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新人教版时 量:120分钟 满 分: 100分一、 语言基础运用(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晦朔(s) 赍(j)发 酒馔(zhun) 玷(din)辱B彤(tng)云 箭镞 (z) 仓廒(o) 踯躅(ch)C撮(chu)合 石墁 (mn) 岑寂(cn) 付梓(zh)D泅(qi)水 汀洲(tng) 歇憩(q) 下乘(chng)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钗擘 窸窣 鼙鼓 皇天后土 B鞭苔 骋望 北渚 高朋满座C窈窕 遐迩 迤逦 涓涓细流 D泠然 蓬蒿 萦纡 青云之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韩媒报道, 10月10日上午,在韩国全罗北道郡以西144公里海上,一艘中国渔船遭韩国海警盘查。中国渔船船长遭遇山高水低。中国领馆方面已经与韩方进行交涉,要求他们严肃公正调查,处理相关责任人。B、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C、1月的雾霾天气总算过去了,可关于其产生的原因仍众口难调,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等是重要因素。D、4月14日起高铁二等座首次纳入打折范围,意味着高铁运行正在进行新的尝试,未来或有更多的旅客群体享受优惠折扣好整以暇,享受度假的乐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成果,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B、9个省份实行中职教育学费全免政策后,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变化导致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造成的。C、两个学校的领导表示此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还是希望社会能宽容这些未成年人,尽量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D、陈可辛导演的催泪大戏亲爱的,聚焦“打拐”这一沉重的现实题材,凭借演员的精彩表现与悲喜交织的剧情,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赢。5学校举行课本剧演出,主持人串联以下两个节目的语句,说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第一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结束。串联词:_。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A、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相会如此甜蜜,张生与崔莺莺的长亭送别却是怎样的呢?B、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C、世上的爱情故事有很多,欣赏了莎士比亚的爱情,还有谁的爱情在等着我们?D、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6对陆游六十二岁时写的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的抚慰,可见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7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遥遥以轻飏 B、问征夫以前路C、眄庭柯以怡颜 D、景翳翳以将入8下列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B、虽然,犹有未树也。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D、悦亲戚之情话二、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8分,翻译题10分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注:司马懿,字仲达。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出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D、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B、孔明移军且至 彼且奚适也?C、不觉其言之发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C、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D、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了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_ (2) 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_(3)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_三、古诗词鉴赏与古诗文默写 (12分)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 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_ (2) 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李密陈情表)(2) _,遗余褋兮澧浦。(屈原湘夫人)(3) 酌酒以自宽,_(.鲍照拟行路难)(4) 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5)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四、文学类阅读 (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看看花的姿态迟子建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 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白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官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先生)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来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我在爱荷华时,聂华苓老师就跟我讲过他不少“醉酒”的趣闻。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梅芳女士悄悄对我说,愁予先生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饮酒,可他改不了。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和台湾作家刘克襄到港大他暂居的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 。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16、作者在第自然段说“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 17、在第段划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句子,下面这两个句子,你认为选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4分) (1) 宛如山涧中幽咽的泉水。 (2) 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18、文中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请结合全文探究“风雅”的内涵。(6分) 五、作文 (40分)中国有灿烂的航海历史,但海洋文化没有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尽管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给人以壮阔之感,但无论是“望洋兴叹”“精卫填海”,还是“海角天涯”“海阔天空”“夸下海口”等,无不给人以神秘莫测,虚幻怪诞的印象。西方文化中,奥德赛致大海老人与海展现了海的险恶、暴躁、神秘、变幻无常,使海对人类有着巨大的挑战性,海洋成了西方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考验和显示人类意志力量的理想场所。你对海洋有哪些了解和思考,请以“一定要去看看海”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衡阳市八中xx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晦朔(shu)踯躅(zh) 撮(cu)合 付梓(z)2、B鞭笞3、A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众口难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此处望文生义)。4、D A逻辑顺序不当。应为“不但指明医疗保障体系的方向,而且全面总结.医疗卫生事业的成果。”B、杂糅 C、歧义,“两个”是指学校还是领导。5、C 6、B“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表述有误。7、B 例句与B项中的“以”为介词,其余 A C D均为连词。8、C 逢迎:迎接(古)-多含贬义,为”迎合“之意(今) 虽然:虽然如此(古)-作转折关系的连词。(今) 情话:知心话(古)-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今)9、D项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敌”应为“相当、匹敌”,解释为“敌人”语义不通。10、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且”:副词,将,将要。C项“也”: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句中表停顿,不译。D项“之”:代词,这样/助词,的。11、A 12 、D “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与原文的意思相左,原文“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表达的正是李靖对孔明兵制的赞叹和佩服。13、(1)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4分)(计分点:偏方:古今异义,此处指偏远的地方;特,只不过;尔,句末语气词,罢了。)(2)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了。(3分)(计分点:与,对付)(3)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3分)(计分点:引,率领;济,渡过。)14、(1)比喻;用“苦雨终风”变晴,“云散月明”喻自己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挫折已终结,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2)“九死南荒吾不恨”。人生态度:遭受人生打击,历尽坎坷艰险,仍心胸坦荡,乐观豁达。15、略。16、白先勇先生并非对春天很冷淡,很隔膜,他在春光中表现得很超然、安详,只因他经历了很多的人事沧桑,曾经品味过生活中众多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友情(1分)也品尝过失去这些美好的痛苦,有一颗历经寂寞、沧桑的心,(1分)但他内心里深藏着对春天、对那些美好事物、对生活的热爱 (2分)。(4分)17、第(2)句更好。因为这句话用通感的手法,将低沉忧郁的歌声(听觉形象)喻为“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视觉形象)(1分);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表现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轻轻地触型听者的心灵的感受,意境幽美,空灵,忧而不伤(1分);且“花树”这一意象与本文的标题和内容“看花的姿态”相吻合(1分)。第一句把“歌声”比喻为“幽咽的泉水”则过于沉重忧伤(1分)。 或第(1)句更好。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郑愁予的“歌声”比作“幽咽的泉水”,突出了歌声低沉而忧郁的特点(1分)。而“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则不能突出歌声的低沉忧郁。(2分)18、文中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请结合全文探究“风雅”的内涵。(6分) 风雅在文中的含义:第一,是指他们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受艺术的浸染。第二,他们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第三,他们用寂寞、沧桑的心来欣赏生活中的美。附文言文翻译:诸葛孔明是伊尹、周公一样的人物。但后世论者多持不同意见,认为他生不逢时,而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幸境地。众人都求建功业,而孔明却独善其身,结席草庐,刘备三顾之后才出山。后又挺身而出,辅佐刘禅,对朝权既不放任又不独揽,臣民没有闲言。权势盖过君主但君主不怀疑,超过群臣但群臣不忌妒,治理蜀国,殚精竭虑,使民风教化恭肃淳朴。大的错误不宽恕,小的过失也要责罚,这是帝者的政治,用安逸的道理使动百姓,百姓即使劳苦也不会埋怨,用更好的生存的道理杀人,人虽死,但不会埋怨杀人者,这是王者的作为。孔明都很好的做到了,他的确应该是伊尹、周公之类的人物。但是论者于是说他自比为管仲乐毅,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这怎么能够和孔子出仕鲁国自比老、彭相提并论呢?更有甚者认为孔明不是仲达的对手,这和小儿之见无异。他们难道不是因为仲达的言论才相信的吗?却不知道仲达所言都是欺骗之词。仲达无法用计于孔明,所以经常窥探孔明的布置、行动后,再妄下言论迷惑部下,论者只不过没有明察罢了.当初,孔明师出祁山,仲达出兵抵挡。听说孔明将要收割上邦的小麦,于是领兵疾行,日夜赶赴。当孔明因少粮而撤退时,仲达放言说:“我们疾行赶路,劳苦疲惫,这是通晓兵法的人的贪着。现在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了。”部队没有现成的粮食储备而转移作战,纵然能够取得胜利,之后又怎样维系呢?这是稍微能够辨识事情机理的人必然不会做的。仲达心中明白,只是对外放言以迷惑他的部下。后来,孔明出兵斜谷,仲达又领兵抵抗,知道了孔明的部队没有逼近渭水,于是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孔明领兵将至,仲达又放言说:“诸葛亮如果勇敢的话,应当兵出武功,依山列阵。如果向西上五丈原,各军将无事。”敌人之兵已经置之死地,而领兵直进,与之决战,这也是稍微辨识事情机理者不会做的。仲达知道孔明一定不会出兵,所以姑且放话出来以假装显示孔明的怯懦,表现自己的料事如神,同时能够稍微安抚军心。所以说,孔明治军有节有度,不用权谲,不贪小利。他会说:“诸葛亮志大但不识时机,谋多但缺少决断,好兵但没有权责。”凡是这种论调,都是窥探孔明的布置、行动后,放言以迷惑部下,又怎么是他的真情呢?善于观察人的真性情的,不是在敌人存在的时候,而是在敌人死亡之后。孔明活着时,仲达的话就是这样。等到孔明死后,仲尼看视他的营垒,恭敬感叹:“天下奇才!”看到他的规矩法度,都是自己所达不到的,恍然若失,不觉自己的言语的佩服感叹。由此可以看到仲达的真实想法。论者不相信这是真实的,而相信他的谎言,难道不是又被仲达迷惑了吗?唐朝李靖,是好论兵的英雄。我曾经读他的有关问对的书,见他表述孔明的兵制的妙处,赏赞有佳;对仲达则不提一词。那些通晓兵法的人,本来于此可以窥见。书生的论调,怎么认为他不是这样呢!孔明距今已近千年,还没有能体谅其心的人。我感愤孔明的不幸,所以细论之,使世间以成败论英雄的那些人稍稍觉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