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我诊断测试试题(三)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776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我诊断测试试题(三)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我诊断测试试题(三)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我诊断测试试题(三)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我诊断测试试题(三)新人教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B10NC20ND10N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MNP图1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C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3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P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A2个B3个C4个 D5个4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12F图2ABCD5如图3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绳对球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将( )AF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BF先增大后减小,FN逐渐减小CF逐渐增大,FN逐渐增大DF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A1.6m B2.4m C3.2m D4.0m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1v2。则(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确定8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9如图4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vAvBABs图4A7sB8sC9sD10s10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甲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乙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1a2时,只能相遇一次B若a1a2时,可能相遇一次C若a1a2时,不可能相遇两次D若a1a2时,一定相遇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5所示。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该小组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定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固定点橡皮条图612在探究合力的求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6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7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 cm。0125436s 1s 2s 3s 4s 5s 6图7图814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绳悬挂,开始时在竖直位置处于平衡。如果再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一定的作用力F(FG),使物体在某一位置重新处于平衡,如图8所示。若不计悬线质量,则悬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的正弦值sin_。ABC图915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有人未上车,急忙刹车,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停下来,结果总共在5s内前进了10m。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vm_m/s。1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s15m安装一个路标,如图9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路标的时间tAB2s,通过B、C两相邻路标的时间tBC3s,汽车通过A、B、C三个路标的速度是vA_m/s,vB_m/s,vC_m/s。三、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5337ABO图1017(8分)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10所示,如果每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104N(sin370.6,sin530.8)求:(1)吊起重物超重时,AO段和BO段哪根绳先断?(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18(8分)如图11所示,为某郊区部分道路图,一歹徒在A地作案后乘车沿AD道路逃窜,警方同时接到报警信息,并立即由B地乘警车沿道路BE拦截,歹徒到达D点后沿DE道路逃窜,警车恰好在E点追上了歹徒,已知警方与歹徒车辆行驶速度均为60 km/h,AC4 km,BC6 km,DE5 km,则歹徒从A地逃窜至E点被抓获共用时间为多少分?ABs0sAsB图1219(8分)如图12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 s0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 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B10m/s向右,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若vA8m/s ,则又经多长时间A追上B?20(12分)如图13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间用绳与墙壁连结着,黑毛巾的中部用手将它拉住,欲将其分离开来,若两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问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多大的水平力?如果有n条白、黑毛巾交替折叠放置着,要将n条黑毛巾一起匀速拉出,要多大的力?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 设F1 F2 F,当它们间的夹角 90,由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得合力为:F合 ,所以F N。当夹角为120时,F合F 10N。当两个分力F1和F2间夹角变为 120时,同理画出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因此其合力为:FF1F210N。2【答案】ACD【解析】由于合力的大小在:|F1F2|F合|F1F2|,从中知,合力的大小可以等于任一个分力也可以大于任一个分力,但必须介于|F1F2|与|F1F2|之间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CD。 3【答案】AC【解析】当斜面体P与挡板只接触而无挤压时,P仅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2个力作用;当斜面体P与挡板接触并发生挤压时,P受重力、弹簧的弹力、挡板的弹力和摩擦力等4个力作用。4【答案】A【解析】以木块1为研究对象,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有弹簧对木块1的拉力与木块1的滑动摩擦力平衡,即:k(xl)m1g解得:x,所以A正确。5【答案】D【解析】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以小球为对象,受重力mg、绳对球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三个力。三力使小球处于平衡状态,三力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在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的过程中,矢量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F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所以D正确。6【答案】C【解析】选取演员刚接球时的状态分析,此时空中有三个球,由于相邻球运动时间间隔皆为0.4s,考虑到小球运动的对称性特点,在最高点刚好有一个球。因此球上升或下落的单向运动时间为0.8s,故球到达的最大高度为:3.2m,正确答案为C。7【答案】AvtOt1vtOt2【解析】假定v1v2,作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图象下方包围的面积值等于位移值,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位移值应该相等。从图象可知看出,t1t2,甲先到达目标。当v1v2时,可作类似分析,结论也应该是甲先到达目标。8【答案】C【解析】放手时的高度增大,前一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增大,故后一个小球再运动绳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将减小。9【答案】B【解析】物体B从开始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5s,在些时间内B前进的距离sB25m,B前进的距离sAvAt20m。故此时刻A、B相距(57)m12m,所以再经过3sA才能追上B,故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8s。10【答案】ABD【解析】设甲、乙两物体经ts相遇,则有所以:若a1a2,则,相遇一次;若a1a2,且0时,t有一解或两解,即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也可能相遇两次;若a1a2,则0,而t0,所以相遇一次。二、填空题11【答案】(1)测量沙堆的高度H和底面的周长s;(2)。【解析】(1)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此时应有沙粒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重力的向下分力平衡,有即所以,要测量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就须间接测出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的夹角,测出测量沙堆的高度H和底面的周长s,就能算出的正切,算出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12【答案】C【解析】在本实验中两根细绳的作用是确定力的方向,两根细绳可以不等长。因个弹簧秤的拉力一般并不相等,所以橡皮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是共点共面力。13【答案】1.920.76812.48【解析】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变电流,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T0.1s。对匀变速运动有saT2,本题中有六段数据,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s4s13aT2、s5s23aT2、s6s33aT2,代入数据解得:a1.92m/s2。计数点4是计数点3、5的中间时刻点,打点计时器打“4”时的速度等于计数点3、5间的平均速度,v0.768m/s。依据本实验的s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12.48cm。14【答案】sinGTF【解析】物体在某一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时受三个力:重力G、绳的拉力T和作用力F,三力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右图。因F的大小一定,所以当作用力F和绳的拉力T垂直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最大,最大夹角的正弦值sin。15【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作出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设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由图象可知,汽车在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都等于最大速度的一半,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由解得:vm4m/s。16【答案】8.56.53.5FOAFOBG【解析】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B两相邻路标的平均速度为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7.5m/s。通过B、C两相邻路标的平均速度为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5.0m/s。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有:,代入数据解得:a1m/s2。所以有:,故vA8.5m/s,vB6.5m/s,vC3.5m/s。三、计算题17【解析】(1)以结点O为对象,受三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水平方向的平衡,在相同情况下有:FOAFOB因为FOAFOB,所以吊起重物超重时,AO绳先断。(2)当FOA2.0104N时,所吊物体最重。FOAFOBGG1G2将重力沿FOA、FOB的方向分解,如右图所示。应有重力沿FOA方向的分力G1与FOA等值。因90,在矢量直角三角形中,G1GcosGsin,37,53。所以:2.5104N。18.【解析】因为两者速度相等,且运动时间相等,故s警s歹BEADDE得 CD3 km所以t10 min19【解析】先判断A追上B时,是在B停止运动前还是后。 B匀减速到停止的时间为:t05s 在5s内A运动的位移:sA vAt020m 在5秒内B运动的位移:sB vBt0 25m因为:sAsBs0,即:B停止运动时,A还没有追上B。A追上B的时间为:tt0 8s若vA8m/s,则A在5s内运动的位移为:sA vAt040m因为:sAsBs0 ,即:B停止运动前,A已经追上B。则:t(12)s3.8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