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841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 导入美不美,中国的山水,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国自然山水景物图片。(展示图片)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中华五千年文明和历史积累也使得我国有关自然山水的诗文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篇表现自然山水的小短文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二、 初读,读通读顺,积累文言词汇。(一)答谢中书书1、 生读课文,生点评,全班齐读。2、 重点字词翻译,边翻边总结方法。3、 生译全文,生点评。(二)记承天寺夜游1、用学习答谢中书书的方法自学。2、课堂反馈(一),检查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三、再读,读懂读透,理解文章内涵。1、勾划出两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个景物描写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答清丽、生机(写了多少种景物,写了景物哪些特点水彩画) 记清幽、宁静(晚上,淡淡的水墨画)2、两位文人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自然本是无情物,因为文人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自然便有了性情,有了生命,那么两文中作者分别融入了什么样的感情呢?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试做分析。明确:答“实乃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沉醉山水的欣喜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感。 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然,散步的清闲。3、同样看到了无人欣赏之景,同样是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为什么陶弘景生出自得之情,而苏轼却是悠闲呢?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景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者本身情感历程的再现,因此,我们要想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两篇文章的内涵,就应该先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简介两文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4、 再读课文,你能不能读出新的内容呢?“山中宰相”为什么能够沉醉于别人不在意的风景?(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什么不是“古今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为什么不是“人间之仙都”?)因为他陶醉其中,因为他乐于归隐。“贬谪闲人”只是悠闲吗?苏轼的理想是“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而今的现实是“闲”,所以文中其实还有悲凉、感慨和无奈等等复杂的情感。明确:陶弘景归隐的志趣 苏轼贬谪的无奈5、 小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是什么样的心境什么样的景,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现代人则是通过对景物特点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四、反馈(二),课堂检测(一)填空题答谢中书书作者是_,这篇文章是_写给_的一封谈_的信。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字_,号_,_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二)简答题1、我们欣赏了答谢中书书,文中景物描写非常优美非常和谐,但“猿鸟乱鸣”中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否该换一换,比如用“齐”“共”等等?明确:“乱”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明确:沉醉山水的欣喜之态,能够和古今知音比肩的自得之感,归隐山林的喜悦之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说说记承天寺夜游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明确:入夜及“解衣欲睡”闲,“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闲,细致的“竹柏影”闲。4、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清闲自我安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课后检测,布置作业完成评价上的“自主学习”和“阅读探究”。板书:答生机欣喜、自得、归隐的志趣记清幽欣然、清闲、贬谪的无奈27 短文两篇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复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短文两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本单元第一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也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二、教学目标目标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设定的,分别扣住了“文”和“言”,具体有四个: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了解作者陶弘景、苏轼。 4、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法与学法1、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章内涵。2、重点提示、分析。4、学法指导:要体现文言文教学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又要注意字词句句落实。四、教学设计1、情景激发,图片导入开头导入用自然美景,既符合这个单元的作品特点,又紧扣本节课两篇短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美景还能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2、初读,读顺读通,初步了解文意。文言文,翻译是基础,采用生读齐读重点字词翻译生译全文的方式,完成了答谢中书书一文的翻译,在重点字词翻译的过程中注意小结常用翻译方法,为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作铺垫。为了检测文言文翻译的教学效果,把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意理解作为反馈练习,让学生用学习答谢中书书的方法自学自译记承天寺夜游,这样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细目表的1和3。3、再读,读懂读透,理解文章内涵。接下来,由读顺读通转向读懂读透,也就是“言”转向“文”,文言文言,既要注重“言”的学习,也要注重“文”的学习,因此要进一步的理解文章内涵,这一部分采用的是对比阅读的方式。找出景物描写句,谈感受。明确:答生机(写了多少种景物,写了景物哪些特点水彩画)记清幽(晚上,淡淡的水墨画)再勾画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景物不同,情感不同)明确:答“实乃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沉醉山水的欣喜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感。 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欣然,散步的清闲。同样是看到了无人欣赏之景,同样是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为什么情感不同?适时介绍两文作者的写作背景,完成目标二,结合背景再赏景、析句。“山中宰相”为什么能够沉醉于别人不在意的风景?(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什么不是“古今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为什么不是“人间之仙都”?)因为他陶醉其中,因为他乐于归隐。“贬谪闲人”只是悠闲吗?苏轼的理想是“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而今的现实是“闲”,所以文中其实还有悲凉、感慨和无奈等等复杂的情感。这样让学生明确了,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个步骤,由景到情,再联系背景挖掘深层内涵,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这也完成了教学目标细目表的4。4、反馈为了检测教学效果,根据“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设计了课堂检测题(二),因为之前已经完成了目标1和3的关于“言”的检测,所以这里的检测题主要是完成目标2、4(“文”的检测)。(注:填空题为了完成目标二,简答题为了完成目标四)5、为了巩固强化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设计了课外检测题。五、板书设计答生机欣喜、自得、归隐的志趣记清幽欣然、清闲、贬谪的无奈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