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月调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155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月调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月调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月调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月调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B 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 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2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B C D 3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的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TP合成酶 RNA聚合酶 胰岛素 血红蛋白 A B C D 4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呼吸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 A 4 B 6 C 8 D 12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 B 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 C 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 D 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6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B 分离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C 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7下列为果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 图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 图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8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下列关于植物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提取植物色素的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 B 植物色素在植物细胞中,可能的分布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和细胞质基质 C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D 因为有不同种类的植物色素的存在,才使相应植物能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9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10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12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13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是单倍体 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一定是纯合子 是二倍体 A B C D 14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A 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B 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C 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 D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15人卵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还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 A 精子的寿命短 B 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 C 精子分泌酶水解卵周围的细胞 D 精子为卵提供营养物质16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人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敲除实际上是删除某个基因,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B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 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 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愚型17下列关于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发育 C 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 D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18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 Na+ K+ Ca+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5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 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19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 若图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C 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D 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左右2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 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 NAA促进生根效果与其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 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都有不止一个正确选项,全对得三分,少选得一分,错选不得分,每题3分,共15分)21如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 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D 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22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B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C 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D 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23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 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 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 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24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应先在低倍镜找到长方形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 B 实验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其原理是低温抑制着丝点分裂 C 实验的目的可能是研究甲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D 实验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25如图所示从血液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步骤(1)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5)中检测核糖体 B 步骤(2)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 步骤(3)(4)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 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离心法、层析法三填空题(共9题,65分,每空一分)26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阶段和黑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阶段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2)在阶段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中根向地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3)若测得阶段种子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 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增加产量27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2)图中细胞处于图中的CD段(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甲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4)图中丁细胞的名称为,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28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所示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2)若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的基因型为;5的基因型为如果5与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如果7与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如果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29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进行杂交若一种他安贞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种探针若改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30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为,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的传导有阻断作用(3)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电流计指针发生次偏转兴奋在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能否利用题中已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请简要说明设计思路:31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1数据正确,但是有一箭头方向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图1中未标记出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百万千焦(结果保留1位小数)(3)图2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最小改正;共有条食物链(4)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可表示(5)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可表示(6)图2之所以可以表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碳循环三种情况,合理性的解释为32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参与对关节的攻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能与TNF结合,竞争性地抑制TNF与其受体结合,而TNF只有在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对关节的攻击作用,因此有医学专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西雅图的目标遗传公司(TGC)将编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基因导入腺相关病毒(AAV)中,再把AAV直接注射到病人的关节中,这样相当于送给病人一个持续不断地提供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定点仓库”,从而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释放TNF等而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资料中可知,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2)一旦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原因应是(3)在该治疗方案中,AAV的作用是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基因导入AAV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重组AAV中外源基因的首端应该含有,它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4)xx年,在接受这种治疗的美国人中,有一例因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们格外关注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基因治疗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在饱受慢性病的痛苦和接受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方法之间,如何做才是符合病人利益和伦理道德的?33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1)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2)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3)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4)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实验组别 1 2 3 4 5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原则(2)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4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图是xx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等特点(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xx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蒋垛中学高三(上)调考生物试卷(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B 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 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考点: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 本题是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功能和分布、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特点,回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功能、分布及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 解:A、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脂肪,脂肪是储能物质,A错误;B、ATP、磷脂、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元素组成是C、H、O、N,无P元素,B错误;C、蛋白质分子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错误;D、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物是葡萄糖,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反应物是丙酮酸,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的功能和元素组成特点,ATP、磷脂、DNA、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的异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解题时要把较琐碎的 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这一知识点上,有利于掌握和应用,C选项往往因对肽链的结构理解不透彻而错选2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B C D 考点: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 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故正确;、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动物体内完成,故错误;、植物体内虽然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但是不能还有糖原,故错误;、在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糖原,麦芽糖是二糖,故正确题干中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熟记细胞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理解糖类种类及相互转化内容3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的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TP合成酶 RNA聚合酶 胰岛素 血红蛋白 A B C D 考点: 细胞的分化分析: “管家基因”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即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奢侈基因”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即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由此可见,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据此答题解答: 解:ATP合成酶基因几乎能在所有细胞中表达,不属于奢侈基因,错误;RNA聚合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不属于奢侈基因,错误;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属于奢侈基因,正确;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属于奢侈基因,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以“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为题材,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理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明确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才表达4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呼吸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 A 4 B 6 C 8 D 12考点: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进入线粒体被有氧呼吸利用解答: 解:缺氧条件下,高等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被呼吸作用利用,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因此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呼吸作用,至少要通过叶绿体内膜、外膜、细胞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内膜共6层膜,12层磷脂分子故选:D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 B 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 C 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 D 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叶绿体释放的氧气小于线粒体吸收的氧气,同时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大于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当光合作用大于等于呼吸作用时,叶绿体释放的氧气大于等于线粒体吸收的氧气,同时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小于等于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解答: 解:A、叶肉细胞既含有叶绿体,也含有线粒体,当细胞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时,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A正确;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而细胞随时都会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白天和夜间具有ATP的合成和水解,B错误;C、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氧气的产生量增加,这可能会使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加快,而不会导致其减小,C错误;D、当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时,线粒体产生的CO2一部分扩散到叶绿体中,一部分扩散到细胞外;呼吸作用小于等于光合作用时,线粒体产生的CO2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ATP的合成与水解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产生ATP的生理作用和场所,明确黑暗和光照条件具有ATP的合成与水解;能够利用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强度的关系6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B 分离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C 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考点: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和细胞核、具膜细胞器,可以用蒸馏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然后通过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不同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健那绿是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活体染色剂,可以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解答: 解:A、用蒸馏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然后通过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B、同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B正确;C、观察线粒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C错误;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制备的方法,分离不同细胞器常用的方法,观察线粒体用到的染液,分泌蛋白合成过程的研究方法,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为果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B 图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 图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 解:A、图I表示精原细胞,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和一对XY染色体,共有8条染色体、组成2个染色体组,A不正确;B、图II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复制的两条子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染色体是相同的,C不正确;D、从图中可知,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Y,是精原细胞,所以图只能是4个精细胞,不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D不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8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下列关于植物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提取植物色素的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 B 植物色素在植物细胞中,可能的分布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和细胞质基质 C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D 因为有不同种类的植物色素的存在,才使相应植物能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考点: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 1、液泡:在幼小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小而分散,在成熟植物细胞内,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下,液泡内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有的液泡还含有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液泡的功能主要是渗透调节、储藏、消化三方面 2、叶绿体:细胞质中一牡绿色小颗粒,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故含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绿色,一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体可转变为有色体,使果实呈现各种颜色解答: 解: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更充分,A错误;B、色素在植物细胞中,可能的分布部位有叶绿体和液泡中,B错误;C、在叶绿体的结构中,类囊体构成了基粒,在类囊体的片层结构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C错误;D、液泡中含有多种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一句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显现出叶绿体和液泡的含有色素9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已知Tt、Rr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题根据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再进一步解题解答: 解:A、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秆抗病、矮杆感病四种表现型,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都是Tt;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都是Rr,因此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Rr,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ttrrTtRr或TTrrttRRTtRr获得,C正确;D、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能够充分利用3:1的比例,该比例为杂合子自交的结果,由此解题10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 从图可知,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甲表示的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正常体细胞,丁表示的是精细胞或精子解答: 解:A、甲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为2:4:4,且DNA数目是体细胞DNA数的2倍,说明甲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甲图可能出现,A正确;B、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DNA数目和体细胞DNA数相同,说明丙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DNA数目是体细胞DNA数的一半,说明丁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 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确;B、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导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该实验比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历程,尤其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掌握这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及结论,进而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2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 解: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6%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A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A所占的比例13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是单倍体 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一定是纯合子 是二倍体 A B C D 考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 假设该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该单倍体植株有同源染色体,能产生可育配子解答: 解:、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是单倍体植株,而不是二倍体,正确、错误; 、四倍体的单倍体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错误、正确; 、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可育的配子,错误,正确;、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正确、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A 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B 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C 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 D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解答: 解:A、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促进种群的发展,A正确;B、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中捕食,B错误;C、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捕食,C正确;D、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5人卵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还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 A 精子的寿命短 B 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 C 精子分泌酶水解卵周围的细胞 D 精子为卵提供营养物质考点: 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分析: 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解答: 解:人的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融合,但由于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因此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16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人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敲除实际上是删除某个基因,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B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 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 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愚型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 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同源DNA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由此可见,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基因敲除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因此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以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来治疗基因遗传病,但不能治疗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据此答题解答: 解:A、基因敲除实际上是用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靶基因片段,而不是删除某个基因,A错误;B、基因敲除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因此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B错误;C、基因敲除是用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靶基因片段,这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C正确;D、基因敲除技术可以改变某一基因,不能改变染色体,而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此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治疗先天愚型,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以“基因敲除技术”为背景,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种类,能准确判断某一遗传病所属的类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下列关于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发育 C 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 D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考点: 动物激素的应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 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得到无子果实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性腺激素能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腺激素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植株;用信息素诱杀雄性昆虫;合理引入天敌解答: 解: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才能得到无子番茄,A错误;B、乙烯利不能促进果实发育,但能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促性腺激素能促进雌性个体超数排卵,因此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C正确;D、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一些主要激素的分泌腺及功能,掌握相关激素的应用;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 Na+ K+ Ca+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5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 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 首先根据各种体液中的成分区分是哪一种体液,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为细胞內液,为细胞外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为血浆,为组织液或淋巴解答: 解:A、据分析可知为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B、据分析可知属于组织液,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C、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为细胞內液,C正确;D、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处在动态变化中,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体液的成分正确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