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328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有学者谈到先秦诸子百家时说: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思想是逃避的,视人生富贵尊荣为浮云;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是现在。三处空格上分别是A儒家、道家、法家 B法家、道家、儒家C道家、法家、儒家 D儒家、法家、道家3、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这实质上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4、习近平在xx年3月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5、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 推行“仁政” B. 兼爱、非攻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6、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还提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至董仲舒时,将孔子的这一人伦秩序改造成“三纲五常”这一变化反映出()A强化了伦理关系 B束缚人性加强君权C强化了父权社会 D有利于思想大一统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式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8、“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A老子的“无为而治” B荀子的“天行有常”C朱熹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的“心外无理”9、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10、黄宗羲曾对朱熹有这样的论述:“假其名以欺世。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据此判断,黄宗羲主张 A.君臣平等 B.经世致用 C.“循天下之公” D.限制君权11、下列哪些因素为明末清初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 ( )封建制度的衰落 封建专制的加强 商品经济发展 封建制度的完善 A B C D12、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13、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14、“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1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市民阶层独特的文化品位。下列文化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市民阶层文化品位的是 A B C D16、“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他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文中的“他”是指()A洪仁玕 B张之洞 C郑观应 D严复17、范文澜曾指出:维新变法使“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整封建思想来,应该说行进了一步”。这实际上是肯定了维新变法()A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引起了洋务阵营的分化D实现了社会政治变革18、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选项名著社会特征A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礼崩乐坏,诸侯割据B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理学虚浮,脱离实际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内忧外患,求变图强D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列强环伺,民族危机19、“邪说横溢,人心浮动托改制,乱成宪也;倡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无君上也。”这番话批判的对象是A.魏源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陈独秀20、 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等的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2、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进行社会主义运动 C联合地方实力派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3、孙中山说:“因中国今日已为满洲人所据,而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这体现了孙中山主张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五权分立2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25、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混合经济体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休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军阀之间的混战D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27、印度学者奇林福康曾说:“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他对马列主义)给予了新的强调并拓展了这份遗产。”“拓展了这份遗产”是指() A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 D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8、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C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D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29、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认为:“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问题 B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C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30、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理论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理论C.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创性的理论,下列理论与观点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 B. C. D.32、xx年初的某一天,假如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等历史名人有机会穿越时空坐在一起回顾交流各自一生的奋斗历程,他们共同关注支持的话题最有可能的应该是()A推翻满清政府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 D追求中国独立、民主、富强33、1993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一文中指出:“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A 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34、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B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C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35、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BCD二、非选择题(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36、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三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4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6分)(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3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2分)37、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学者鲍吾刚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一书中,引用了两则史料来阐释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A: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材料二 下列为近代不同时期著作中关于孔子的评述:C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传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D.看那两千余年来支配中国人精神的孔门伦理所谓伦常,所谓名教,所谓道德,所谓礼义,那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那一样不是牺牲被统治者的个性以事治者?那一样不是本着大家族制度下子弟对于亲长的精神?(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提出史料A中观点的战国学派,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B与史料A相比不同的观点,并指出提出史料B中观点的战国学派。(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提出史料C中观点的近代政治人物,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D是哪一政治运动的观点?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史料D中的观点与史料C相比有何历史进步性? (5分)波峰中学高二历史9月月考答题纸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非选择题:36.(1)(2)(3)(4)37. (1) (2) (3) (4)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B2、【答案】A3、【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表现4、【答案】D5、【答案B 6、【答案】B【解析】伦理道德关系仅仅是董仲舒儒家政治哲学的其中一面,故A项反映不全面,故A项排除;材料“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到“三纲五常”董仲舒将孔子的事君逻辑理念上升到更高层面,以服从君主为必然,以此适应大一统君主专制需求,故B项正确;孔子、董仲舒两者的政治理念重在服务君主,而不是父权,故C项错误;思想大一统仅从材料来说明,论据不足,故D项错误7、【答案】C8、【答案】D【解析】题干所给诗中主张从本性人心来探索生死真正的奥秘,并且否定了世间儒生只考虑事物的道理逻辑分析,完全忽视人的七情六欲和本心的做法,材料反映了反对向外寻求天理,而需从内心出发,这符合心学的内容,故D项正确老子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故A错误;荀子的“天行有常”认为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朱熹的“格物致知”主张通过格物的手段来认知天理,强调向外寻求天理,在题中遭到了批判,故C错误;9、【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李世民改变儒学经典的解释,重新制定五经定本和五经正义,可见其想通过思想的统一达到政治统一的目的,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D两项都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目的,均排除。故选B。考点:宋明理学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由材料可知,黄宗羲批判宋明理学空谈理性的弊端;针对这一弊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提倡经世致用,因而B选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权的思想,因而A、D两项错误;“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的观点,因而C项错误。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与书画,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词,“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见此艺术的特色是以形写意,注重色彩的搭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随类赋彩”特点不符,均排除。故选C。考点:汉字与书画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化。小说、戏曲是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因而蕴含了反叛意识,与主体意识不符,C项正确。小说和戏曲虽有反对理学的内容,但这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小说和戏曲中既有反封建的精神,也有维护封建的内容,“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的说法太绝对,B项错误;当时虽有反封建的要求,但并非民主意识,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诗词。A项宋词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阶层文化品位的文学体裁,故选择A项。B项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作品,是官方哲学;C、D两项不属于宋朝。16、【答案】D 【解析】洪仁玕是近代中国首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方案的人,但其并没有以物竞天择等论证,故A项错误;张之洞倡导维新,其没有以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等来论证,故B项错误;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并没有以弱肉强食等论证,故C项错误;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以物竞天择等观念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故D项. 维新思想严复的思想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整封建思想来,应该说行进了一步”可知维新变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维新变法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与洋务阵营的分化无关,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是一场失败的社会政治变革,故D项错误。维新思想18、【答案】C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的维新思想。由“托改制,乱成宪也申民权,无君上也”可知这个被批判的对象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魏源、孙中山和陈独秀都没有托古改制的主张,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通过托古改制的方法宣扬变法思想,故选C。20、【答案】D21、【答案】B22、【答案】D 【解析】武装夺取政权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就有的主张,故A项错误;进行社会主义运动是中共的主张而不是国民党的主张,故B项错误;在1924年之前已经证明联合地方实力派的做法是走不通的了,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实行第一次合作,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D项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3、【答案】A 【解析】材料“因中国今日已为满洲人所据,而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体现的是孙中山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民权主义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五权分立无关,故D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24、【答案】B25、【答案】D26、【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可知,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势力的干涉,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7、【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就已经存在,故A项错误;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B项正确;在马克思主义中就已经存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故C项错误;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故D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8、【答案】 D29、【答案】A3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出到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思想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与此相关的最主要的理论是抗战时期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故选B。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创立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故A错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后,故C、D两项错误。31、【答案】C32、【答案】D 33、【答案】A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坚定了人们改革的信心,故A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此时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1997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邓小平理论34、【答案】A35、【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联系史实,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不符合题意。A项含有、,排除;B项含有,排除;C项含有,排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中提出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可知,符合史实和题意,即D项正确。故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相关状况二、非选择题36、【答案】(1)目标: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分) 变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分) (2)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而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分) 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任答1点1分) 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答1点1分) (3)形势:国内: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分)践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原则: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根据所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中可以概括出材料二的观点。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可以得出答案。(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并结合所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根据所知识可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并结合所知识可以得出,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的原则37、【答案】(1)史料A:法家学派。理由:史料通过嘲笑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的宋人,表达了因时而异,变法革新的观点,与法家学派观点一致。(合理表述酌情给分)3分(2)不同:处理社会问题,既不能“无为”(希望“助苗长”),又不能过于激进(不能“揠之”)。(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儒家学派。3分(3)康有为。理由:材料表明该人物主张“托古改制”,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合理表述酌情给分)4分(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使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到思想变革的阶段。(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