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加权平均数教案(14)苏科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324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加权平均数教案(14)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加权平均数教案(14)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加权平均数教案(14)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数学上册 加权平均数教案(14)苏科版撰写人:_时 间:_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其解决不同情境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情境探求过程,感悟提出“加权平均数”概念的必要性及“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深化对“权”的各种形式的认识及对“加权平均数”的本质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数据重要性有所不同”的客观事实,体会“根据不同数据的权来计算其平均数”的合理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理解,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加权平均数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问题导学,即用问题串来驱动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形成知识技能,深化认识。2教学手段: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巧设伏笔【问题一】:(1)某次音乐才艺比试中甲、乙两人的得分分别是80分和90分,则他们的平均得分为_。(2)这次音乐才艺比试中甲班、乙班的平均得分分别是80分和90分,则两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_。(第一个问题复习了算术平均数,第二个问题复习了带频数的算术平均数,突出仅有数据是不够的,因为重复出现的次数不同,地位不同,而该题中计算的方法又为后面的加权平均数公式做了铺垫。)(二)问题导航,呈现新知【问题二】:下表是“音乐才艺比试”决赛中甲、乙两人参赛的两个项目的得分情况: 项目选手才艺分形象分甲80分90分乙90分80分(1)甲、乙两人两项成绩的平均分分别是多少?(85)(2)你认为用该平均分作为他们的最终得分合理吗?为什么?(不,重要性不同)(3)比赛规定只能有一人胜出,你觉得如何计分比较合理?(重要的多些份额,不重要的可以少一点份额)(4)评委决定,将才艺分和形象分按8:2的比例来确定两个人的最终平均得分,他们的最后得分分别是多少?谁会最后胜出呢?(学生计算,推广到一般,形成概念)“权” :当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相同时,我们可以分别给每个数据一个“权”。例如本例中的8:2中的8和2就分别是才艺分和写作分的“权”一般地,设x1,x2,x3,,xk为k个数据,f1,f2,f3, ,fk依次为这k个数据的权,其中f1+f2+f3+fk=n,则称 为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问题三】:学校记者站为了要选派一名记者去采访“音乐才艺比试”的冠军,对A、B、C三名记者进行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项目选手采访写作计算机创意设计A70分60分86分B90分75分51分C60分84分78分 (1)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按5:2:3的比例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平均成绩,谁会被选派呢? (B)(2)如果按30、20、50的比例计算,那么谁会被选派呢? (A)(3)如果按1:1:1的比例计算,结果又会如何呢? (C) (通过本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三)乘热打铁,巩固新知1.某校规定:学生平时作业、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三项成绩分别按2:3:5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王华的上述三项数学成绩依次是96分、80分、84分,则王华这学期的数学学期总评成绩是_分。2.学校食堂午餐供应3元、4元和5元的3种价格的盒饭。根据食堂某月销售午餐盒饭的统计图,计算该月食堂销售午餐盒饭的平均价格。(四)问题提升,延拓新知“音乐才艺比试”告一段落后,该校又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甲、乙两人狭路相逢,又都闯进了最后的总决赛,两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 项目选手服装普通话主题演讲技巧甲85708085乙90757580小组合作,开动脑筋:作为演讲比赛的选手,你认为甲和乙谁更优秀?你用什么方法说明谁更优秀?(五)小组比拼,感悟新知: 项目组别课堂发言合作精神课堂成效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寄语:成功等于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 爱因斯坦附:教学设计说明1. 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根据学生情况设置问题情境,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2. 设计的基本方法:问题串的设计方法,即将若干个单个问题按一定顺序串联成的一个问题系列,该问题系列围绕同一主题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其中的每个问题又围绕该目标并承担各自的功能。本节课的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总的问题串;每个问题又是由若干个子问题形成的问题串,这样这个节课就好像是由问题串形成的一棵“问题树”。各问题的形式不同但完全自主的“做题”为知识方法的提炼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本课例贯彻始终的同一的结构特征,那就是:“问题是载体,做题是手段,提炼是目的”。3. 教学流程设计:贯穿于本节课的一种基本流程是:课堂的实施就是上述流程的若干次重复,简洁有序,自然且实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提炼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策略,所以这是一种“做”中“学”。4.问题的设计及其意图:问题一:通过简单问题复习算术平均数(含带频数的平均数),初步体会数据的“地位”不同,仅用“数据和除以数据个数和”的方法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带频数的平均数的求法为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得出做了铺垫;问题二:通过具体问题说明各数据的重要性不同,体会“重要的要多给一些份额,不重要的可以少给一些份额”的合理性,从而引出“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公式。问题三:通过不同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体会“权”的不同给出形式和不同情境下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并认识两种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总的说来,前两个问题属于知识的形成和感悟阶段,第三个问题属于知识的应用和深化阶段。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