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基础第五章体形态的描绘(单色).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88883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型基础第五章体形态的描绘(单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造型基础第五章体形态的描绘(单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造型基础第五章体形态的描绘(单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体形态的描绘(单色),第一节 对体形态描绘的认识 一、形态原理与表现技巧的关系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分别研究了学习设计与造型基础课的关系,了解了造型基础的基本要求。前几章主要是对形态原理进行初步研究,这一章及整个第二编将由浅入深地进行表现技巧的训练。 在前几章的原理研究中,我们曾对视觉形式的一般问题、形式的要素之一形态的基本作用、类别、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设计奠定了对形态的认识和创造的基础。在上一章,在对形态一般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体形态的本质和变化及创造的基本途径,目的是对体形态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以后更深入的设计训练提供初步条件。 在对体形态的特点、构成基本条件有初步认识,并能独立地在三维空间中用一定材料完成体的初级层次创造之后,对在二维空间中描绘(以再现为开端)体形态的训练就十分必要了,因为只有在三维空间中对体有一个切实的理解之后,再在二维平面上将体描绘出来才是方便的、主动的。,二、体形态描绘调练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锤炼表现能力 今天,设计与加工、设计与销售、设计与使用已明确分工。设计师只有用加工者能看懂的方式表达设计意图,其设计方案才有实现的可能。而在表达方式中,包含用真实(确切地说是符合人们日常经验)的手法表现未来实现的面貌,这是同加工者特别是委托方沟通的重要手段。尽管某些设计门类(如产品、环境设计)主要靠材料和加工方式来实现设计意图,但前期的沟通如果不畅就谈不上后期加工。而预想面貌(表现图)的表现力与沟通效果相关。另一些门类(如视觉设计),其表现图直接决定实现后的面貌,因而表现力的高下就与成败直接相关了。 2强化“思维符号” 由于设计思维过程包含艺术性思维,因此设计师的创意过程必须借助形象(视觉)思维。在“视觉思维”过程中,手(使脑发出的基本构想成为可见物)、眼(将这种可见物再通知给大脑)、脑(迅速反应,将深化或修正意见反馈给手)的并用是思维质量的保障。从表面看,设计师通常在发想过程中都习惯于“边画边看边想”,实际上,画也是想,因为画出的图形便是“思维得以进行并得以逐渐深化的符号 ”。符号即语言,语言不熟悉、不顺畅,思维必然受阻。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即是形式范围的表现技巧。,3提高造型想象力 对一个设计师来说,形态想象力是事业的生命。这种想象力一是源于积累,二是源于表现能力的促进作用。 多看是积累过程,而在多看的过程中又采用“画”的方法多记,无疑是更有效的积累,因为将大师作品的要点画下来,将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营养”画下来时,由于加深了理解,往往会促发新的想象。做得越多,造型想象力就越强。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能和技能是互相促进的。一个不善于运用视觉语言的设计师不会有很强的创意能力,即使有灵感闪现,也会因语言表达不畅而无法使灵感不断深化为可感的方案。技能技巧是视觉语言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具体要求 1对形式要素有实际领悟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对形式及形式要素有了基本理解,但前段学习都是在形式要素被有意识显现(如形态大多以抽象形态为练习对象)的情况下操作的,而这段训练,面对的是三维空间中日常物象,其实体要素及功能要素容易淡化形式要素,因而在这段学习中要在前段学习获得的形态及空间意识的基础上,领会一些现实物象中蕴含的形式要素及其表现。,2对体形态的实体性要表达正确 在前一章已讲过,实体性主要是由材料和结构实现的,其中结构是主要方面。在体形态表现的初级阶段,从结构研究和表现开始,是理解实体性要素的正确途径,在这个基础上,再由浅入深地研究其材质感表现。这样,才不至于坠入舍本求末、盲目模拟参照物外表的误区。 3对透视关系有初步理解 人眼睛看物象会发生透视变形,为正确表现眼前物象,就必须将物象的远近关系表现成符合透视变化的样子。透视原理是比较复杂的,这段学习只要求对透视关系有初步理解和基本正确的表现。 4正确观察 为达到上述要求,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包括从形态特点角度看;从整体比例、方位关系角度看;从结构状态去看,看出每个物象的结构特点、物象与物象之间穿插、遮挡等整体结构关系。 5掌握基本布局方法 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有不同的表现布局法,要注意空间深度和物象与物象、物象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的量的关系。,第二节 结构分析,一、 几 何 形 体 几何形体是最基本的体形态,从描写几何形体开始学习体形态的描绘,有助于将前面对形态的学习与这段课相联系,也有助于由浅入深地把握体的结构。由于几何形态是对现实中复杂的体形态的抽象,因此可为今后复杂课题的表现奠定基础。 (一)几何形体画法 1底面的作用 立方体放在桌子上或地上,底面位置决定它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立方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对正确表现空间位置很重要。 画底面有两个要求,一是平(假设物体放在水平的桌子上或地上)。以正方形底面为例,要画出四个角落在同一水平线的平衡感,不能有高有低(图51)。二是隔。这主要是对多个形体组合的画面而言。因为形体一多,前后综错遮挡,稍不留意,便会出现图52的情况。,图5-1 位置的正确表现,图5-1 位置的错误表现,2正方体 正方体虽简单,但完全画得正确却不容易。 正方体有6个面,分上下前后左右,相合构成一体,占有三维空间。所谓空间感、整体感,都与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方盒子有关,我们画任何东西,都可以把它放在这个方盒子里。理解立方体是理解极为丰富的形态世界的基础的基础。 立方体包括正方体和长方体两种,正方体是最基本的方体,会画正方体,长方体也就会画了。 在通常情况下,从一个角度观察,至多能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而这三个面已经可以传达出立体的视觉效果。中国古代画论中说的“石分三面”,就是指这个现象。 但造型基础训练不以描绘视觉现象为根本目的,它是通过形象的方法来揭示现象背后的方体构造的原理。因此,对于形体各部分构成要素,都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具体表现。一个立方体由6个面构成,就要在纸上将这6个面表现出来,而不论这6个面是否都能看得到。 把看得见的3个面或2个面画出来后,还要借助透视原理,通过联想推理将看不见的3个面或4个面画出来。这是表现结构的第一步。,正方体的6个面本来一样大,可观看角度不同,反映在视觉中就不一样。原本是正方形的各个面,会变成准平行四边形或准梯形,这种变形是透视的作用。近大远小,正面大侧面小是透视的最基本规律。(图53) 透视方法,属于科学原理。合于此,即对;否则,为错。有人觉得眼前实景与透视原理不符,这是正常的。因为,一来透视法是建立在一只眼睛观察的基础上,用两只眼睛看近处的小物体,自然出现反透视现象;二来人的视觉会在特定光学条件下产生错觉。遇到看见的与原理不相符怎么办?在初学阶段,原理第一,视觉第二,按透视法则画,因为这是分析结构的依据。,图5-3 立方体的透视原理,3圆球 球体与方体的区别是没有方向性,默写即可画出极正确的轮廓,但仅有轮廓还不能成体,所以,要联系前一章对体形态分析来进一步理解球体的构成方式。 圆球由平面圆形运动构成,最简便的理解是将圆球看成无数圆形的叠加(图54)。这些圆形的透视剖面来自圆心和直径的确立。直径的方向当与受光角度垂直,然后根据球面上因光照产生的明暗交界线画出圆的剖面,根据这个剖面圆形再依次画出其他的圆形。 依据明暗交界线画球的剖面形,可使分析有依据,还可以为今后的明暗色凋训练打基础。,图5-4,实际上,分析球体结构的方法不只这一种,应该提倡学习者自己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的分析方式。图55是几种不同的结构分析方法。,4圆柱体 圆柱是圆形和方形的结合。圆柱体的两端是圆形,这个圆形在不同位置上发生不同的透视变形。准确描绘水平放置的圆形可以平行透视的方形为基础,而表现倾斜方向上的圆形稍难,因为这种倾斜方向是由柱身放置的方向所决定的。只有先确定柱身的倾斜方向,才能找到端面圆形的透视角度。(图56)表现圆柱体最重要的是画好柱形的方向和圆形的透视。(图57),图5-5,图5-6,图5-7,圆柱体无论在何种方位上,位于两端的透视椭圆长轴与圆柱体中轴永远保持直角的关系。明了这个原理才能保证描绘的准确性。 借助于长方体来描绘圆柱体,固然可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但手法不够简练,或可作为一种过渡阶段的练习。 5锥体 锥体有圆锥、方锥和棱锥三种样式。不论哪一种,在底面与锥顶的关系上,都是固定的。由底面的圆、方或棱形的中心引出中轴线向上方锥顶延伸。如果是圆锥,这条中轴线与底面的椭圆长轴是直角关系,与前述圆柱体端面圆形与柱身中轴线的关系一样。 除上述几种形体外,几何形体中还有其他样式,如穿插体或斜面圆柱体。这类形体除了在题材上增加趣味和难度,于描绘方法的掌握上并无特殊的提示,故不再单独叙述。 作业 几何形体表现 1方形 2方形、角锥、圆柱 3方形、角锥、圆柱、圆球、长方体、穿插体组合,二、 日 常 用 品 从形态角度看,日用品是几何形体的不同程度的复杂化。日用品中最具几何特征的,是坛、碗、罐等,但即使这些体形态,也是一种穿插体,是至少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几何形体”的体形态。表现这些形体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其分解开来,以使分析各局部几何形体的表现,以及这些基本形体是榫结构起来的,特别注意分析其穿插关系及走向。 (一)坛、罐等器物的画法 这类体形态与几何形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很明确的形态性、对称性、秩序感,形成较为简洁的体面关系。,图58是由3件完整的体形态构成的陶壶。按归纳基本形态的方法将复杂的体形态分解为若干几何形(基本体形态),并将其按原有构成方式重新组合起来,在画面中呈现出完整的视觉形式。这是结构分析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打散重构”,或称为“拆开再装上”。,图5-8,同一个形体,拆开或打散的方式可以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组合与构成逻辑。 这里说的不同,是指对同一物体有不同的分析理解方式,即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越是复杂不易分析的形体越能激发人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认识。造型基础训练的首要课题不是训练照抄照描眼前所见之物,而是训练多角度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画的就是理解,理解与表现是互动过程。,图59是对一个坛子形体不同理解的示意图,左边是原貌,右边3幅都是分析后的结果,虽互有差异,但都是正确的。正确的标准是这3幅图都具备形体的空间位置、形式特征和合理的组合方式。,图5-9,在空间方向、位置和形态特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结构分析以简练为好。也就是说,面对一个复杂形体,如果能将它分解为2个简单形体,就不要分解为3个;能分解为3个,就不要分解为4个。从初学时就要养成摈弃琐碎繁冗的能力。 人工体形态除了坛子、罐子等之外,还包括其他制品,下列各图是对不同形体的分析。(图5-10),作业 规则形日常用品表现: 1坛罐加静物 2小提琴加椅子 3机械零件,图5-10,(二)不规则形体 这里选择的不规则形体,首先包括一些人工制作的软组织物品,比如书包、衣帽、手套、衬布等。此类物品因性质柔软,受自然界的重力影响明显,造型上与硬质材料构成的静物完全不同,具有偶然形态(见第二章)的特点,多变化,不规则,结构关系复杂。在表现这类物体时,要利用在表现规则体形态时学到的几何塑造法。也就是说,在不失去形态本质特征的前提下,要将不规则体形态规则化、几何化,这样可以更深刻、更透彻地表现出我们对复杂形态的理解和看法。 软组织的体感来自外部的支撑或外力的作用,它们在不同的外力条件下呈现不同形态。,软组织形体受自然界重力影响最明显。一块布,挂在什么地方、堆在什么地方,拉力、压挤力都表露得很明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生相克,或挤或拉,或下坠或上扬,一堆布褶,就是一个力的相互作用场(关于力参阅第三编),有极多的变化和丰富的信息。(图5-11),图5-11,图513是一幅比较简单的褶纹描绘,这幅画得比较硬突出了物体被挤压的感觉,使力的表现很尖锐。,图512是学生画布褶的作业,对于形体的立体感表现得比较好,对于力的作用表现不算太明显,能看出在布纹之间有较为流畅的线形的韵律美。,图5-12,图5-13,另外,软的物体挂在墙上或堆在桌椅上,墙和桌椅就是软组织所依托的硬质平面。画几何形要注意底面,画软组织更要注意依托物,只有在有依托物的基础上,才可能将软组织的形态关系画清楚。,图514是堆放在乎面上的布,因为作者注意到了布下边桌面的存在,所以能将褶纹的凹凸现象表现得令人信服,没有似是而非、糊里糊涂的现象出现。,图515是挂在椅子上的布形,因为拉力的作用有较锐利较流畅的线形,堆在椅子上的部分,则显示出相反的形体特征。,在上述软组织形体分析训练中,仍用结构分析法表现,暂不涉及质感表现。,图5-14,图5-15,作业 不规则日用品表现 1书包 2鞋 3衬布和简单的器皿,(三)自然形态表现 除人工制作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外,自然形态比如生物标本、草木花卉、蔬菜水果直至人体动势,都属于不规则体形态,是结构练习的好题材。自然体形态永远是人类的老师,其形色、态势、体量感和生命感都是我们永远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表现这类内容时,要注意形态与机能的关系,要注意生命形态中特有的运动感和自然节律之美。最好能根据这些感受,在结构分析和线条表现两个方面大胆创新,研究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来。 我们可以一个苹果或梨为对象,给予较为详细的形体分析,这是由研究几何形的抽象形态向研究自然形态转变的第一课教学内容。由于有了对几何关系的理解和认识,画一只苹果的立体感对我们来说不太难,但是否能精确地而非概念地将具体特征表达充分,仍是应加以重视的课题。,图516是课堂作业,分析略显粗糙,但仍然提供了人工形体所不具备的鲜活与感性的样式,在分析方法上也增加了复合性。这是引导学生面向大自然的第一课,看似简单而意义很大。,图517是一张学生作业,分析方法明显借助了几何形的模式。这正是我们认识自然、表现自然的理性主义眼光。也只在有科学原理和认识模式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对感性中的自然现象给予“还原”的描绘。在学习初始阶段,人工模式的痕迹重一些,生硬一些是没有关系的,不借助前边学过的几何形模型的描绘基础,虽有感觉但却无从表现。,图5-16,图5-17,作业 自然形体表现 1水果 2盆花 3动物或鱼类标本 (四)人物与风景速写 以简练迅速的方法,描绘有趣味的现实生活内容,随时记录各种造型的速写能力,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这次训练之后,我们就应持之以恒地练习下去,因为这个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思维符号是否能与思维质量互相推动。 速写的内容可包括人物动势、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表现人物动势,应对人体比例、解剖、结构有初步了解;表现生活场景,应注意构图、疏密等形式关系;表现自然风光,则可以画得深入细致一些。(图51824),图5-18 温布利跑狗 (英)格雷斯 戈尔登,图5-19,图5-19 风景 (英)本 尼科尔森,图5-20,图5-20 干枯的护城河 (英)爱德华 伯敦,图5-22,图5-21 人物速写 林建群,图5-22 人物速写 林建群,图5-23,图5-23 人物速写 林建群,图5-24,图5-24 人物速写 林建群,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立方体的意义 立方体不仅是描绘体形态的基础训练的重要对象物,更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模型。所谓立体空间概念,就是将世界看成是一个方盒子,盒子内外有空间。我们画任何东西,都可以把它装进这个方盒中,这是西方造型艺术理论对世界的贡献。想立体地表现眼前见到的物体,就不应忽视对一个立方体的绘描。 (二)原理第一,视觉第二 作画中有时会感到眼前所见现象与透视原理不符,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透视法本来就建立在一只眼睛观察的基础上,如用两只眼睛观察近处的小型物体(如一个火柴盒),自然就要出现反透视现象。另外人的视觉也会在特定光学条件下产生视错觉。如果遇眼前所见与已知透视原理不相符,应以符合透视原理的画法为正确。 (三)线的表现性效果 线是形体关系分析阶段的表现手段(在此阶段中不要使用色调等其他手段),它快捷便当,能非常清楚确切地表现出形体的结构关系,因此,也是造型基础研究的最佳手段。,初学阶段,因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现体形态的结构关系,线条本身的漂亮与否,不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但也应该杜绝被动地“描线”现象。造型基础课中以线框形式表现体形态,还是应该注重线条的运动感和生动性,每一笔都实实在在画到位,但不要画成僵化的铁丝框。 (四)检验方法 在解决有关比例、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诸多关系时,除运用比较方法反复检验、轮番描绘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线,检测画面形体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3种。 第一种是连线法,将各个形体的端点用辅助线连接以便检查方向及位置。(图525) 第二种是交叉定位法,通过两个以上形或体交叉连接处位置的确定,描绘会更准确。(图526),(图525),图5-25,图5-26,第三种是看物象与物象、物象与空间大的形态特征,连辅助线是为了突出这种形态特征,以便进行正、负形的检查和印证。 在实际描绘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检验形体准确性的方法,上述3种检测方法也是略加提示而已。 第三节 光影及材质感表现 一、对光影的分析 对结构的分析是认识体形态的“实体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体在现实中因其结构特性在光的作用下会呈现不同的“灰度” (明暗的强度变化及分布比例),因而以结构表现为基础,进而对“灰度”分布状态(光影)研究和表现,是体形态描绘的进一步课题。 明暗法的学习,可分为两步走。首先是研究光影与明暗的基本规律,以概括表现大的黑白效果为主,我们可称之为研究“光线的结构性”。第二步是研究“光线的再现性”,即研究光线和明暗效果在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量感和材质感方面的作用和规律。这就要求画得深入一些,细致一些。这两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不但要写生,还要默写。教学实践证明,默写是表现力训练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一)影调的结构性 影调的结构性包括平面的色调分布、光线的明暗层次和与形体的关系等问题,大体可分为平光式、侧光式和逆光式3种。 最初的学习当从平光式开始,以研究平面的黑白灰效果为主,即在原结构线描基础上增添色调,可以不考虑深度空间的表达,只注意形态特征。这种画法,偏重于物体的固有色,突出色调并置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现明暗关系时,应以少胜多,大胆概括,尽量使用简练的色调说明问题,最多不要超过3个层次(黑白灰)。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在开始阶段就能按照艺术规律思考问题,避免被动地描摹对象。由于结构线描已经解决了造型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色调的练习应多考虑画面的美感。 侧光式是光影表现的最常见办法。因为在统一光源下容易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影像效果,所以,古今中外成法很多。历来流行的“三大面”和“五个调子”之说,都有助于我们对侧光条件下明暗规律性的把握。在这一阶段中,不要求画得很细致,应以大的明暗效果为主。光线条件可使用人工照明和自然光线两种方式。逆光式是明暗画法中较为特殊的研究内容,应用范围也有限,不必大量练习,能了解一般规律就可以了。,(二)影调的再现性 素描中的再现,指的是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运用全面因素的描绘手法,制作出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画面。这只能通过影调法解决。在所谓全面因素中,表现空间感、体量感和材质感是重要内容。虽说用线也可以表现同样内容(图528),但就视觉效果而言,远不及影调画法显得自然。 以影调法表现空间感的主要方法是色彩透视,如近实远虚、近浓远淡、近处对比强烈、远处对比较弱等。色彩透视虽然容易烘托出远近效果,但它毕竟是在形体透视基础上的辅助性因素,切勿反客为主,过分使用。体量感也同样首先是一种造型因素,其次才是色调渲染,色调的浓重有助于厚重感的表现,色彩的简淡有助于轻薄感的表现。无论手法浓重还是简淡,我们都应该明白,空间不仅仅是色调问题,更主要的是形体透视问题,只有透视准确了,空间表现才能有牢靠的 基础。 1明暗画法的步骤只分3步: (1)将视觉中看到的复杂明暗关系分为明暗两个层次,明是白,暗是灰调子。将所有被划归暗部的部分均匀涂上浅灰色调。平涂即可,不加背景。,(2)对已经出现明暗关系的画面做一次检查,看看是否因为明暗效果的原因,而使画面出现视觉上的不均衡的情况。如有,可就背景或物体边缘处再添加一些辅助色调以补救之。 (3)当画面大体己形成后,可用再重一些的色调画出明暗交界线和暗部中的变化,只增加这一个层次即可,仍然要概括表现。 这里应注意,所谓的调子,在深浅上不能重于线。线是黑,调子是灰,亮部留白纸。 2有固有色的明暗画法 画固有色形体,不但要考虑光线效果,还要考虑固有色的存在。在概括区分画面中大的明暗关系时,应将固有色与光照后所产生的明暗效果放在一个系统中认识,有的重颜色形体亮部比亮颜色形体暗部还暗,这就要在开始阶段,将一些有固有色形体的亮部也涂上色调,与它自身的暗部不做区分,这样才能如实反映视觉现象。 二、大明暗及精细表现 在大明暗问题解决之后,进一步表现较为细腻的明暗层次便是对镶嵌结构的分析研究了。 镶嵌指的是在已经有线框结构的画面中,按照每一个线框依次填充色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从局部开始推着画。有专家把这种方法称为“链状结构”,就是视形体为一环套一环的锁链状,色调描绘也依照明,暗明的逻辑关系进行。这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入表现形体多层次色调的方法,也适合对复杂的自然形体进行表现。 如果起稿时用线较轻,作品完成时就几乎看不到线框结构的存在了,可达到十分逼真的效果。光影及材质感表现练习参考图527、图52940。,图5-27 学生作业,图5-28 结构子线框是影调表现基础 学生作品,图5-29 明暗画法 学生作品,图5-30 材质感练习 学生作品,图5-31 注重材质感表现的静物写生 学生作品,图5-32,图5-32 一组静物 用九种肌理表现 学生作品,图5-33,图5-33 软组织的精细表现 学生作业,图5-34,图5-35,图5-36,图5-34,图5-35,图5-36,图5-38,图5-37,图5-38,图5-39,图5-40,图5-39的局部表现效果,三、材质感练习 材质感是不容易完全用线框法表现出来的,影调法在这方面有优势。不同的材质感需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有的可精细描绘,有的可大刀阔斧。在具体学习步骤上,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填充平面矩形方格的办法,训练在纸面上再现不同物体表面质感的能力。这种训练又分为再现和表现两类。再现指的是在空格里填充有现实依据的(如毛皮、砖头、麻布、玻璃等)质感效果;表现指在空格中随意创造不同质感的效果,无须与现实中的材料对号。第二步是通过描绘由各种材质组合而成的写生训练,将表现质感的能力再提高一步。在这一步骤中,要求以超写实的精细手法表现质感和细节。课堂教学中,可设计由各种材质和物象组合而成的课题,绘画材料、工具不限。(图530、图532),图5-30 材质感练习 学生作品,图5-32 一组静物 用九种肌理表现 学生作品,四、默写与记忆练习 在上述各种练习中,都可以穿插默写的训练。当写生物象在眼前时,学生只许观察,不许记录和描画,拿开物体后,学生可以凭记忆画出。这种训练对提高观察、表现能力极有帮助。有的练习,则可以在课堂外的条件下进行。比如,凭记忆画同学、老师的肖像,画电影、电视中的场面和人物,画生活中有趣味的人和场面。,一般地说,记忆画可分为形体记忆、形式记忆和色彩记忆3种。形体记忆指以记忆的方法画出入或物的形态体积等,这是最容易也最常见的画法。形式记忆较难,要求超越具体物象的限制,发现形式美感,将一般的视觉现象整理组织成有秩序的画面,这近似创作,需要一定的基础,可算记忆画的较高程度。色彩记忆则可忽略形体,能把握色彩关系就可以了。(图54144),图5-28 结构子线框是影调表现基础 学生作品,图5-42,图5-43,图5-44,图5-41,图5-42,图5-43,图5-44,第四节 对人的研究 一、 头 像 表 现 头像的表现是造型训练的重要课题,其主要的意义在于对体形态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情感化的技法表现。画头像主要是画特征,而不是面面俱到地照抄模拟。 头像训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握头部体形杰特征。并进一步将之转换为人物形象(有生命、有性格的活生生的具体人),也就是说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绘眼前物体,而不是机械被动地照搬视觉影像。二是表现作者主观的意图,也就是说在描写客观对象的同时,以创造特定的形式,抒发对特定人物形象的感受。因为人像毕竟不同于景物,在人的形象上,饱含着自然形式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更容易激发作者的情感冲动和表现欲望。 所以,画人像,因目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作画手法。所谓特征,既有形体结构方面的,也有色调肌理方面的,每一幅头像作品的绘画手法就是来源于对描绘对象具体特征的理解和捕捉。应该提倡以不同手法表现不同的对象。,头像表现图例: 1线描结构头像 2明暗画法头像 3短期速写头像,二、 人 体 表 现 人体造型是表现技巧训练的高难度课题,即便各方面条件具备,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方可入门。而设计学科的基础训练的目的与专业绘画有所不同,应该寻找较为简便的方式,解决人体造型训练中的基本问题。,图5-45 学生作业,图5-46 学生作业,图5-47 老人头像 林建群,图5-48 短期头像写生 林建群 图5-49 头像写生 学生作业,图5-50 短期头像写生 林建群 图5-51 头像写生步骤 王维佳,图5-52 头像写生 王维佳,图5-53 图5-54,图5-53及 图5-54 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人物半身像 林建群,人体造型训练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两点:1结构。2动态(更复杂更生动的形态美)。 人体结构可分为解剖结构和几何结构两部分内容。几何结构是基础,研究几何结构可解决形体的体积、空间诸问题,解剖结构要在几何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描绘人体,如果没有将人体分析、概括成几何形体的能力,再多的解剖知识也没什么用处。所以,研究人体结构应将重点放在分析理解几何结构方面,了解和应用解剖知识是第二位的。在研究人体方面,西方艺术传统中的很多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以线框手法研究人体结构,是世界范围内美术训练中的通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表现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为目的,以短时间完成大量的人体作业,是较快提高学生人体造型能力的好方法。短期作业的好处是使学生能集中精力解决基本造型问题,不至于被人体表面的琐碎细节所迷惑。事实上,在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美术传统中,绝大多数的人体素描都是以短期线描形式完成的。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掌握和了解人体构造与动态规律,以便灵活地应用于创作。而这些仅仅靠所谓“长期作业”、“全因素”训练是不能解决的。,研究人体结构的课程可分为3部分进行: 首先是短期的人体线描训练,通过几何结构的方法,解决人体造型的空间和体积问题。这一阶段,只求能用线条手法画出大的几何状的基本形体,不必考虑人体表面的细节刻画,更不能考虑视觉意义上的明暗光线效果。这种训练早已有传统的程式化方法,即将人体分为躯干和四肢两部分,躯干本身又分为头、胸廓、骨盆3部分,这些部分具有相对稳定的基本形(也就是几何形),人体运动就是这些形体在空间中的方位转换,这种运动的根源来自存在人体生命中的“力”。在研究人体结构时,要先从对躯干的了解入手,尤其是要理解骨盆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与大量习作积累。一般地说,学生初次接触这类课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以往各阶段的学习内容与人体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将研究人体构造及表现形式视为美术基础中的专门知识。这种知识包括技法训练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内容,技法训练要由教师辅导完成,理论部分主要是了解必要的解剖学常识。,在对人体的几何结构关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第二步的学习内容是光线与明暗效果的表现。这里所说的光线与明暗的表现仍然是指“大关系”,是对线描结构的形式补充。也就是说,是在前一段作业的基础上添加明暗色调,而不是又换一种画法。这一部分课题的难度不在于添加多少明暗色调的层次,而在于结构线与色调的结合。仅从造型的意义上说,没有色调也可以将人体结构表现得很充分。可以说,色调在人体造型训练中的主要价值是使人们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光的关系,对人体这一复杂优美的体形态有更深人理解,为仿生练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有了色调,画面在形式上更加丰富、视觉表现更加完善。所以,要多从画面形式感上考虑色调问题,而不能仅仅将色调看成是塑造体积的技术手段。 第三部分的学习内容是表现人体动态。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仅仅依靠静止写生的方法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应同时增加描写运动人体的课程。可安排对运动中的人体模特画速写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开设默写课,即让学生先观察运动中的人体,然后以默写的方法将观察到的人体运动姿态画出来。此种教学方法国内已有先例,很适合研究人体动态的训练。当然,以默写作画难度较高,需要有扎实的人体造型基本功,这也可以检验前一阶段人体写生学习的成果。如果不能完成默写作业,就说明对人体结构还不很了解,还需要补课。,人体表现图例: 1.速写线描人体 2.明暗色调人体 3.运动人体,图5-55运动人体 王洪义,图5-56 人体写生 林建群,图5-57 人体写生 王洪义,图5-58 人体写生 王洪义,图5-59 图5-60,图5-61 图5-62,图5-59图5-62人体表现 孙健 张大治 姚刚,图5-63 人体表现 王维佳,本章要点 一、学习和掌握透视原理 二、对几何形体和日常用品的各个侧面(包括看不见的背面)给予充分准确的描绘。 三、对复杂形体的“拆开”和“组装”表现。 四、认识软组织形体变化中“力”的作用。 五、掌握影调表现技巧,进而精细再现对象。 六、用几种不同手法创造不同视觉肌理来表现同一对象。 七、掌握速写、默写与记忆练习的方法。 八、掌握人头像表现技巧。 九、掌握人体表现技巧。,思考题 1 本章练习与形态原理是什么关系? 2 体形态描绘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3 体形态描绘表现的要求有哪5个方面? 4 用影调表现体形态,表现空间感和材质感有哪些优势? 5 速写、默写与记忆练习有何意义? 6 人头像和人体的表现训练的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