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048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教学方法】诵读法、探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一曲凄美的二泉映月的旋律中,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幽美的月色图,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么大家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2、学生自由读。3、一生读。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3、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翻译。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四、研习课文。1、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2、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3、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4 、作者月下抒怀得句子是什么?五、结构梳理,理解背诵。1、全文共分三层,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层内容?2、检验背诵。(1)文中叙事的句子是?(2)写景的句子是?(3)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六、探究理解。.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七、探究情怀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味作者情感。2、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出示板书填空:的旷达胸襟(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7、(板书)积极乐观、坦荡豁达的旷达胸襟8、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八、结束语: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愿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能像东坡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九、课后作业。1、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作业.2、强化课文背诵。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