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课题2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737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课题2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课题2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课题2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课题2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61(2011海南高考)用0.102 6 molL1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 mL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解析】由题给滴定管液面示意图可知,图中每一小格代表0.10 mL,滴定管液面读数介于22.3022.40之间,只有B项符合。【答案】B2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下列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橙色C用石蕊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紫色D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涂抹在pH试纸上,至混合液pH为8【解析】滴定终点的判断直接取决于指示剂的选择。中学中和滴定的定量实验的指示剂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甲基橙(3.14.4),石蕊(58),酚酞(810),由于此实验是用标准碱滴定弱酸,到达滴定终点时,强碱弱酸盐呈弱碱性,故用酚酞作指示剂最好。即当滴有酚酞的醋酸用标准强碱NaOH滴定时,溶液由无色转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答案】A3(xx昆山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B1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JC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含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测待测液浓度减小【解析】选项A,常温下的温度大于0 ,在压强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测出的体积越大。选项B,CH3COOH是弱酸,电离需要吸热,测出的值应小于573 J。选项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时,所加水的量增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选项D,锥形瓶中是否有水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答案】A4如图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据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BCDX浓度/molL10.120.040.030.09Y浓度/molL10.040.120.090.03【解析】(1)10 mL盐酸与30 mL氢氧化钠混合后恰好中和,可知盐酸的浓度为氢氧化钠溶液的3倍,选项A、D合适。(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时,混合液pH2代入A.0.01,D.0.01因此D选项正确。【答案】D5(xx金华高二检测)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NaOH固体配成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使滴定结果偏高的是()ANaOH固体称量时间过长B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C用酚酞作指示剂D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解析】待测的NaOH溶液浓度计算式为:c(NaOH)c(HCl)V(HCl)/V(NaOH),A项NaOH固体称量时间过长,会有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得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等质量的Na2CO3消耗的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B项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实际使盐酸变稀,这样会使消耗盐酸的体积变大,所以使测得的结果偏高。C项是正确操作。D中固体NaOH含有KOH时,会使消耗的盐酸变少,所以使测得结果偏低。【答案】B6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定管中的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甲D酸碱酚酞乙【解析】酸式滴定管(图甲)盛放酸液,碱式滴定管(图乙)盛放碱液,为便于观察,所选取的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的颜色一般由浅色向深色过渡,且要求半分钟内不褪色。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时,若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则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若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盛放在锥形瓶中,则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放入酸式滴定管中,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答案】CD7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探究强碱和不同酸的中和反应,实验过程如下:分别配制0.100 0 molL1的NaOH、HCl、CH3COOH溶液备用。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 mL 0.10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由计算机绘制的滴定曲线如下:两曲线图起点不同的原因是_;两曲线图中V1_V2(填“”、“”或“”)。【解析】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0.100 0 molL1的HCl溶液pH1,而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0.100 0 molL1的CH3COOH溶液pH大于1。V110.00 mL,V2V2。【答案】CH3COOH不完全电离,HCl完全电离,使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比同浓度的HCl溶液中c(H)小,pH大8甲、乙两个同学同时设计了一份表格,用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数据记录和处理。甲同学设计的表格和实验记录结果如下:次数V(NaOH)/mL耗V(HCl)/mL120.4822.46225.0021.98325.0022.36乙同学设计的表格和实验记录结果如下:次数V(NaOH)/mL耗V(NaOH) /mLV(HCl)/mL耗V(HCl) /mL始读数终读数始读数终读数10.1025.000.0024.8020.0024.800.1022.3230.0024.800.0024.70请回答下列问题:(1)认真比较甲、乙两表和记录,你觉得两同学的表格和实验记录有无不妥之处?原因是_。(2)分析乙同学的实验数据,若c(HCl)0.10 molL1,则测得的c(NaOH)_ molL1。【解析】(1)甲设计表格中无“始读数”和“终读数”,不符合中和滴定实验报告要求;其二甲表中记录实验的3组数据误差过大,如果实验操作规范则可能是读数有误。而乙表设计则较规范。(2)乙表中第二组因数据误差过大应采用第一和第三组数据进行计算。V(NaOH)24.85 mL、V(HCl)24.75 mL、c(NaOH)0.10 molL1。【答案】(1)有,甲不符合中和滴定实验报告要求(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