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58)(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649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58)(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58)(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58)(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58)(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武汉调研)史载:“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丞相府门无栏,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西汉 B隋朝C宋朝 D元朝解析:本题考查丞相制度,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央集权制下,有两对基本矛盾,其一是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发展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材料反映的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从“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皇帝法驾亲至问疾”“无栏,不设铃,不警鼓”等说明丞相位高权重,因此,最有可能出现在西汉,A项正确;隋宋元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相权,排除B、C、D。答案:A2(xx金华模拟)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解析: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曾经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等职,由于既有官署,又有具体的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属于决策机构,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是执行机构。答案:D3(xx江苏无锡期末考试)有一首童谣这样唱道:“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省,下有六部去分工。分相权,互牵制,君主专制有保障。”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牵制D隋唐以后历朝都沿袭了这种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这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A、B、C项正确。在宋代,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虽然三省名义上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故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答案:D4(xx黄冈模拟)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解析:由材料中包拯力劝皇帝,并最终使皇帝收回成命,可以看出在古代监察体系下,监察体制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答案:B5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解析:察举制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都体现了封闭性的特征,以官举士,但从表格情况看,也有不少平民、贫民通过察举制跻身仕途,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突破,故选择A。答案:A6(xx湖北襄阳四校期中考试)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解析:本题考查察举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孝”“才学出众”“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可以判断出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学。答案:A7(xx南京一模)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解析:本题考查察举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期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各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B项反映的是科举制,隋唐开始实行;D项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答案:C8(xx江西吉安一中期中考试)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A御史大夫、知州 B刺史、通判C刺史、知州 D御史大夫、通判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和王侯。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御史大夫设立于秦朝,A、D错误;知州为北宋设立的地方文官,C错误。答案:B9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行省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省制度形成的史实。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故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从题干材料“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可知A项正确。明朝废行省设三司,以布政使为地方行政长官,行省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D两项正确。答案:B10(xx湖南衡阳六校联考)“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助奏章 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解析:本题考查内阁制的形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中级官员”指的是殿阁大学士,他们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即整理批阅奏章,很少能参与决策,答案为A。答案:A11(xx河南濮阳摸底)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的意思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也就是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是明太祖废丞相,这说明黄宗羲认识到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故选C。答案:C12(xx武汉期末调研)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C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决策权D加强了皇权专制解析: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认识。材料中清政府规定军机处必须对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毕,不得拖延,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选择B项。军机处是清朝在中央设立的机构,与地方无关,A项错误,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军机大臣是跪受笔录,排除C项;D项虽然是军机处设立的作用,但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xx山东烟台模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而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唐杜佑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唐太宗材料三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4分)(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6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作用。(4分)(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哪些新举措?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6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可知为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第(2)问考查了唐代三省六部制及其进步性,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是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3)问直接考查科举制的作用。第(4)问则是对明清时期强化专制设立内阁、军机处及其消极影响的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答案:(1)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3)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设军机处。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14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空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三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材料四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毛佩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8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谈谈你对材料四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8分)解析:第(1)问“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反映的是官僚政治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第(2)问注意题眼“变化”,政治结构:秦汉是三公九卿制,隋唐宋是三省六部制;经济结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第(3)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是指“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主要回答明朝经济、思想文化新因素。导致清朝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根据所学可知是闭关锁国。答案:(1)特征: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官僚政治逐步形成。(2)变化: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3)变化: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明朝中国已步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但新的经济因素在滋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思想文化在萌发(反封建反礼教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因素:闭关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