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5《老子》二章教案长春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149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老子》二章教案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老子》二章教案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老子》二章教案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老子二章教案 长春版撰写人:_时 间:_目标聚焦项目内容概要重点1、 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文等资料,制作学习卡片。2、 熟读成诵,学习本文通过对比阐明道理的写法。3、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见仁见智,抒发个人感想。难点学习运用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抽象的哲理。信息驿站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赏析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相互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坏的结果。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含着哲理,比喻在困境中也往往孕育着希望。作者语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作者小传老子即老聃 ,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老子的传说有很多,据传老子无父,因其母李氏,在李树下摘食一李果而怀孕,故姓李;又因其耳大垂肩,故叫“李耳”;又因其母怀孕时间长达九九八十一年,生下来即有满头白发,故又叫“老子”。老子出生后智慧过人,博学多识,曾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老子道行很深,曾令孔子仰之。据说孔子在拜访他以后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说道:“鸟,我知道它们善飞;兽,我知道它们善跑;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可是天上的龙,我不知道它们的形状,也不知道它们怎样飞翔的。今天,我看到了老子,就好像看到了龙一样啊!”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著作,又称老子五千文等,这是老子厚积而薄发,晚年成就的一部百科全书,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从公元7世纪开始流传于世界,先后译成的外文版达到100多种,研究老子的书籍和刊物,更是达到1800多种,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本体,是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德”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或性质。老子认为,宇宙的根源是“自然”,“自然”产生宇宙,宇宙生万物,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就是道德经的主要精神。 作品相关知识1、写作背景老子的道德经是在函谷关完成的,春秋末年,老子辞官隐退西游。一天,函谷关令尹喜,见到紫气从东而来,便知是祥瑞之兆,预计有圣人过关。不久,果见老子骑青牛而至,尹喜早知老子大名,遂诚恳地挽留老子,并敬请赐文纪念,于是老子留下来,一展平身所学,仅用五千字写成了八十一章奇文,这就是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律的道德经。如今函谷关太初宫正殿就是当年老子著书的地方,正门高书“青牛西去,紫气东来”。2、题目解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意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知人者智”意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智,机智,聪明。均为文章的第一句,原文无标题,后世多以第一句为题,题目是编者加的。3、如何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了解内容,提取信息,求知求智。因此,阅读文言文,学会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文章的主要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分析综合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阅读。全面反复地阅读,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关键。(1)预读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2)抄读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3)解读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4)品读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5)诵读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字词积累1、生字皆(ji)恃(sh)强行(qing)2、一词多义 故有无相生(所以)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是以不去(丧失)去 一狼径去(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占有)居 面山而居(居住) 不有居者,谁守社稷(留、停留)强行者有志(志向)志 寻向所志(记号)常著有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志趣)自胜者强(战胜)胜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语气词,同“矣”)已骨已尽矣(已经)3、名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课堂互动阅读知识精析圈点课文感受原文 名家批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 已;皆 知 善 , 斯 不 善 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 已。故 有 无 之 相 生 , 难 易 相 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 成, 长 短 相 形 , 高 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于相互对立而体现,高和下 相 倾,音 声 相 和, 下互相充实,音与声由于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前 后 相 随。 是以圣人 处 无 为之前和后而产生顺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万物作焉世事,用身教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 不 辞, 生 而 不 有, 却不去干预它,生养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为 而 不 恃, 成 功 不 居。所施与,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夫 唯 不 居, 是以 不 去。正 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知人者智 知人 者 智, 自 知 者 明。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更聪明。 胜 人 者 有 力, 自 胜 者 能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 强 。 知 足 者 富, 强 行者强大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坚持力行才句解:因为美存在,恶便产生了;因为有了善,才有了不善,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句解:同美和恶、善与不善一样,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成立,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同时,两者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可以转化,这是来源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永恒的规律。句解:圣人掌握了道的规律,一切的意志和私欲。只有“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才能得到“不去”的结果。这种不争思想,有利于治国。段解:本段讲述了世间万物是相反相成的。既互相补充,又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重在治国。句解: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则更为重要。自知、自胜是更要的修身标准。 已:语气词,同“矣”。倾:依,倚。无为:不妄为,顺其自然 。 作:兴起。不辞:不干预。居:占有。 去:丧失。 知:了解。强行:勤奋努力。有 志。 不 失 其 所者 有远大志向。行为符合于道,不丧失自己的本分,久, 死 而 不 亡 者 就能够长久,身虽死而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寿 。长寿。句解:知道满足才会富有,不失根本才能长久;反之,那些失去心灵依托的人,追求名利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段解: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知足、勤奋、守本,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提炼主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说的是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他们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的,没有美也就没有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 知人者智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一个能“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就要经常反省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省更为重要。文章结构剖析1、名教点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一章讲述了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道理,重在治国。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反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同时,二者的关系又不是绝对的,比较而言,可以转化,这是来源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德永恒规律。圣人正是掌握了这个规律,因此,“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加入自己的意志和私欲。只有“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才能得到“不去”的结果。这种“成功不居”的不争理想,有利于治国。知人者智论述的是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则更为重要。因此,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就成为更高的修养标准。知道满足才会富有,不失根本才能长久,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他们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因此,人生当自知、胜、自强、知足、勤奋、守本,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2、结构图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处无为之事天下皆知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行不言之教 万物相反相成 美之为美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功成而弗居 治国顺其自然知人自知知人者智胜人自胜 志向实现 强行知足 精神长存 失本守本难点解析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以万物在圣人的王国里的生长状态为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治国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为人应抛弃私欲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事。2、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理解。道家的“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之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怎么样”。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净无为,少私寡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搅民害民,更不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应该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最好的侯王。否则,就会招致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3、知人者智一章中“智”与“明”的含义有何差别?“知人者智”中的“智”指的是聪明、智慧。“自知者明”中的“明”指的是明智、贤明。显然“明”比“智”更进一步,“明”才是真正的聪明。4、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而在老子中则经常提及“圣人”,何谓“圣人”呢?道家的“圣人”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也有的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课后复习习题写作点拨写作特色品评1、从事物相反相成的对比中进行逻辑构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开始就讲美与丑、善于不善都是由比较而来的。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是丑与美的对立。推而广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文章进而把这条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有为与无为、有教与无教也是矛盾对立的。结论是无为则无不为,无教则无不教。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即使功成事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们却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德。条理清楚,主旨明确,不仅结构严密而且通过一连串的具体事例,打开读者的心扉,启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对他所要说的道理先有感性认识,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最后被他“无为无不为“的结论所折服。这就比只说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逻辑推理,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知人者智则通过“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知足者”与“强行者”的对比,告诫人们要做到自知、自胜、知足,以实现志向的道理。 2、比喻贴切,描绘形象“有无相生”一段,便是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从而论证“无为无不为”的主旨。这样贴切的比喻已成为千古名言,激励弱小者发愤图强,有志者奋斗不息,其客观意义已超越老子的原意。3、以诗为文,文约意丰老子的诗文风韵并不在于追求新巧的立意,更不是雕琢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精炼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意蕴深厚的思想感情。本文的立意在于说明“无为而无不为”,却从美与丑、善与不善的对比开始,然后接之以“有无相生”等一连串形象性的排偶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进而归纳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顺理成章了。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兀而起;又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两句作结,戛然而止,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课后习题解析一、世间万物还有哪些是相反相成的?请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再研究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阴阳相和 男女相伴 生死相依 水火相克 福祸相依 功过相抵 老幼相携 明暗相衬 青黄相接 刚柔相济 清浊相鉴 文武相通 爱恨相融 黑白相间 平仄相谐 始终相接正反相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又彼此对立的辩证关系。二、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这个问题,切不可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思路方法:做人应该多反省自己更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结合以上两点来谈即可。参考答案如:“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要“致虚极,守静笃”,须静下来才能了解自己,因为一般来说,当局者迷,能对自己作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拓展二 汉字形体的演变拓展目的1、 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增强对汉字的认识。2、 认识汉字的几种主要形体,学写喜欢的字体。3、 培养对汉字的热爱,增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能力内容点拨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汉字的形体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呈方块形,但在这数千年中曾发生过多次的变革,才成为今天通行的字体。具体地说,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有先用笔写好后再刻的,也有刻好后填朱的,但大部分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刻写的。甲骨文是清光绪二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中被发现的,所以也称“殷墟文字”。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甲骨文也称契文),始作考释。如图:1928年以后进行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的甲骨文达十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也称它为“卜辞”。据考证,甲骨文是商朝第二十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至纣王亡国这一时期通行的字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大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其中能认识的仅一千七百字(据甲骨文编)。文字结构不但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已经产生了大批的形声字,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它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汉字体系。甲骨文有以下一些特点: 不标音的字占绝大多数,标音的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大量使用了假借字,被借字包括不标音的象形、指事字、会意字和标音的形声字。 形体结构未定型,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多一笔少一笔无所谓,正写、反写、侧写、倒写也很随便。笔画都是细长的“瘦笔”和“方笔”,“肥笔”很少见。 二、金文 金文是指西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钟、鼎占多数,因此也称为“钟鼎文”。后来大家又感到“钟鼎文”不能包括所有青铜器上的文字,于是又改称“金文”。古人谓铜为金,所以“金文”也就是“铜器文字”之意。金文内容,有记作器人姓名的,有记作器原因和用途的,也有记载重要文献的。字数少至一两个,多至几百个不等。它是西周时期通行的字体。 如图:金文有以下一些特点:金文与甲骨文是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大部分铭文都是范铸的(把字先刻在范上),可以细细加工,所以笔画宽而粗,用的是“肥笔”和“圆笔”。只有少数用刀子直接刻在器物上在文字,笔画才是细细的线条。跟甲骨文一样,形体结构还没有定型化,一个字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异体,但笔画已趋向简单。形声字大量产生,并开始在造字方法上取得优势。 三、篆书 篆书是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它的特点是每笔都要引长书写,所以称为“篆书”。(说文竹部:“篆,引书也”。)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又包括“籀文”和“石鼓文”。 如图:“籀文”就是指史籀篇里的文字,它是从春秋到战国初年所使用的“大篆”的一种。我们从说文解字所引的“籀文”里可以看出,繁复的结构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石鼓文”也是大篆的一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的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都是歌咏秦国国君游猎的情况,因也称“猎碣”。 “小篆”也叫做“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以当时秦国通行的“小篆”统一六国的文字,废掉“不与秦文合”的各种异体。方块汉字经过这次大改革以后,不仅异体字大大减少,而且笔画渐趋简化,结构也从此固定下来了。可以这样说,汉字的定型化是从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之时开始并且又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如图: 小篆可以秦刻石的文字为代表。它跟甲骨文、金文相比,其优点是整齐、简单和容易书写。这可以从说文解字所收小篆以及琅邪台石刻、泰山石刻上的文字中看出来。小篆是从大篆省减笔画而成的。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所谓“省改”,实际上就是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只要拿小篆与籀文作一比较,这种简化的迹象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四、隶书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故也称为“汉隶”。隶书产生于秦代,开始时只在徒隶之间使用,因名隶书。最早的隶书和小篆非常接近,实际上只是小篆的一种潦草写法。传世的秦权量铭文(始皇二六年和二世元年下的诏书)中比较潦草的都是属于这一类早期的隶书,故也有“秦隶”之名。如图: 到了汉代,因为它书写方便,于是稍加改革,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更简单、更容易书写的字体,这就是“汉隶”。早期的汉隶又叫做“古隶”,古隶虽然已有了“波折之势”,但多少还带着点篆书的意味。古隶可以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刻石。 晚期的汉隶,结构比较整齐,每一个字都用“挑法”,字字有棱角,这是它不同于古隶的明显区别。魏正始三体石经残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之年号,240249)的隶书。 可作为晚期汉隶的代表。 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画,结构也由长方变为扁平,从此方块汉字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进一步符号化了。总之,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字的起始,使汉字形体演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楷书、草书、行书 楷书、草书、行书是在汉、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通行起来的几种字体。楷书滥觞于汉代,约在西汉宣帝年间已有萌芽,至东汉末年渐趋成熟。三国时代的钟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楷书书法家。东晋王羲之则更是楷书书法家的杰出代表。楷书结构方正,笔画平直,书写简便,容易认识。较早的楷书还保存着隶书的笔法。 如图:晚期的楷书则完全没有“波磔之势”。 从此它成了应用汉字的主要形体。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是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张怀瓘书断引王愔的话说:章草是“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还存隶书的“波磔之势”,带有明显的“隶意”。章草可以三国吴皇象书急就章为代表。 今草从章草演变而来,已完全失去隶意,每字笔画连写,上字与下字之间,也往往可以互相勾通。张怀瓘书断概括其特点说:“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王羲之书的游目帖可以作为今草的代表。 狂草属于后起,是唐代张旭等人所创的一种字体。它随意钩形,笔画万变,且字字相连,很难辨识,因而完全失去实用价值,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 如图:行书,就是用草书笔法写楷书。它保存楷书的形体,又受今草的影响,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东晋王氏父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行书名家。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帖)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可以作为行书的代表。 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最通用的一种字体。如图:六、简化字 简化字也叫简体字,是简化汉字笔画而成的一种字体。其实简化字并非今日所独有,方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成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解放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广泛搜集、整理了群众创造的简化字,并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于1956年公布了第一个汉字简化方案共三个简化字表。它包括:十四个简化偏旁,一三二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三五二个不得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由于偏旁得到了简化,所以这个方案实际上已涉及到数以万计的汉字了。接着1977年又公布了第二个汉字简化方案,但没有正式推广使用。 汉字在三四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是汉字形体从形、义结合到形、义相离,并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篆书之前,汉字的形和义是结合的。如“龟”字,甲骨文作 ,有正侧两种写法,金文作,画的都是一只龟的形状。小篆作,也仍象龟的侧面形。隶书以后,字的形、义便相离了。现在通行的简化字“龟”,就很难从形体上看出它的意义,而成了一个纯粹的符号。然后随着形声字的不断出现,汉字又逐渐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 第二是汉字的发展虽经历了繁化、简化交互作用的曲折过程,但形体的简化在任何时期都处于主流的地位。一个纯粹的表意字,原来没有标注音符,后来标上音符成为形声字,这就是“繁化”。如是“鶏”的象形字,后来标注意符变成。形符后来又演变成,就成了字。小篆作,隶楷作“雞”(异体作“鶏”),现在写成“鸡”。这又是“简化”。繁化、简化、互相消长,推动着汉字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简化始终是主流。所谓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化汉字的笔画,使形体由繁杂到简易。例如“龟”字,笔画从十八画减至七画,便于认识和书写。二是精简汉字的数目,淘汰异体字,使文字由分歧到统一。“脈、衇、脉、”四字,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1日公布实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只选定一个“脉”字作为正体,而把其余三个作为异体字一律停用。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