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187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王立群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的,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xx年5期)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 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 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 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 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的传统中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 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人家、富商等有钱人,他们或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自己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 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比较重视家学、家风,这时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也有很多家训流传后世。 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月鲁不花,字彦明,蒙古逊都思氏。生而容貌魁伟。未冠,父脱帖穆耳戍越,因受业于韩性先生,为文下笔立就。就试江浙乡闱,居右榜第一。遂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授将仕郎、台州路达鲁花赤。县未有学,乃首建孔子庙,既又延儒士为之师,以教后进。至正元年,改集贤待制,除吏部员外郎。奉命至江浙籴粟二十四万石。至则第户产之高下以为籴之多寡,不扰而事集。升吏部郎中,寻拜监察御史。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适朝廷有建议欲于河间、长芦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言入中书,忤议者,迁工部侍郎。后分部彰德,道过河间,民遮拥拜谢日:“微公言,吾民其毙矣。”会方重选守令,以保定密迩京畿,除保定路达鲁花赤。陛辞,诏谕谆切。保定岁输粮十万石于新乡,苦弗便。月鲁不花请输京仓以便之。俄除吏部尚书。保定父老百数诣阙,遂以尚书仍知郡事。保定民不忍其去,绘像以祀之。 还,迁翰林侍讲学士。入见帝宣文阁,有旨若曰:“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选尔抚吾民。尔毋峻威,毋弛法,或挟权以干汝于非法,其即以闻。”视事之初,有权臣来谒以免役事,月鲁不花面斥曰:“圣训在耳,不敢违。”俄改山南道廉访使,浮海北而往,还抵铁山,遇倭贼船甚众,乃挟同舟人力战拒之,倭贼绐言投降,弗纳。遂遇害。当遇害时,麾家奴那海刺杀首贼,同舟死事者八十余人。朝廷赠谥忠肃。 (元吏月鲁不花传)【注】达鲁花赤: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高长常。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奉命至江浙籴粟二十四万石 籴:买卖B至则第户产之高下第:按次第C俄除吏部尚书除:授职D或挟权以干汝于非法干:干预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月鲁不花“抚民”的一组是( )(3分) 以为籴之多寡,不扰而事集 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 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 月鲁不花请输京仓以便之。 保定父老百数诣阙 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选尔抚吾民。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月鲁不花在江浙行省乡试中,得中右榜第一,后来又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最终做到山南道廉访使。 B在江浙做官期间,月鲁不花见到各县均无学生,于是首建孔子庙为学校,并聘请儒士为师,教育后生。 C月鲁不花由于为民请命,得罪了部分官员,但却获得百姓的爱戴,以至于路过河间时,百姓拦路感恩。 D月鲁不花在铁山遇倭寇,于是率同舟人与倭寇大战,同舟的一共死了八十余人,而自己最终也遇害了。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适朝廷有建议欲于河间、长芦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5分) (2)视事之初,有权臣来谒以免役事,月鲁不花面斥曰:“圣训在耳,不敢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至分水戍骆宾王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注】本诗为诗人早期作品,诗人入京应试,结果名落孙山,乃出西京,至分水岭,然后告别中原南下。 粟莽:经冬不枯的草。8诗歌首联即点明“离忧”,诗人为何“离忧”?(5分) 9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a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大师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B“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C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D困境中石匠想到自己的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财主的认可。 E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2)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塑造石匠这个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傅斯年的人文品格张光芒傅斯年是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他家世显赫,出身“开代文章第一家”。先祖傅以渐是清代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傅斯年固执、守节,对夷狄之防特别重视。他也最佩服气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人物,以先贤节操自励,诸葛亮、文天祥、顾炎武、王夫之,都是他敬佩的历史人物。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儒学经典,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他被称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虽然如此,但傅读书却极为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上、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出汗,弄得浑身都是墨迹。傅斯年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买书。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有人说,凡事以胡为领袖,傅、叶则是哼哈二将。胡适对傅斯年极为赏识,他夸赞傅说:“他的学业根基比我深,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得多。”那廉君回忆,傅每到一地,不多日便与当地的书店老板成了朋友,每次买到好书,总要对众人炫耀一番。到台湾后,一家书店开张,请他题字,他便写道:“读书最乐,鬻书亦乐;既读且鬻,乐其所乐。”傅斯年生活中几乎无娱乐可言,除了看几场卓别林的电影外,每天除了读书便是工作。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学会了下象棋,偶尔晚上闲来无事,便与司机或工友下象棋,但更多的时间便是读书。早年对医学有所涉猎,一位“中央医院”的医生和傅初次晤面后,惊讶地对人说:“傅先生的医学知识,比我丰富得多。”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写了篇文章,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事过之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意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藤菜,有时只喝一碗稀饭,偶尔招待来访的客人,甚至要向邻居借钱,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傅斯年一生最好读书藏书,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买书上,非到万不得已,是不卖书的。而傅斯年卖书所得,却又常用来周济同仁。他穿的都是旧衣服,但干净平整。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上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媚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有人这样评价傅斯年,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读书之法,与我等并无二异。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能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至于他的做人之道,就更需要我们来学习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墨迹可以看出,傅斯年是一个读书极为勤奋的人,但其成就还得归功于天生的禀赋。 B斯年爱看书不仅指他爱读书更表现在爱买书。在西南联大时,即使经济异常拮据,他都不想卖书。 C斯年整天地埋首于书本之中,平时连电影也难得看几场,可以看出除读书以外他的人生了无乐趣。 D章通过傅斯年任北大校长聘教授这件事,展现了一个性格刚直、爱憎分明的爱国者光辉形象。 E文从多方面叙述了傅斯年先生的种种轶事,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傅先生的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2)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说的“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这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3)傅斯年的性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条概说。(6分) (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傅斯年的“其心”和“其行”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魔术能给观众一种奇特的享受,魔术师刘谦的那场精彩的魔术表演都过去很久了,提起它大家依然津津有味。 B家庭教育的粗暴专制必然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父母们应该改变耳提面命的做法,多一点民主,多一点平等的思想。 C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总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理。 D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努力利用外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空间活动都是用于以和平为目的的。 B“问题胶囊”风波已经波及浙江、河南等地。国务院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公安、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配合办案,全面整顿药用胶囊生产使用情况。 C走向海洋揭示了新中国海洋事业起步、发展与进步的种种轶闻秘事,以及人民海军虽举步维艰但步步雄健的历史步伐。 D虽然有多次慈善信任危机,但民营企业捐款数额在中国慈善榜单中仍遥遥领先,表明了中国成功商人对回馈社会等价值观念。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 ; 。 , , 。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 B C D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是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担,借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灾害风险科研成果完成的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地图集。 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选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乡情是一阵清远的笛声,悠扬而深远;乡情是一个古老的童话,美丽而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清香而醇厚。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作家曾说过: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最幸福的人中有一段歌词:遇上一个人要多少缘分,茫茫人海擦肩而过多少陌生人,但你的眼神触动我的心,我愿意用所有换你一个转身。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他人的梦想;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为他人的幸福;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 读了以上三段有关“幸福”的文字,你对“幸福”有什么回忆、联想、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日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