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1048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xx.2.27(考试时间4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5分一条,共60分)1. 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 大家推举在学界_的朱德熙先生担任学会主席。 为维护汉语的纯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_成语。 公元6年,罗马帝国_犹太傀儡王,犹太国从此灭亡。 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_关心群众的疾苦。A深孚众望篡改废除无时无刻B不负众望窜改废除时时刻刻C深孚众望窜改废黜时时刻刻D不负众望篡改废黜无时无刻2.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5分)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5分) 日前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本人写作才能超群绝伦,如能加盟贵社,定当鼎力工作。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与我洽谈。A B C D4、 邓明为爷爷祝寿写了一副对联“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请问邓明的爷爷今年高寿?(5分) A七十岁 B一百岁 C八十岁 D六十岁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A B C D6、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5分)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的大讨论中,人们对如何提高机关行政效率 ,我认为,单纯的提高行政效率却不转变政府职能实属 。即将迈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瞻前顾后”。“瞻前”指多观察,多思考, 以防危险。“顾后”指懂得感恩,常回母校,切莫 。A、首鼠两端 釜底抽薪 未雨绸缪 数典忘祖B、莫衷一是 扬汤止沸 曲突徙薪 得鱼忘筌C、莫衷一是 扬汤止沸 曲突徙薪 数典忘祖D、首鼠两端 扬汤止沸 未雨绸缪 得鱼忘筌7、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5分)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沓来。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装着一个秋天。A、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 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8.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5分)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9.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纽词语是(5分)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说:“登山活动难免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过程中若出现意外,由本人承担后果。请大家珍惜驴友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A. B. C. D.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_。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A. B. C. D.11、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5分)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12. 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分)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A、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C、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D、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二、现代文阅读(一)(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会唱歌的墙(节选)莫 言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村子里几十户人家,几十栋土墙草顶的房屋稀疏地摆布在胶河的怀抱里。村庄虽小,村子里却有一条宽阔的黄土大道,道路的两边杂乱无章地生长着槐、柳、柏、楸,还有几棵每到金秋就满树黄叶、无人能叫出名字的怪树。路边的树有的是参天古木,有的却细如麻秆,显然是刚刚长出的幼苗。 请你注意那条狗。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那里边有一个怪人,通过对气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日本的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写道: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却展现出无限复杂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弥补了我因为不能接触颜色造成的孤寂。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也许还有一个天才,能听出声音的气味来。就不去西南方向的沼泽地了吧?也不去东北方向的大河入海处了吧?那儿的沙滩上有着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也不去逐个地游览高密东北乡版图上那些大小村镇了吧?那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烧酒大锅、染布的作坊、孵小鸡的暖房、训老鹰的老人、纺线的老妇、熟皮子的工匠、谈鬼的书场等等等等都沉积在历史的岩层中,跑不了的。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他已经九十九岁。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他的故事至今还在高密东北乡流传。我最亲近他捉鬼的故事。说他赶集回来,遇到一个鬼,是个女鬼,要他背着走。他就背着她走。到了村头时鬼要下来,他不理睬,一直将那个鬼背到了家中。他将那个女鬼背到家中,放下一看,原来是个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据说他还是共产党员。从我记事起,他就住在远离我们村子的地方。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但这道墙刚刚砌了二十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13开头一段描写了我出生的小村庄,请简要概括小村的特点。(4分)答:_14莫言认为写人是文学的根本任务,本文中的门老头儿是一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_ 15. 作者着力写那只“瞎眼的狗”,有什么样的作用?(6分)答:_16.请探究“会唱歌的墙”在文中的深刻意蕴。(6分)答:_三、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l719题。科学家在路上张伟地质学家翁文灏的科学生涯,多半是在路上。上世纪20年代,甘肃发生85级特大地震,他带着病,坐上骡车,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地震现场的第一次考察。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创者,这个自浙江的小个子经常手足并用,“爬过从没有路的路”。他在野外考察时,不是步行,就是骑毛驴。在人烟稀少的矿区考察,随身背的柳条包里还总带着凿子和矿石。当时的知识分子,许多埋头于书斋做学问,翁文灏却把“担斧入山,披荆斩棘”当成科学研究者的本分。他和同时代的一批先行者,将这一传统深深植入当时的中国科学界。直到不久前,北京大学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实地考察的技巧时,仍然忍不住一边感叹浮躁时代里践行者越越少,一边怀念起翁文灏。而此时,“翁文灏”在哪里?北京市兵马司胡同15号院的2层小楼,一条昏暗嘈杂的走廊里,搬开积满厚厚灰尘的垃圾和纸箱,在一面斑驳的黑板上,依稀看得见刻有“翁文灏”三个字。这里曾是翁文灏担任所长的“地质调查所”办公地点。离小楼不远,就是热闹的西单市场,与陈寅恪、粱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和他领导的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在热闹中保持着静默。而就在约90年前,这个人曾参与创造了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道奇观”。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地质学到底是干什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就曾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翁文灏却于1913年奋而发起成立地质调查所,并将其办成“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头。中央研究院评出的第一批院士里,地学界的6位院士中,有4位出自这个调查所。有评价称:“地质调查所的成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科学事业中,确是一颗明珠。”作为先行者,翁文灏和同事们几乎每一次调查和每一篇学术文章,都在创造“第一”。他的甘肃地震考是中国地震科学考察的序幕,确立了比较接近事实的地震带分布。他创立了“燕山运动说”,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他广泛进行地质、矿产勘察,组织地质学家进行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油地质实地考察。从无到有的中国地质学,在翁文灏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令国际学界刮目相看。而这一段中国科学思想史上很难再现的辉煌,则是在一步一步的考察途中慢慢写就。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辅。”这是地质调查所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地质调查所的同事还记得,翁文灏甚至希望“所有搞地质的人都要下矿井看一看”。在他的主持下,地址调查员们背着经纬仪和无线电收报机,一点点测绘地质图。在路上,有人用毛驴代步,有人干脆推着独轮手推车赶路。在找到北京周口店有原始人存在的证据之前,许多人先后放弃了挖掘,只有翁文灏坚持要求调查员裴文中“身居陋室,白天挖掘,夜晚挑灯自修”,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人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而翁文灏领导的地盾调查所,被称作在1949年以前的岁月里“中国人伟大的骄傲”。这个骄傲似乎渐渐被埋没。“文革”前期,一户姓郑的普通人家,搬到已成为招待所的地质调查所办公楼。曾经的黄色小楼被刷成青灰色,房间被隔断,变成住宅。而如今,这里的楼道潮湿肮脏,院子里种满葡萄和柿树,甚至在大白天,也能看见黄鼠狼回奔跑。关于翁文灏的记忆也越越稀少。当人们意识到他的重要,试图再现他的风采时,除了他的一篇篇论文和种种科学成就,关于这个“人”的描述,很难见到。能找到的描述,处处显示出这位科学家钟情山野。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老家宁波时,翁文灏往往孤身一人,身着长衫,徘徊在田间阡陌之中。(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地质学家翁文灏的主要事迹。(6分) 答:_1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19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但感情倾向明显。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6分)答:_高一语文答题纸班 级_姓 名_考试号_ 13(4分)答:_14(6分)答:_ 15.(6分)答:_16.(6分)答:_17(6分) 答:_18(6分)答:_19(6分)答:_座位号高一语文试题答案1.C 2A 3.D4.C 5.A6.B 7.C 8.A 9.C 10.B 11.C 12.C13. 偏僻、贫穷、古老、有生机。(每点1分)14. 门老头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了不起的汉子。(2分)他有着高大的身材,胆大能干,能捉鬼能煮美味;他孤独地生活,但他很善良地对待村里的人;他眷念家乡,对生活充满了幻想。(4分) 15. 赋予狗以“莽撞”特点,并认定这是狗咬到兔子的理由。表明一种“造物主相对公平,万物相对均衡”的看法。(2分)狗叼到兔子,交给了主人门老头儿,引出了下文写会唱歌的墙。(2分) 16.瓶子发出各种呼啸,承载着大自然难以言说的瑰丽和奇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并升华为对大自然的的敬畏之情。“会唱歌的墙”不仅蕴含着门老头儿在困顿之中追求幸福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崇拜、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等。这堵墙是故乡文化的象征,启发着人们乐观豁达地面对艰苦的生活。寄寓着作者对家乡历史传统的坚守,以及对这种内在人文精神的赞美。(每点2分) 17. 带病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地震现场的第一次考察;奋而发起成立地质调查所,并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头;创立了“燕山运动说”,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组织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石油地质实地考察;指导调查员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718. 描写孤身徘徊于“田间阡陌”的情景,突出他一直“在路上”的科学探索精神,回扣标题。(3分)以细节描写结尾,使文章意蕴悠长,引人深思。(3分) 19. 表达了对其成就和实践考察的科学精神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他被人逐渐遗忘的惋惜和遗憾之情。(3分)一是通过叙述其成就体现作者的赞美之情,二是前后(成就与被冷落)对比,让人体会到惋惜之情,三是通过描写抒情,如“潮湿肮脏”“种满葡萄和柿树”等,抒发感情。(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