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内容。8. 公元前 8前 6 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的原因。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依托,由于山峦和海洋的层层阻隔,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国家面积狭小,人口少,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故选C;城邦的地域狭小,缺少耕地,农业不发达,A 错误;城邦实行民主政治,B、D 错误。9. 16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大批美洲国家的独立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新兴工业城市的大量出现【答案】B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这种“新”的命名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新掠夺的土地上命名的,是殖民扩张的结果。选项ACD不能从地名命名中体现。10. 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这种说法反映了A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B资本主义蓬勃发展C帝国主义不断扩张 D社会主义蔚然成风【答案】B考点:与题干“十九世界的法国”相符的历史背景是B 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本题考查19 世纪的法国社会。材料中的“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即意成 为资产阶级,D 错误;19 世纪的法国已以逐渐进入工业国家的行列,资本主义随之盛行。此 时的法国封建制度已经解体,A 错误;法国是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 C 错误。答案为B 11.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实现了自由贸易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答案】B考点:战后世界体系。二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协调贸易纠纷机制)的建立改变了此前世界经济体系,不断走向制度化。12.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D考点:本题有很大的迷惑性,“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很容易错选A。但题干还有把卷心菜剥光,表现为苏联解体。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注意材料的意思是把前苏联你剥卷心菜一样给剥光,即使苏联解体了。因此答案为D。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 (28 分)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 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 生在公元前 221 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 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 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 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9 分)(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10 分)(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9分)【答案】(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分)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加深。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同: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9分,每点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点: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三次重大革命。(1)从公元前221年可知是秦朝的建立,其影响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回答,中国的两千多年的政治统治的基础从此奠定;(2)从1911年可知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其到来因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外,还要加上阶级因素,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应体现在民主政治;(3)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成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基础。14. (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 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 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材料二: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 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 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以上材料皆据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 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问题:(1)1500 年前后,西欧发生的哪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9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用史实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的?(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9 分)【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9分,每点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英王的实际统治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说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提供了前提。(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6分,每点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体现:建立欧洲共同体。(3分)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1)根据问题一中的时间特征“1500年前后”,结合所知识找出推动西方近代化发展的重大历史运动即可,(2)该题考查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达到“克服专制王权”的目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始提供了政治前提,从而进一步促进英国的现代化。(3)由题意可知“修补资本主义”实际是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史实,加以概括就可以看出,与之前相比,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采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并且都不同程度的建立起了社会福利制度,还有就是是实行人民资本主义等,这就是“修补”的内容。“修正民族国家”:就是指材料中的“发达国家间建立起国家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欧洲国家的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