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渡荆门送别》教案鲁教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930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渡荆门送别》教案鲁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渡荆门送别》教案鲁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渡荆门送别》教案鲁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渡荆门送别教案 鲁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2、品读,欣赏出峡美景【教学重点】1、 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欣赏出峡后的美景。【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比较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歌曲唐诗三百首1、激趣导入,话谈诗人李白。一曲动听的儿歌,不仅让我们想起儿时背诵过的诗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则更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时代,诗歌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就曾产生了被人们誉为“李杜”的两位大诗人,他们是李白和杜甫,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李白。(学生交流)2、走近李白,了解人生历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他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诽谤,迫使他上书请还。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因参加李璘幕府而受牵连。晚年四处漂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在安徽。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3、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那么,这时的李白仗剑东游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那么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一种豪情、锐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试着用这种情感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点评。)倾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体会情感。(放录音)学生随音乐自由朗读。(放音乐)指名朗读,学生点评。请以诗人李白的口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诗歌围绕这次出游主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4、合作讨论,欣赏出峡美景。诗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出峡美景的?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注意联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诗人是如何描绘出峡美景的?试从用词和写景角度等方面作点分析。(学生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试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给你喜欢的画面拟个适当的标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如此美丽、壮观而神奇呢?5、探究质疑,体会诗人情感。下列思乡名句与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表现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请你探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你是怎样认为的?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6、直面李白,穿越时空隧道。读完这首诗,假如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隧道,直接面对诗人李白,当你和他谈起这首诗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7、拓展比较,丰富诗歌积累。旅夜抒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异同。8、与同学们共勉。儿时背下的诗词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 郭沫若【板书设计】交待旅程由蜀入楚 原 江 渡荆门送别 出峡美景 寓情于景 李白 月 云 思念故乡含蓄深沉【教学设想】渡荆门送别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生活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的李白豪情满怀,朝气蓬勃,但又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诗人将这些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是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名诗佳篇。它是了解年青李白的重要作品,值得初中学生一读,为此从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选择了这首诗作为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古诗,古诗学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并非新鲜的话题,但真正赏读古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在以下几方面作尝试: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对于赏析一首古诗朗读是基础,而理解形象和体会情感则是关键,因此我将朗读全诗,欣赏出峡美景,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浪漫的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赏读古诗的实际,我将欣赏出峡后的美景和体会诗人情感这两方面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情感的体会往往比较抽象,是学生赏析古诗的薄弱环节,因此我又将体会诗人的情感列为教学的难点。2、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我选择了“朗读品味,比较探究”的教学方法。朗读是赏读古诗的基础,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和品味诗人笔下的出峡美景,体会青年李白的蓬勃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比较含蓄,因此在教学中我又将它与其他思乡名句进行比较探究,另外还将出峡美景与三峡的景色,李白的诗与旅夜抒怀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3、教学活动的设计。我为了激发学生赏读古诗的兴趣,以“读唐诗”引入课题,进行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听读,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请以诗人李白的口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和“诗歌围绕这次出游主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两个问题感知全诗内容。合作讨论,欣赏出峡美景。在赏析出峡美景之前,先让学生寻找所写景物,并说出选择这些景物的原因,然后重点让学生品味写景的用词和角度,最后让学生描述画面。探究质疑,体会诗人情感。通过对出峡美景的赏析,让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蓬勃的朝气,再通过与其它思乡名句比较,体会诗人依恋故乡之情的储蓄深沉。直面李白,穿越时空隧道。设计了“假如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隧道,直接面对诗人李白,当你和他谈起这首诗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拓展比较,丰富诗歌积累。在这个环节,主要是赏读杜甫的旅夜抒怀,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比较李诗与杜诗的异同。以上就是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恳请多提宝贵意见!【教学反思】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许多地方还做得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时间的分配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对旅夜抒怀的赏读用时不足,不够深入,使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的感觉。2、内容的设置还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内容的拓展方面,这节课在赏读本诗的基础上,仅仅拓展了一些思乡名句和杜甫的旅夜抒怀,内容嫌少了些,例如还可再一些拓展李白的其它诗歌。3、课堂的气氛还不够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不够时,我没有能够及时地调控和激发,从而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