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020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42、43、44、45、46、47、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共140分)2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臣备员(指叶向高谦称自己在内阁凑 数)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 不敢与闻。”材料反映了当时 A君主大权独揽 B内阁受到六部非议 C宰相权力弱化 D宦官参政限制阁权25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雨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衰落26“综计该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办垂四十年,缔造扩充,规模甚大。惜该厂所有机器新旧羼 杂,大都不甚齐全,其中因年久而损坏者有之,因省费而缺少者有之。”这暴露出洋务企业 A生产规模较大,机器化程度高 B受封建官僚习气影响,内部管理混乱 C聘请外籍人士负责筹办和管理 D受财力、管理、技术限制生产能力弱27“辛亥革命说到底,实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一次大碰撞,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东方的落后、专制体制的腐朽和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孙中山学习的“西方文明”主要是指 A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民主思想 B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民主体制 C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 D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政治体制28下表是“1880年至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率(%)人口(千人)年增长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率(%)1880年1930年 1880年1930年1880年1930年143 43257 981 21377636500789058385151062 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B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D民生状况有所改善29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 A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30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将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图1到图2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 A人文精神开始传播 B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C人们摆脱宗教信仰 D由此引发启蒙运动311789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独立宣言的基本原则 D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局限已完全解决32到十八世纪基督时代为止,世界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已有一千年了,然而,在十八世纪,人们离开了原始的生活基地,进入到从未梦想过的新天地。这场革命在十九世纪还未结束之前,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刘易斯芒福德写道:“机械学成了新宗教,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救世主”。“这场革命”是指 A工业革命 B经典力学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33图10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34“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 “它”指的是 A雅尔塔体系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35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C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 Morse)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 463两银。 摘编自蔡晓荣对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材料二 咸丰八年(1858)修订新税则后几项重要进口商品的税率变动统计表货名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654 5721254斜纹布匹7895053599印花布匹14254986505袈裟布 匹10684985305棉纱担6944862997羽缎丈9466313330 另一方面,出口平均税率水准历年都较进口平均税率水准为高。如光绪十一年(1885),竟高出1倍以上。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材料三 中国入世降税大事记 xx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xx年的153%降低至12%: xx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关税总水平由xx年的10 4%降低至99%; xx年,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至80%和18%至65%降至25%和10%; xx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粤海关征收高额关税的主要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关税调整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中国调整关税的新内涵和积极意义。(9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殖民主义一般指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外殖民侵略活动。它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认为,近代殖民主义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基本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下半叶,几乎贯穿了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整个过程。 1853年,马克思在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接连撰写了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文章,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和预测。他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另一方面又必然会造成“新的生产力”,“播下新的社会因素”。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史学界对双重使命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及其侧重点的理解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例如,有的学者、主要是西方学者,他们认为,遭受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地区的社会本身缺乏导致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条件,因此,建设性的使命要大于破坏性的使命。他们提出近代殖民主义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促进现代化的作用,这是非西方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有的学者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殖民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什么进步作用”,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殖民主义作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初年,汉魏以来兴起的士族门阀制度逐渐由盛而衰。但以北方的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仍以其高贵血统尚保有一定的势力和社会地位。638年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人修氏族志,以官位品秩尊卑定门第高低,把出身庶族而品秩较高的功臣升为高级士族,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氏被降为第三等。然而这些由皇朝钦赐的新士族却得不到旧士族的承认,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新士族还是门第卑贱的庶族。唐朝新权贵房玄龄、魏征等为抬高本家族身价,亦纷纷与之联姻,故山东氏族声望不减。 655年唐高宗下诏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李义府以赞立武后有功拜相,贞观氏族志未叙皇后武氏本望,李义府亦耻其家无名,于是奏改氏族志。659年在武则天操纵下高宗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以皇后四家、介公、赠台司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仆射为第一等,文武二品及知政事者三品为第二等,各以品位为等第,凡为九等”。当时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讥之为“勋格”,而非贵族志。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修订氏族志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则天改氏族志为姓氏录的历史影响。(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黄遵完等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 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他主张博爱,此乃孔子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哲学家张申府认为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与人为善,尽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他晚年还说,“西方各国的宪法内容最初乃导源于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说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可知天赋人权自为吾家旧物,遗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还乡矣。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为不可以西方民主还之于儒家乎?” 哲学家张东荪说,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制度而已。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一个精神,一种社会组织、生活态度、思维方法,同时是个理想,民主主义等于一个文化之全体。 著名学者罗隆基在民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民主,依据我的见解,是人类一种生活的方法,是一种做人的道理,是一种人生哲学。民主绝对不止是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 摘编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因素。(9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25日结束,历时19天,亦称十月战争。是以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阿以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在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展开斗争,10月16日,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将油价由每桶3 01美元,提高到512美元,一举上涨70%。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立即减产,以9月份各成员国产量为基准逐月递减5%,直到以色列撤出1967年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巴勒斯坦人恢复合法权利为止。10月22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实施“分隔作战”,即宣布在两周时间内,把需要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力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增长。 摘自程凌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 材料二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吨61亿吨,而国内供应量却只有18亿吨2亿吨,缺口达25亿吨43亿吨。由于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全部要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我国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摘自殷建平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对当时的世界经济和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石油危机对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有哪些警示?(5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妄想扭转历史车轮前进的丑角,这类丑角没有一个不是以身败名裂而告终。袁世凯的历史又一次证明:凡是不顾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违背人民意志而倒行逆施的人,无论他是多么骄横跋扈,显赫一时,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1895年,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了;1901年4月,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鼓励官僚乡绅捐资办学,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既开阔了国人的经济视野又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上得影响。 颜军改革家?窃国大盗?学术界对袁世凯评价问题研究新综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袁世凯是“窃国大盗”还是“改革家”?说明理由。(8分)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7分) 参考答案历史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ADBDCBCAABC40(1)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西方国家积极开展海外(殖民)贸易。(6分)(2)趋势:进口税率大大降低,出口税率提高。(2分)影响: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料,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8分)(3)新内涵: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或履行入世关税减让义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分)积极意义: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及社会体制改革,建立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环境;有利于消除对我国的贸易歧视。(6分,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1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 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 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45.(15分)(1)门阀士族势力日趋衰落;唐太宗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但收效甚微;武则天等朝廷新贵随着政治地位上升,不满足于其门第较低的现状;科举制的实施,开辟了新的选官途径。(6分)(2)进一步打击和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提高了庶族地主出身官员的地位,打破了门阀士族和庶族的界限,促进了士族与庶族的合流;扩大了武则天的统治基础,为其后来称帝培植了中坚力量;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了社会进步。(9分)46.(15分)(1)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释民主;强调国家、整体利益,忽视个体的尊严和权利;从社会的多个层面审视民主,形成对民主的多元理解。(6分)(2)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把民主政治视为救亡手段;局势紧迫,没有时间从学理上研究;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使知识分子从传统和文化出发,寻求与民主契合的观念。(9分)47.(1)影响:对世界经济:引发了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分)对国际格局:打击和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了西欧、日本摆脱美国控制的斗争,经济上逐渐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8分)(2)警示:注重开源节流(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多渠道利用国外的石油资源),重视节能,降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国家石油安全。(5分)48.答案:(1)“窃国大盗”: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倒行逆施。“改革家”顺应了近代中国发展的趋势,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促进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8分)答案:(2)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是否顺应时代潮流。(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