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580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 Cl 35.5,Na 23 ,K 39,Al 27,Fe 56,Zn 65,Cu 64第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太阳能、煤气、潮汐能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地热是二次能源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反应的H=566.0 kJ/mol答案:D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中:K、Fe3、Cl、BAl3、Cl、Na可以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0.1 mol/L NaAlO2溶液:、Na、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答案:D化工生产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过程没有使用催化剂,过程使用了催化剂,则可判断催化剂除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还可以改变的是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的完成程度C生产能耗 D反应热效应答案:C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移去生成物 加入正催化剂ABCD答案:C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溶液呈中性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用石墨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只往所得溶液中适量的水,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该物质是AAgNO3 BNaClCKOHDCuCl2答案:C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1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C醋酸中的c(CH3COO)和硫酸中的c()相等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同答案: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某物质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b,测得c(X)=c(Y),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D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答案:C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答案:A膦又称磷化氢,化学式为PH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下列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BPH3中有未成键电子对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答案:B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只需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盛放液体润洗的是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移液管D锥形瓶答案:D已知33As、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电负性:AsClPB热稳定性:HClHBrAsH3C第一电离能:BrSeAsD酸性:H3AsO4H2SO4H3PO4答案:B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B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F6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DSiF4和 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答案:D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HF的水溶液是弱酸,而其它卤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ABCD答案:B硼酸(H3BO3)分子的中心原子B最外层电子并未达到饱和,它在水中结合水分子电离出来的OH使B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电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硼酸加入水中抑制水的电离B硼酸是三元酸C硼酸与强碱在溶液中反应:H3BO3OHD硼酸是两性化合物答案:C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弱酸CH3COOHHCNH2CO3K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A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pH关系:pH(NaCN) pH(Na2CO3) pH(CH3COONa)Bamol/L HCN与b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C往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c(Na)c(H)=c(OH)c()c()答案:C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W(g)Z(g) H0(Y物质易被液化)。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若W为有颜色的物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变浅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比逆反应率增大程度小C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Z,正反应速率加快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答案:B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aB溶液的pH=8,c(Na)c(B)=9.9106 molL1BpH相等的NH4C1 (NH4)2SO4 NH4HSO4三种溶液中,c()大小顺序为:=CNa2CO3溶液中,2c(Na)=c()c()c(H2CO3)D10 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答案:B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答案:C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A(s)2B(g) C(g),当C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C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 Hg2(aq) HgS(s)Fe2(aq)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答案:C已知2SO2(g)O2 (g)2SO3(g);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 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 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 k甲=k丙2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甲=197Q丙2Q乙答案: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室里需要480 mL 2.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 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洗涤、定容、摇匀的步骤进行操作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测其浓度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所测的碱液浓度偏低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电解饱和MgCl2溶液时,电极反应式为:2H2O2ClCl2H22OH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ABCD答案:C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都会降低等物质的量浓度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2c(OH)=2c(H)c()3c(H2CO3) 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C6H5ONa c.NaHCO3 d.NaOH.(已知酸性:C6H5OHH2CO3)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1L0.1 mol/L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pH4.5的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c(Ba2)c(Na)c(H)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ABCD答案:D在25时,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B25时,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CuCl2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2S,最先出现沉淀的是FeSC除去ZnCl2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D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 mol/L的H2S溶液中,S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018 mol/L答案:D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当NaHSO3消耗时的离子方程式为:6262I6H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5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答案:C卷(共50分)(12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 mpn;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2)在2离子中,Z2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_形成配位键。(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至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作答)。(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键与键的键数之比为_。(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填晶体类型)。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4)SiCN(5)32(6)原子晶体(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醋酸的溶液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一定量的冰醋酸配制250 mL 0.5000 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和_。(2)用上述0.5000 molL1的醋酸溶液再进行稀释,为测定稀释后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xx molL1的NaOH溶液对25.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5.0525.0023.8024.95则该醋酸溶液的浓度为_。(3)实验(2)中,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室温条件下)。滴定过程中,当滴加12.50mLNaOH时,所得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当滴加25.00mLNaOH时,反应后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纯水的 倍;c (OH) c (CH3COOH) molL1。答案:(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0.xxmol/L(3)c(CH3COO)c(Na)c(H)c(OH)100;(14分)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请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1)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中,存在(HF)n缔合分子,使HF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3)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分子结构分别如图I、所示:请比较酸性强弱:HIO3_H5IO6(填“”、“”或“”)。H5IO6分子中键与键的个数比为 。(4)如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B碘晶体中分子的配位数为12,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C碘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D碘晶体中碘分子有3种排列方向(5)观察CaF2晶胞结构,判断F占据Ca2 形成的 面体空隙中,Ca2占据F形成的 面体空隙中。若相邻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晶胞密度为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F2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_ g/mol。 答案:(1)氢键(1分) (2)sp3 (2分) 正四面体形 (1分) (3) (2分) 111 (2分) (4)BC(2分) (5)四 (2分) 六(2分) (12分)(1)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N2(g)O2(g)=2NO(g)H180.5 kJmol12C(s)O2(g)=2CO(g)H221.0 kJmol1C(s)O2(g)=CO2(g)H393.5 kJmol1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NO2与SO2混合可发生反应:NO2SO2 SO3NO。在100 1 molNO2与1 molSO2的混合气体置于绝热(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消耗量:ab段大于bc段判断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E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Fv(NO2)正=v(NO)逆 (3)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该燃料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25时,某学生想用该燃料电池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gNa2SO410H2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消耗掉的丁烷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答案:(1)2NO(g)+2CO(g) N2(g)+2CO2(g) H= -746.5 kJ/mol;(2)C;ADEF;(3) O2+CO2+2e-; 0.86aL。答案:(1)Ag2CrO4AgClAgBrAgIAg2S(2) 2.710-3(3)AgBr+ S2-(aq) Ag2S(s)+2 Br(aq);K=;(4) D。张家口市一中xx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化学(衔接理)12345678910111213DDCCDCACABDB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CCBBCCDCDDC26(12分)(1)1s22s22p63s23p63d9(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4)SiCN(5)32(6)原子晶体27(12分)(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0.xxmol/L(3)c(CH3COO)c(Na)c(H)c(OH)100;28(14分)(1)氢键(1分) (2)sp3 (1分) 正四面体形 (1分) (3) (1分) 111 (2分) (4)BC(2分) (5)四 (2分) 六(2分) 29(12分)(1)2NO(g)+2CO(g) N2(g)+2CO2(g) H=-746.5 kJ/mol;(2)C;ADEF;(3) O2+CO2+2e-; 0.86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