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770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铁路网络电子地图截屏,读图完成12题。1制作该区域电子地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的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合称“3S”。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数字地球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试验条件和试验基地。区域电子地图通过人机交互手段可以实时、动态的提供信息检索、数值分析、过程模拟、未来预测、决策咨询和定位导航等功能,内容是动态、可调整的,能由使用者交互操作,主要用地理信息系统。2影响图中东西部铁路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河流 D资源【答案】A【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影响铁路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势西高东低,西侧主要是山地、高原,地形崎岖,东侧主要是盆地、平原,地形相对较平坦,图中铁路线东密西疏,可知影响铁路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读某区域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的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答案】A【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读图可知,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的分布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可知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4油橄榄种植区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C夏季光照充足 D夏季降水丰富【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油橄榄种植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右图是格尔木市辖区示意图,该市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据图文资料完成56题。5关于格尔木市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 B人口迁出率高C人口分布均衡 D城市人口比重高【答案】D【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人口分布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格尔木市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不适宜人类居住,可知该市人口主要分布在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高,人口分布不平衡,我国人口分布西疏东密,该市属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迁出率低。6促进格尔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经济基础雄厚D劳动力素质高【答案】B【考查方向】影响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该市属于青藏高寒区,经济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低,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和有色冶金等工业的发展,主要的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丰富。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78题。7关于该区域地形特点叙述,不恰当的是( )A北高南低B山高谷深C坦荡无垠D山河相间【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利用经纬度以及地理事物来进行定位,从而判断地形特点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形高低悬殊很大,山高谷深,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剖面图可知,北高南低,山河相见分布。8图示区域内河流( )A甲河较乙河落差大 B乙、丙河均由东北流向西南C甲河较丙河流程长D甲、乙河间距26N较28N大【答案】D【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通过经纬度以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河流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据图中所示的区域可知,甲河流程比丙河短,落差比乙河小,乙、丙河均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甲、乙河间距26N比28N大。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9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D处更易形成降水【答案】D【考查方向】本题考查风向、风力符号以及大气的上升、下降运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读图可知,处风向是从湖水面吹响陆地,是湖风,据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处盛行下沉气流,处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处风受到的摩擦力较近地面小,因此比处风力大。此处还可以根据风向标图来识别大小,处风力代表8级以上,处风力代表四级。 【知识延伸】在天气预报中,风向用8个方位来表示,短直线和上面的小三角形代表风速的大小,垂直于风向杆,比较长的短直线为长划,每一长划代表4米/秒的风,就是我们预报中所说的二级风,短划约为长划的一半,代表2米/秒的风,即一级风。每一个三角旗代表20米/秒的风,风力相当于8级以上。天气预报中的风向标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方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5-6级: 1 竖杠 3 横 7-8级: 1 竖杠 4 横 8级以上:1 竖杠1三角像个小旗子10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 家住北京的杨伟同学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她在网站预定的机票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的区时)。据图完成1112题。11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北京至纽约(40430N,7400W)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 A24 小时30分钟 B23小时30分钟 C13小时30分 D12小时30分【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区时的计算,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京飞往纽约,是北京区时9:00起飞,纽约区时9:30到达,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的经度为74W,计算可知在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当西五区是9:30时,东八区为22:30,22:30-9:00=13:30,即北京飞往纽约需要13个小时30分钟。12杨伟同学在美国本土旅游期间,美国境内( )A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慢B日出逐日向东南方向偏C白昼时间逐日增长D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答案】A【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日出方向、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根据图示的信息可知,杨伟同学在美国旅游时间是2044-06-19到2044-06-26,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白昼先变长,6月22日前后达到最长,之后再变短,此时段北半球一直昼长夜短,日出方向应在东北,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再向南移,因此美国境内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再变小。第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注意事项:1第卷13道题。其中3642题为必做部分,4348题为选做部分。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历史、地理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题号。【必做部分】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6分)(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8分)(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6分)(4)非洲人说“上帝在赐给一个地方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附带上了一个咒语,它将诅咒这个地方的人得不到好运”,这就是“资源魔咒”。请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释该国钻石开采带来的“资源魔咒”。(4分) 【答案】(1)5-10月,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此时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地势西低东高,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2)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2分)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破碎;钻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沉积下来,被埋在沙砾中。(答出其中两点即可6分) (3)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有河水便于筛洗。(答出其中两点即可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4)钻石的筛洗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短缺问题;钻石开采改变河岸生态系统,导致湿地破坏;钻石开采的高收益导致战乱频繁;由于对钻石资源的过度依赖,其他产业发展趋缓。(答对其中两条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考查方向】本题设计思路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该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涉及到利用经纬度判断某区域的气候成因、地质作用的分类、矿产资源的开采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等知识点,本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利用地理基本原理来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第(1)题,5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读图可知,该国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南半球的东南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地形雨,沿岸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等,以上原因使得该国510月降水丰富。第(2)题,钻石是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采集区位于河流下游主要是因为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后,又被流水搬运而来的,比重大的钻石便沉积下来。第(3)题,汛期,河流往往会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沉积物,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滩出露,便于进行钻石的采集,有河水,也便于对钻石的筛洗。第(4)题,对钻石的筛洗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短缺,对钻石的开采会改变河岸的生态系统,导致湿地破坏等。3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20世纪60年代,薰衣草被引进中国,并在伊犁河谷霍城县试种成功,目前伊犁霍城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43.5N,5.5E)、日本富良野(43.5N,142.2E)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薰衣草产地。近几年霍城县政府大力举办薰衣草节,加之我国“一带(陆上丝绸之路)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伊犁谷地的薰衣草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1)与日本富良野相比,分析伊犁谷地发展薰衣草种植的优势条件。(9分)(2)据图文信息,综合阐释新的区位优势条件对伊利霍城薰衣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1)夏季光热充足;温差大;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国内消费市场大;政策扶持。(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作答。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9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薰衣草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区域专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出口,形成品牌;吸引外部投资;吸引人才,提高科技水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9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区位因素的变化可能对当地产业带来的影响,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1)题,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回答,自然方面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人文方面主要有市场、交通、科技、政策以及劳动力等,伊犁谷地与日本富良野相比,劳动力更为廉价、地价低、国内消费市场大,两地纬度虽然相当,但是伊犁谷地属于温蒂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热更为充足,昼夜温差大。第(2)题,近几年,当地政府大力举办薰衣草节,加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些政策方面的扶持为当地薰衣草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霍城薰衣草产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为加快实现区域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提高科技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选做部分】43(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温带海洋性气候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全境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神奇的北极光和引人入胜的温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瞩目冰岛。结合冰岛地理位置图回答问题。写出冰岛突出的旅游资源价值,并简析冰岛温泉众多的原因。(10分)【答案】冰岛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每点2分,共6分)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2分)降水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2分)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以及温泉形成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冰岛全境大范围的冰川和火山并存以及神奇的北极光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考价值,越来越多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加上当地降水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从而形成众多的温泉。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4分)(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4分)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答出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产生滑坡的条件和防止滑坡的措施,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某滑坡区域面积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坡度在15左右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结合“该滑坡区域土质类型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第(2)题,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止,“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措施”都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针对滑坡,具体的还可以加固变形土体、植树造林等来防止其发生。45(10分)【地理环境保护】灰霾是大量极细微(PM2.5)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读我国某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和“灰霾严重期PM25来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1)描述该城市灰霾天数与气温的关系并说明成因。(6分) (2)从PM25来源分析治理城市灰霾的措施。(4分)【答案】(1)气温与灰霾天数大致成负相关(气温高灰霾天数少,气温低灰霾天数多)。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利于污染物扩散;冬季气温低,对流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6分)(2)改善能源消费构成;采取清洁燃煤技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答出2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灰霾与气温的关系以及灰霾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气温高时,灰霾天数相对较少,气温低时,灰霾天数相对较多,一般气温高,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反之亦然。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M2.5的来源主要有机动车、燃煤、工业排放、道路扬尘等,因此应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采取清洁燃煤技术等措施来减少空气中的PM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