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讽谏小议》教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18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讽谏小议》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讽谏小议》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讽谏小议》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讽谏小议教案 北师大版撰写人:_时 间:_【学习目标】1.理清本文思路,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2.归纳本文使用的论据。3.学习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导入】萧春雷的随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理性思辨。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讽谏为我们所熟悉。然而当我们用现代的价值观念审视时,它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作者】萧春雷,男,福建泰宁人,1964年生。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十步、围石等,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艺评。著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以及文化随笔集阳光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程等。【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2.试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答: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由来;然后对“谏”进行解释,陈明谏的两面性;接下来论证谏诤可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要有明君;最后提出只有平等才有可能产生批评,分享真理。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据?有什么作用?答:事实和道理论据。很好的证明了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这一论点。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使得论证过程更形象生动甚至有趣,对比论证能够突出诤谏惹至杀身之祸的一面,道理论证是对事例很好的理论提升,为证明中心论点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文章充满哲思,流溢智慧。【小结】本文具有浓重的杂文色彩,举例讲理鞭辟入里,文中处处点缀着深刻的啫喱,读过之后,回味无穷。【参考资料】讽谏具有先天的历史局限性。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凭借丰富的学养,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文章开篇说,权力的顶峰无限孤独,得到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很难,古代君王不得不引入诤谏制度,并援引了齐景公哭晏婴、唐太宗哭魏征二事以证之。第二段作者分析说,由于君臣关系的本质是统治与服从,这种不平等导致了诤谏制度的存在致命缺陷,不妨把谏看成刀斧手胁迫下的批评。在这段落中,又列举了比干挖心、史鱼尸谏、海瑞备棺等例子,指出犯言直谏的代价是普通人不可承受之重。第三段通过裴矩的转变,司马光的议论,指出讽谏是否存在单方面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态度。第四段谈论一个个案,即使历史上最伟大的谏者魏征向最开明的君主唐太宗进谏也不无风险,进一步论证了讽谏的偶然性与脆弱性。最后一段指出,尽管讽谏王朝重视求谏,但因制度缺陷,无法改变批评稀缺的现象。有意思的是文章最后几句话,作者突然放弃了从容不迫的逻辑说理,文气逆转直上,果断地过渡到正面立论:只有当社会实现了平等、自由、尊严这些现代政治价值,才存在真正的批评。因为引入了另一个更恢宏的的价值体系,文章得到了升华。作者没有对此展开论证,然而我们也许会注意到,其实文章出处都是关于这一观点的反证。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