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题演练(选修2).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148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题演练(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题演练(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题演练(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考题演练(选修2)一、选择题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丰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解析】选A。从题干中“咸丰”“粤匪”可断定这一时期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解决内忧外患,这一时期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2.(xx成都模拟)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宣传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A.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B.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C.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D.激励有识之士进行民主革命【解析】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由材料中梁启超“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可以看出是为了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故选B。A、C与题干材料中“1902年”不符,排除;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3.(xx西城模拟)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等人所请的是()A.裁汰冗员B.裁撤旧军队C.废除八股取士D.设立京师大学堂【解析】选C。关键信息:1898年、“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从会试举人对梁启超的所请的反应判断,其应与科举制有关,故C项正确;A、B、D项都是戊戌变法的措施,但都不符合题意。4.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解析】选D。植树主要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5.我们说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孙中山主张()A.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改变清朝君主专制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解析】选B。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孙中山民权思想与维新派民权思想的相同点,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条件。6.(xx江门模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因而D表述最符合题意。7.有人说:“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这里的两个“时代”分别是指()A.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B.君主专制、人民民主C.近代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D.闭关锁国、改革开放【解析】选B。辛亥革命埋葬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主义,由此排除A;近代工业化开启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C;闭关锁国被埋葬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爆发,排除D。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故B正确。8.(xx西城模拟)下图是近代某著名画报上的一幅新闻图片,图中现象终结的时间是()A.辛亥革命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C。1905年清末新政期间废除科举制度,A、D项与科举制无关,B项只是废除八股取士。9.1901年6月,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中国)数月以来,凡百举措,无论属于自动力者,属于他动力者,殆无一而非过渡时代也。”下列述评正确的是()“凡百举措”是指清末新政英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走向现代化法国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梁启超希望我国从西方得到借鉴A.B.C.D.【解析】选D。结合时间,中国“举措”应指1901年的清末新政,故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了制度的改革,符合“顺流而渡者”,故正确;法国大革命出现政体的多次更迭,故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正确,D项符合题意。10.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70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主要依据是()A.没有实行民主、自由和平等措施B.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没有改变清朝君主专制统治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解析】选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自由、平等的措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选D。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下列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袁世凯上台B.义和团运动C.康有为主持变法D.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解析】选A。辛亥革命后社会民众要求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上台,A项与作者观点相符。B、D项与题意相反,不是结束动乱,而是给社会制造动乱,C项变法时没有动乱,谈不上结束动乱。12.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却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其历史根源是由()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决定的C.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政大权决定的D.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所决定的【解析】选A。首先明确政治现象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其次清楚袁世凯复辟帝制从根本上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封建地主经济仍然存在)决定。【拓展延伸】辛亥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具有艰巨性的原因(1)从根本上讲,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2)从政治上讲,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弱小,没有自己的武装,而反动势力力量强大。(3)从思想上讲,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思想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4)从客观上讲,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二、非选择题13.(xx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题抓住关键信息:“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说明国人对宪政态度由较少了解到明确提出。结合1898年康、梁领导的戊戌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制的需要分析其原因。第(2)题宪政的历史意义对维新派而言,提供了政治改革的依据;对革命派而言,否定君主专制政体,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答案:(1)变化:由较少了解到明确提出立宪。原因:维新变法的需要。(2)意义:君主立宪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14.(xx威海一模)阅读材料:材料一“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中国户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承是国家自身唯一在定宪法,无宪法则无一定国是,而国家安得有标准。”郑观应集材料二“中国宪政百年的曲折历程,固然因缘于风云际会、世事沧桑,救亡压倒了启蒙而难有所为,迄今仍未能尽如人意,然则国人对宪政的基本无知亦不可不谓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中有一些不好的文化和制度因素,与宪政、民主理念格格不入,实乃阻碍中国迈向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大掣肘。”蔡定剑宪政讲堂请回答:(1)有学者认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明确提出君主立宪要求的第一人”。依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宪政民主所做的重大努力。(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宪政百年曲折历程的原因。【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一表明了郑观应两方面的主张:设议会和定宪法;第二问涉及近代中国民主历程相关常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大重要事件。第(2)题没有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因此只需紧扣材料二分析,“救亡压倒了启蒙”指的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主要目标是挽救民族危亡,外国的入侵严重干扰了中国民主化正常发展,材料二最后还指出国人思想落后和传统制度文化对民主化的制约。答案:(1)内容:特别重视议院的作用,认为议院有强国之用;重视宪法的作用,呼吁早立宪法。努力: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起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发起辛亥革命。(2)原因:中国政局动荡,民族危机严重;国人对宪政的无知;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的阻碍。15.(xx贵阳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制衡。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其实,两党的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民主党则坚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和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规定:“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支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临时关门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摘编自凤凰网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政府的五项治权要受国民的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制约。这种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完美结合的宪法才是理想的宪法。孙中山还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故余自六年至今,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制宪者们设计的“有衡”政治制度的内容。简述孙中山对中国建立民主政府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拥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原因。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你如何评价美国屡次关门事件?【解析】第(1)题第一问,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即是美国制宪者们设计的“有衡”政治制度的内容;第二问,从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政府的五项治权要受国民的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制约”可知孙中山建立民主政府是在三权分立基础上实行五权分立,并与四项政权相结合。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中第二自然段可以总结归纳;第二问,结合史实对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评价即可。答案:(1)内容:立法权: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等。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等。认识:孙中山认为新的政治制度应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监察权、考试权;政府的权力应受国民的四项政权的制约。(2)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当时没有更好的宪法。评价:资本支配政治;两党相争只顾党派利益,不顾民众利益;权力制衡一定程度避免了政府官员贪腐。16.(xx邯郸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内阁总理)、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根据材料,比较两部宪法的异同。(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宪法分别对本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相同点方面,两部宪法都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制,内容都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不同点主要在政府首脑与内阁的关系上,前者确立总统制,后者确立责任内阁制。第(2)题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影响主要在其制度创新,确立联邦制、三权分立的原则,既维护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又保证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对君主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两个方面。答案:(1)相同: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不同:中国借鉴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2)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部宪法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保证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开创了近代政体新形式。17.(xx淄博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普大地杀戮变乱之惨,未有若近世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且夫寡不敌众,私不敌公,人理之公则也,安有以一人而能敌亿兆国民者哉!则莫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如英之威廉第三后诸主然,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聃彭之寿,尧舜之誉,生死哀荣,国家长久,天下后世,师之慕之。选自康有为政论集(1)据材料,概括指出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及其目的。(2)结合史实说明康有为在中国“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解析】第(1)题第一问需要从材料归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普大地杀戮变乱之惨盖皆自法肇之也”说明康有为反对法国的暴力革命,认为会引发灾祸;“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说明康有为主张改良,走君主立宪之路;第二问可以结合材料看出康有为目的是为其变法铺路。第(2)题只需用近代史实说明即可,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没有实现;随后的清末预备立宪也是一场骗局;最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主张最终没有实现。答案:(1)看法:暴力革命,引发灾祸;反对革命,主张改良。目的:为实现维新变法目标服务。(2)愿望:没有真正实现。理由:戊戌变法失败,君主立宪没有实现;清末“预备立宪”是场骗局;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