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909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包括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是( )A食蚁兽的舌头由于长期舔食蚂蚁所以越变越长B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C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二者进行相互选择D老鼠的牙齿很发达,是因为老鼠经常使用牙齿啃咬门窗等硬物2下列不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生存斗争导致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鸟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13种不同的地雀。其中可能起作用的外因及形成不同物种的标志分别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形成地理隔离 B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 C地理环境差异、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突变、形成地理隔离4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B是定向的C其结果是适应 D导致了生物的变异5鲸和鲨鱼是不同纲的两种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体型,这是因为( )A相同变异的结果 B进化的相同C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D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6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突变 B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选择基因型 D导致基因重组7下列哪项属于形成了新物种( )A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四倍体西瓜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多利羊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内容(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联系结合起来9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拉马克的用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根据生物的过度繁殖、资源的有限以及生物数量能够保持稳定推测出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现象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达尔文提出了遗传和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但没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科学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但是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12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生存斗争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13植物的花有的有蜜腺,有的没有蜜腺,花有蜜腺的种类经常有昆虫“访问”,因此能够很好的传粉,由于具有蜜腺能带来好处,许多花的蜜腺也越来越发达。这种现象说明( )A器官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向的 D生物对环境都是适应的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16在某地区,农业科学家使用粘液病毒来消灭农业的野兔。但经过两年后,人们发现死于该病毒的野兔越来越少,农业科学家推测,该病毒已进化成一种毒性更低的病毒。下列哪项是该病毒进化的原因( )隔离 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 定向变异A B C D17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18人们使用杀虫剂开始有效,后来逐渐失效。害虫具有了抗药性,原因是(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发生了抗药的变异C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D药量太少,不能杀死害虫,需要加大药量19下列不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B通过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所以生物进化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单位的D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20蜂兰与给它传粉的黄蜂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是( )A种内斗争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种内互助的结果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1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有较多生存机会的物种是( )A快速繁殖的物种B个体性状差异大的物种C个体数量大的物种D个体体积大的物种22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生命化石是( )A单细胞细菌 B多细胞水螅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23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A乙B丙C丁D戊24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B导致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C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D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25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1)下列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_ _ _。(2)a表示_过程;b表示_过程。27(8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_。(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_水平进化规律。28(8分)(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项目地区白色蛾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请回答下列问题:自然选择是_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_大于_、_大于_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2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 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30(12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_、_。(4)已知果蝇白眼(b)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6)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2345678910CBBDDCBBDD11121314151617181920CCCCDBDCCD2122232425BADDB二、非选择题26(每空2分,共12分)(1)基因 mRNA 酶(或酶、某些激素) 生殖隔离 (2)a自然选择 b翻译27(每空1分,共8分)(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分子28(每空1分,共8分)(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3.2% 25.0% 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2)(3分)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的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