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母亲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0411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母亲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母亲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母亲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我的母亲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3、学习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写法。重点难点: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瞥见( )人影憧憧( )睡眼惺松( )蹑手蹑脚( ) 娓娓动听( )循循善诱( )妹仔( )唏嘘( ) 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 )歉疚( )邹韬奋( )2、了解有关文学常识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3、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4、预习课文,说说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作者抒发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第二部分叙述了母亲的哪些片段?各反映了母亲什么性格?用表格的方式概括一下。事件概括时间地点反映母亲的性格作者感受元宵夜的“巡阅”大约两三岁的时候大客厅爱子、温柔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涌流的泪珠 家中善良、有文化、富有同情心感觉到母亲的情感丰富,为母亲才干的埋没而痛惜。硬着头皮说的话语我十岁的时候 年底 夜间家中慈爱,即希望孩子上进、又疼爱儿子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说着“打的好”为的是希望儿子的上进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劳碌的身影我八岁的时候夏天的深夜卧室勤劳能干,为了儿女无私地奉献自己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歉疚,又感到坐着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内心的不安。2、前三个个生活片段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从“两三岁”到“十岁”,而第四个片段却又回到“八岁”时,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从内容上看,上几段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她的才干,这一段则主要是写“我”看到母亲深夜劳作不休时的歉疚和激动之情,意思上更进了一层;从写作角度来看,这一段在塑造母亲形象上看侧重侧面描写,作者通过写写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母亲的形象。因此,和前面分开来写更好。3、文章最后一段中除了对母亲的早逝感到无限的痛惜之情外,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最后一段作者除了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痛惜之情外,还表达了对旧社会的谴责和憎恶之情。可以说在旧社会,象“母亲”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女性之所以被无情地埋没、吞噬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社会制度的存在。因此在文末作者揭露出旧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根源,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四、课堂整理:1、总结文中“母亲”的形象。这是一个即平凡又感人的母亲形象。她有一定的文化和才干,温柔善良、富有感情,但是被闭锁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没有踏上社会施展才干的机会,只能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子女的身上。她时刻不忘子女,要让孩子享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她以自己的情感熏陶、教化子女,使子女形成正确的爱憎观;她为子女的受责而痛苦,却有竭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而赞同封建式的教育以督促子女上进;她日夜劳作,为家人无私的奉献。但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去早早的去世了,因此学过此文让读者在欣赏、赞美、尊敬母亲的同时,又为其不幸的命运而痛惜,进一步思索造成她悲剧的社会原因。2、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五、当堂练习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正确的是( C )A娓娓(wi) 憧憧(cng) 唏唏嘘嘘(x x x x)B女红(hng) 女仔(zi) 万籁俱寂(li)C歉疚(ji) 蒙眬(mng) 辗转反侧(zhn)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我只知道母亲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助教训我。D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能干的封建妇女3、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1)解释下列词语。辗转反侧_。万籁俱寂_。(2)用文中的话解释“居然”的意思。(3)联系上文说说“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一句中“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是指什么样的心理状态?(4)联系全文看:上一段写“十岁”时的事,这一段写“八岁”时,要不要倒过来?为什么?1(1)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2)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2出乎我意料之外的。3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4不能倒过来。上几段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她的才能,这一段虽也写母亲,但主要是写“我”看到母亲深夜劳苦不休时的歉疚和激动之情,意思又进了一层。六、布置作业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为什么会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物上?第二教时一、复习旧课二、合作探究(一)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二)比较阅读: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三)拓展思考: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学生讨论、明确: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三、课堂整理:从本文中你学到哪些写人物的方法?参考: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可以分析人物的言行和内心世界,可以评价叙写的内容,可以扩展文章的主题,使文章的主旨升华。四、当堂练习:1、注音写字:瞥( )见歉疚( ) 万li ( )俱寂 zhn ( )转反侧 2、你记住了吗我的母亲是我国著名的 、 和出版家 (人名)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3、课文主体部分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断,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 、 。通过这四个片断,邹韬奋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4、阅读“母亲喜欢看小说。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她讲得 (健谈而且感人)。(2)“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表现了什么? (3)用画出文段中穿插在记叙、描写中深化文章中心的语句(1、pi ji 籁 辗2、新闻记者 政论家 邹韬奋二、1、元宵夜的“巡阅” 涌流的泪珠 硬着头皮的话语 劳碌的身影 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平凡而可爱、能干而努力,有一定文化而富于情感的女性。(1)娓娓动听 (2)自身缺乏应有社会地位的母亲读苦难的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3)本段末句。)五、小结六、布置作业:1、讨论:今天我们国家妇女的命运和旧社会有何改变。2、思考:你理想中的母亲形象是什么?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