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048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繁芜(w)诅(z)咒估量(ling) 忌(j)恨B憔(jio)悴 枯萎(wi)巍(wi)峨 气馁(ni)C砥(d)砺 端倪(n)坚韧(rn) 绚(xun)丽D赎(sh)罪 深陷(xun)毋(w)庸 契(qi)机【解析】A项,“量”读lin;B项,“憔”读qio,“馁”读ni;D项,“陷”读xin,“毋”读w,“契”读q。【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豁然开朗安之若素应运而生卓有成效B民不聊生 种族岐视 兑现诺言 戍戌变法C义愤填赝 心急如焚 倍受压榨 迥然不同D发愤图强 祟山峻岭 挺身而出 至理名言【解析】B项,岐歧,戍戊。C项,赝膺,倍备。D项,祟崇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B高中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能力。C北大人民医院医生何权瀛认为“北京咳”一词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网友表示“香港脚”“东京热”等病名作为行业术语已经多年,当地人民都很淡定。一个专业术语涉及地方名应该是无可厚非的。D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表示,越中两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斗争中结下的深厚感情矢志不渝,越南政府和人民永远铭记中国给予的宝贵支持。【解析】C项,“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是有可取之处,不可过分指责。A项,不合语境。“焚琴煮鹤”指糟蹋美好的事物。B项,“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含贬义。D项,“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决不改变,此处使用不当。【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尽管宣布湾仔及中西区所有幼儿园9日将恢复上课,但示威者继续瘫痪金钟、铜锣湾及旺角交通。B目前,养安享首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试运行,中心由浙江省养安享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杭州西湖区民政局给予养老政策支持,开创了我省企业投资主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惠老的先河。Cxx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今年仍无缘奖项。D11月3日与11月12日,北京机动车辆将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进一步提高,预计届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将增加大约300万人次左右。 【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是“尽管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B项,“开创了我省企业投资主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惠老的先河”缺主语,应该加上“此举”;D项,“大约”与“左右”重复。【答案】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绘画比起文学更多变数。因为,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与含着或浓或淡水墨的毛笔接触时,充满了意外与偶然。在笔锋扫过的地方,_,_,_,_,_,_,它叫我感受到,这是天空对大地惊人的爱!有时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本应该浮现出一片沉睡在晨雾中的远滩天上的云向下流散,压向大地山川或是一抹在空中散步的闲云慢慢地将山顶峰尖黑压压地吞没可是感觉上却像阳光下摇曳的亮闪闪的荻花ABC D【解析】此段文字是一段描述绘画创作过程的文字。用于排序的六个句子实则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描写原语段中的“笔锋扫过的地方”的意外之妙,另一方面是描写“笔中的水墨过多过浓”的意外之妙。按逻辑语序排列即可。【答案】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在儿时的我们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毋庸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解析】D项,“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答案】D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解析】C项,不是“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原因。【答案】C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解析】A项,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C项,“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有误,文中无此意。D项,文中无此意。主次、难易和因果关系的说法都不当。【答案】B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况侯抑中官明杨循吉苏州,古大郡也,守牧非名公不授,载见前闻。自入我朝,乃得况公钟焉。公本江西人,实姓黄氏。初以小吏给役礼部,司僚每有事白堂上,必引公与俱,有所顾问,则回询于公以答。尚书吕公震奇之,因荐为仪制主事。仁宗宾天,宣宗在南京,当遣礼官一人迎驾。众皆惮行。吕尚书以公就命,公挺然出曰:“是固非我不可!”铺马驰七昼夜至南京。驾发,公纱帽直领芒鞋,步扶版轿行千余里,不辞其劳。宣宗怜之,敕令就骑。每至顿次,则已先谒道左。宣宗由是知其忠勤可用。时承平岁久,中使时出四方,络绎不绝,采宝干办之类名色甚多。如苏州一处,恒有五六人居焉,曰来内官、罗太监尤久。或织造,或采促织,或买禽鸟花木,皆倚以剥。郡佐、县正少忤,则加捶挞,虽太守亦时诃责不贷也。其他经过内宦尤横,至缚同知卧于驿边水次,鞭笞他官,动至五六十以为常矣。会知府缺,杨文贞荐公知苏州。有内官难治,乃请赐敕书以行。下车之日,首谒一势阉于驿,拜下,不答,敛揖起云:“老太监固不喜拜,且长揖。”既乃就坐,与之抗论。毕出,麾僚属先上马入城,而己御轿押其后。由是,内官至苏皆不得挞郡县之吏矣。来内官以事杖吴县主簿吴清。况闻之,径往执其两手,怒数曰:“汝何得打吾主簿?县中不要办事,只干汝一头事乎?”来惧,谢为设食而止。于是终况公之时十余年间,未尝罹内官之患也。然况公为政,特尚严峻,故时有以轻罪而杖死者。御史某巡按在苏,况适过交衢中,拱手而过,不下轿径去。人乃衔之,竞以为谤,故久抑遏不迁。至九年复为留守,卒官。然苏州至今,风俗淳良,则皆其变之也。至于减三分粮,则其惠泽之在人者不小也。然其初非吕尚书之荐、宣庙之知,则安得如是?而九年之间,使不满而他徙,则其政未必告成若此也。(节选自吴中故语,有删改)【注】同知:知府的副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至顿次次:驻地B麾僚属先上马入城 麾:指挥C径往执其两手,怒数曰 数:指责D未尝罹内官之患也 罹:远离【解析】D项,罹:遭受。【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C项,介词,表原因。A项,介词,跟/连词,和。B项,副词,就/副词,竟然。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答案】C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况侯抑中官”的一组是()首谒一势阉于驿,拜下,不答敛揖起云:“老太监固不喜拜,且长揖。”既乃就坐,与之抗论毕出,麾僚属先上马入城,而己御轿押其后径往执其两手,怒数曰特尚严峻,故时有以轻罪而杖死者ABC D【解析】不能直接体现,和压制太监无关。【答案】B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宗去世后,况钟受命到南京迎接宣宗,归途中,他尽职尽责,不辞劳苦,让宣宗认识到他的忠勤可用。B为解决苏州长期存在的中官横行问题,况钟任职伊始便到势力很大的太监家中拜访,借机打击中官的嚣张气焰。C来内官因事杖打了况钟下属吴清,况钟亲自前往,对其怒斥,来内官惧怕况钟的强硬,便为此赔礼道歉。D文章褒扬了况钟对抗横行不法的中官的刚直行为,也并未隐讳他在执政以及为人方面的不足之处。【解析】B项,并非“到家中”,而是在驿站。【答案】B【参考译文】苏州是自古以来的大郡,太守往往非名士不能担任,这些在前人的记载中都有记录。等到了我朝,就由况钟担任。况公本是江西人,实姓黄。当初以小吏的身份在礼部当差,分管官员每当有事需到堂上汇报,必带着他与自己一起前往,如上司有所询问,就回身向况钟询问后再做回答。尚书吕震因此认为他才能出众,于是推荐(他)做了仪制主事。仁宗驾崩,宣宗在南京,应当派遣一个礼官前去迎驾。众人都怕前行。吕尚书任用况钟赴命,况钟挺身而出说:“这本来就非我不可!”于是他骑着驿马奔驰了七个昼夜到达南京。皇上的车驾出发后,况钟戴纱帽穿直领踏芒鞋,手扶版轿步行上千里地,不辞劳苦。宣宗怜惜他,下令让他骑马。每当到驻扎地,他总是提前到道路边恭迎皇上。宣宗因此了解到他的忠勤可用。当时社会太平已久,太监时常到全国各地,络绎不绝,采宝干办等名目很多。像苏州这一个地方,经常有五六人在那里,其中来内官、罗太监待的时间尤其长。他们有时负责督管丝织染业,有时负责给皇上征收蟋蟀,有时也负责买禽鸟花木,都借机来盘剥百姓。郡佐、县正稍微违背他们的心意,他们就加以杖击、鞭打,即使太守也时常会遭斥责而不被宽恕。其他经过的内宦更加蛮横,甚至将知府的副职捆绑后扔在驿站的水边,鞭打其他官员,动辄五六十下习以为常。恰逢当地知府缺值,杨文贞就推荐况钟去担任苏州知府。因为当地有太监而难以治理,于是况钟就请皇上赐予敕书然后上任。到任当天,他先在驿站拜访了一个有权势的太监,况钟对其行下拜礼,而太监竟然不予搭理,于是况钟起身对其作了个揖说:“老太监本来就不喜欢被拜,那姑且做个长揖。”然后就坐在座位上,和太监争论。说完后出来,指挥自己的手下先骑马入城,而自己坐轿在后面押阵。从此后,到苏州的内官都不敢再责打当地的官吏。来内官因某事杖打了吴县主簿吴清。况钟听说后,径直前往抓住他的两手,愤怒地指责他说:“你怎么能打我的主簿?县中不要办其他的事了,只干你这一边的事吗?”来内官很害怕,为此设席道歉事情才算完。因为这件事在况钟执政十余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遭受内官的祸患。然而况钟为政,过于崇尚严苛冷峻,所以时常有人因为小罪过而被处以杖刑打死的。御史某在苏州巡视,况钟碰巧经过大道(与他相遇),况钟对他只是拱拱手而已,没有下轿径直走了。很多人于是对他心怀不满,竞相借此说他的坏话,(他)因此长期被压制不能得到升迁。到了九年还一直在苏州做太守,最终死在这个官职上。然而苏州至今,风俗淳朴,都是在他治理下形成的。至于减少三分粮赋,那他对当地百姓的惠泽确实不小。然而他当初如果没有吕尚书的推荐、宣宗的赏识,怎能像这样?而九年之间,假如任期不满就迁往他处,那么他对苏州的治理未必会像现在这么成功。第卷(表达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尚书吕公震奇之,因荐为仪制主事。(3分)译文:_(2)郡佐、县正少忤,则加捶挞,虽太守亦时诃责不贷也。(4分)译文:_(3)人乃衔之,竞以为谤,故久抑遏不迁。(3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奇之”“因”;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少”“虽”“贷”;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衔”“谤”“迁”。【答案】(1)尚书吕震因此认为他才能出众,于是推荐(他)做了仪制主事。(2)郡佐、县正稍微违背他们的心意,他们就加以杖击、鞭打,即使太守也时常会遭斥责而不被宽恕。(3)很多人于是对他心怀不满,竞相借此说他的坏话,(他)因此长期被压制不能得到升迁。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望乡夕泛骆宾王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注】诗人应试不第,离开长安,乘舟返乡。榜:船桨。(1)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4分)_【解析】抓住诗歌中表露诗人情感的关键字可以看到情感的变化:“不安”“喜至”“忧宽”。【答案】首联“剩不安”直接点出诗人应试不第、焦虑不安的心情;“促榜”即催促船家快速开船返乡,心境滞留于“不安”之中。随着船只的行进,诗人心情起了变化:“喜至”“忧宽”即长期紧锁的愁容舒展了,沉重积压的忧思宽解了,心情由开始的不安焦急而渐渐变得喜悦安定。(2)请分析“南枝鹊”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4分)_【解析】理解这一意象的作用,首先要知道这是用典,这是诗人借“何枝可依”的南枝鹊,表达自己归乡的愉悦之情。【答案】作者自比“南枝鹊”,同时用典,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从而形象生动、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仰之弥高,_。瞻之在前,_。(论语子罕)(2)少小离家老大回,_。儿童相见不相识,_。(贺知章回乡偶书)(3)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_,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_,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第(1)句中的“焉”易错,第(2)句中的“鬓”“衰”易错。【答案】(1)钻之弥坚忽焉在后(2)乡音无改鬓毛衰笑问客从何处来(3)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麦粒安庆凝望麦粒,我常常想起麦粒的远行。麦粒的远行有时候借助的只是一场风,一只鸟儿的喙、一个人的手指或者指缝、一个出行者的衣袋。当它藏在旅人的行囊时,它的心跳动着,隔窗遥望,一行行旅途中的树、一座座旅途中的山、一道道旅途中的河、一条条窗外的道路、一窝窝旅途中的土壤让它兴奋。旅人终于掂起行囊,它知道自己生存的地方就要到了,这将是它另一片安身立命的世界。麦粒从来都不孤立,一粒麦粒种下就有了十粒麦粒二十粒三十粒麦粒,二十粒三十粒麦粒后就是一片风风光光浩浩荡荡的小麦大地。我常常想起一粒麦粒或一穗麦粒的成长。微醺的南风中我看见麦粒走过了它的青涩,开始饱满,一根根尖利的麦芒像一把把利剑护卫着麦粒,我不忍去细看锋芒中的麦粒,不忍心去伤灌满了汁液、正酝酿营养、愈来愈丰满的麦粒,在一方大地,我选择在小麦的面前黯然无声地站着。我听见风听见鸟儿掠过小麦大地,我黯然无声地向着一粒粒麦粒行注目礼,向掠过河床又掠过麦田的白云和鸟儿行注目礼,向麦田边的杨树、桐树、榆树行注目礼,向穿过麦田的线路、流入麦田的河水行注目礼。麦田,其实它吸纳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营养、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期望。在麦芒全黄的季节,麦粒看见了旅人又回到了小麦大地,回到了麦粒的出发地和生命地。大地永远是一粒麦粒、一万万粒麦粒、一亿亿粒麦粒。不要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去触碰一粒麦粒,一穗麦粒,这对麦粒是一种伤害。即使你多么想仔细观察麦粒,你也无法进入麦粒的内心。有一天在火车站,我忽然听见有人叫“麦粒”。我停下脚步,在人群里寻找,却原来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她扭过头,红扑扑的脸蛋上淌着汗水,身上是一个沉重的行囊,我知道这个“麦粒”是去打工,去某座城市。那个城市会有“麦粒”的笑声,有“麦粒”的身影,也有“麦粒”对家乡的遥望。我永远记住了这一声喊,记住了某年某月某天在车站看到过一个叫“麦粒”的打工女孩儿,“麦粒”或者“麦粒们”,我祝福他们在某一个城市过得愉快。有一年,我从家麦收回来,在兜里发现了几粒麦粒,我不知道这几粒麦粒怎么跟我来了我居住的城市。秋后我把它们种在了楼下的一片地里,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它们聊天,它们在城市的缝隙里成长着;一天早晨我又去看那一片蒲扇大的麦苗,麦苗上挂着露水,在晨曦里晶晶亮亮的那么纯净、透明,我和麦苗、麦苗上的露珠对望着,我又看见了一粒粒麦粒,看见了“麦粒”们走在远行的路上,看到了故乡的影子,那一刻,我兀自在一小片麦苗前伫立,仿佛置身的是一片麦海,看到了浩荡的麦田,听见了麦田上的歌声。我忽然觉得我像流浪在城市的一颗麦粒,和这些长在城市的麦苗一样想念着家乡,想融入家乡的大地。小麦大地给我们的是丰富前行的宽广,我们一年年在小麦大地找到了宽阔、找到了释怀、找到了力量和温暖的慰藉。麦粒啊, 是一千个是一万个是千万个故乡的影子。(选自散文)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第一次想到麦粒远行的时候,作者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凝望麦粒。B麦粒之所以看到旅途中的树、山、河、道路、土壤就兴奋,是因为它知道它将要到另一个安身立命的世界里去。C虽然为了观察去触碰麦粒是对麦粒的一种伤害,但远远的凝望,我们可以进入麦粒的内心。D作者把麦收时无意中带回的几粒麦粒种在城里楼下的一片地里,是因为如果不种,麦粒就浪费了。E由一片麦苗看到了浩荡的麦田,听见了麦田上的歌声,这美丽的想象里洋溢的是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解析】A项,原文是凝望麦粒,想起麦粒的远行;C项,原文没有远远凝望可以进入麦粒内心的意思;D项,原文没有种麦粒是因为怕浪费的意思。【答案】BE17联系全文,说说麦粒有怎样的特征,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_【解析】从第2段“麦粒的远行有时候借助的只是一场风”,第3段“麦粒从来都不孤立”两部分归纳。【答案】麦粒的远行所要求的条件不高(借助的只是一场风等),麦粒从不孤立。表现了麦粒的质朴、平凡和心地坦然。18你认为作者在生活中真的碰到过一个叫“麦粒”的打工女孩吗?从全文看,这个段落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_【解析】本文是散文,其文体特点要求记录真人真事,散文的文学性又同时允许虚构,因此“碰到过”或“没碰到”都有存在的理由。写了自然中的麦粒,又写叫“麦粒”的人,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很明显。【答案】可能碰到过。在火车站突然听见有人叫“麦粒”,场景设置真实。也可能没碰到过。因为散文是文学作品,在细节上应当允许虚构。从全文看,这个段落体现了一种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的“麦粒”与叫“麦粒”的人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19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至少找出两例分析说明。(6分)_【解析】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即概括文章的主旨。它包括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两部分。具体事例即文章中描述的事件。【答案】文章通过描写麦粒的远行、记叙巧遇一个叫“麦粒” 的女孩等事件,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第3段中写向麦粒行注目礼,向掠过麦田的白云和鸟儿等行注目礼,体现了对故乡的热爱,第5段中写自己在城里栽种一片蒲扇大的麦苗并在夜深人静时和它们聊天,寄托的是对故乡的怀念。六、(12分)20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4分)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_。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假意应付。方便是方便,_。_【解析】第一句应根据下文的内容概括出网络的优势和不足;第二句与“方便是方便”呼应,应为转折关系,写出网络交流的缺憾。【答案】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21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又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个字。(4分)_【解析】要紧扣“自行车出行”这一主题,可采用对偶和排比的手法使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答案】(示例)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2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1)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学会成长。请你概括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_(2)结合图片和自身感悟,来谈谈你是否认同这一人生观点。_【解析】遇到障碍要学会转弯,这是漫画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谈感悟时,要学会用点辩证思维。【答案】(1)不会转弯的人走不远。(2)同意,做人要学会转弯,不然肯定会四处碰撞,走投无路。我们到了该转弯的地方,就得转弯。当你所要坚持的而迟迟等不到结果的时候,不如转个弯,换另一条道,换一种方法去做事,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换一种态度去处世,这也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的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写作提示】从所给的材料看,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因此立意具有多向性:可以赞同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必然,并从而歌颂碎片化阅读带来的轻松与能填补闲暇,也可分析这是急功近利时代的畸形产物,支离破碎的阅读是浮躁与肤浅的表现,阅读的破碎很难形成缜密的思想与文化。【参考例文】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如果说有什么文化比不阅读的文化更糟糕的话,那就是当下社会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文化。在铺天盖地的讯息流的冲击下,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沦为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碎片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扭曲。而这,是阅读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个人的悲哀。碎片化阅读暴露了时代文化生活的破碎残缺。真正的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它能带给人精神的触动与心灵的升华。萨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完整、深入、全神贯注的阅读,才能直抵灵魂最深处。而碎片化的阅读,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晚刷几条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用眼一瞥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秒杀”网络小说我们将阅读时间分解,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填充,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却忘了鸡汤虽好,却不管饱。碎阅读,难以带给人内心的震撼与哲思的洗礼,更遑论精神境界的提升。碎片化阅读不仅反映出破碎的生活,更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碎片化的,难道仅仅是阅读吗?我们的社会结构是破碎的,利益关系维系的社会,粗暴地将人沦为原子化的个体,自私的信息攫取大行其道;我们的生存语境是破碎的,无力理解长篇巨著和深邃哲理,对功利与平等的渴望令人奋不顾身投身于成功学的罗网;我们的文化审美是破碎的,教授为官、文坛出位,种种文化怪象陋习不断跌破公众对学术与文艺的认知底线,文化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碎片化的中国阅读,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碎片链条:社会碎片化、人文碎片化、精神碎片化,最终个体分崩离析,成为碎片化时代的链条上的一个牺牲品。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警告人类:我们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碎片化的阅读正是碎片化了我们。社会风气浮躁、群众理性缺失,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底线瓦解,价值体系崩溃碎片化阅读现象是对阅读现状的警示,更应为时代文化的失落与精神文明的失陷敲响警钟。我不希望预言成真:“我们真正感到悲哀的,不是因为不会笑与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笑与为什么不再思考。”碎片化阅读,会让我们不再思考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