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88434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关键概念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需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物物交换:即人们用各自拥有的货物去直接换取所想要的货物。商品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又必须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实物货币: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存款货币:指活期存款。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流动性:指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思考题1. 货币交换相对于“物物交换“而言,具有哪些优越性?答:(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2.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答: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产生的。3. 结合支付制度的演化理解货币形态的发展。答:随着支付制度(即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的演化,其演变过程为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纸币的使用、支票的使用、资金调拨电子系统。货币的形式也在变化。大致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存款货币。4. 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 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 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5. 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答: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用法律规定金银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 所以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6. 如何理解“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答: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7. 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答:(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8. 简述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人民币主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单位为“角和“分;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2、 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它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的发行保证是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黄金外汇储备主要是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3、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严禁伪造、变造和破坏国家货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唯一合法的发行机构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5、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每日公布,一切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都据此执行。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9. 简述香港货币制度的特点与作用。答: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港币的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香港货币单位为“元”,简称港元,用符号“HK$”表示。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汇基金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调节港元汇价。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完全放开 。作用: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着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在80年代中英谈判前后和90年代香港回归过程中,联系汇率制度就起了积极的稳定作用10.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作用。答:1880至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1918至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时期1944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至1976年,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主要任务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讲,国际货币制度有三大任务: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来源、形式和数量。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3、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第二章 信用与利率机制关键概念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以货币资金借贷为运营内容和以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为行为主体的信用关系可统称为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外国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信用。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按指定时间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即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额的票据。支票:是活期存款户签发的要求开户银行向收款人(持票人)支付一定额的票据。信用卡:是消费信用的一种形式,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利润分成(领取股息)和公司管理凭证的票据。债券:是发行者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指利息率在借贷期内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的利率。浮动利率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息率。现值: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现金流量序列起点的现金流量价值,简称P。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如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可贷资金的均衡价格(利率)上升。思考题1 阐述信用的基本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发展阶段。答: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产生的原因:(1)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2)客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3)现实根源:在于商品和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发展阶段: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流动化的信用阶段、电子化及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的阶段。 2 如何对信用制度进行描述。答:是为约束信用主体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以及围绕产权、使用权问题的相关的合约和制度安排。3 简述信用形式的种类及其特点。答:(1)高利贷信用。特点:极高的利息率;(2)商业信用。特点: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动态一致。(3)银行信用。特点: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调动了社会各界闲置资金,并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 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信用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4)国家信用。特点:有偿性、临时性和暂借性、周转性、选择性和灵活性、来源多样性、政策性。(5)消费信用。 4 信用工具是如何分类的? 答:(1)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2)按可接受性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3)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5 关于利息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分别是如何论述的? 答: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借款人借入的货币作为资本,在生产和流动过程中与劳动者结合,就能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所以,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是利润的一部分。 6 计算利息率的公式和利息率的种类有哪些?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息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单利计算公式:I=P*r*n S=P(1+r*n)复利计算公式:S=P(1+r)n I=S-P利率为i,F:未来总收入,P:现值。一次性贴现:P=F/(1+i)n假定第k年的回报为Rk元(k=1,2,,n),利率为i。PV=R1/(1+i)+R2/(1+i)2+Rk/(1+i)k+Rn/(1+i)n=k=1nRk/(1+i)k=RI*(1-1/(1+i)n)PV=k=1n(Ck1+ik+F/(1+i)n)到期收益率(1)简易贷款的到期收益率L=L+I(1+i)n(L:贷款额;I:利息支付额;n:贷款期限;i:到期收益率) (2)固定分期偿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L=R(1+i)+R(1+i)2+R(1+i)n=Ri(1- 1(1+r)n) (3 )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Pb=C1+i+C(1+i)2+C1+in+F(1+i)n(Pb:债券价格;c:每期支付的息票利息;F:债券的面值;n:债券的期限;i:到期收益率) (4)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i=F-PbPb当期收益率ic=CP(C:当期利息;P:当期价格)贴现收益率id=F-PF*360T=债券面值-购买价格债券面值360离到期日天数7 阐述利率体系的内容。答:(1)中央银行贴现率与商业银行存贷利率。(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8 论述利率决定理论的内容。答: 利率决定理论较为著名的有马克思利率理论、古典学派的真实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和IS-LM利率决定模型。9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平均利润率、银行成本、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政策、商业周期、借贷资金供求状况、政府预算赤字以及国际利率水平。10 论述银行信用特点及其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答:(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11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原因。答: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不从属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阶段,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正是有了这一特点,银行信用才能够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为银行信用能聚集社会上的游资,如各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货币储蓄,从而超越了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单方向性的限制,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是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聚集社会各工商企业以及国家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并贷给工商企业,因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第三,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不一致的。由于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独立于产业资本循环的货币资本,其来源除了工商企业外还有社会其他方面,因此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业资本的动态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近几十年以来,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者又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12 阐述利息本质。答:利息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是债券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13 利率的种类主要有哪些?答: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2官定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3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4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5一般利率、差别利率、优惠利率。14 简述基准、官定、公定利率。答: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官定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各种利息率。 公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民间组织如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它对会员银行有约束作用第三章 金融市场关键概念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货币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交易市场,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主要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同业拆解: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一种形式。票据贴现:指持票人为了资金的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国债回购交易:是指进行国债回购交易的市场,即卖出债券,并附加条件,于一定期间后,以预定的价格和收益,由最初出售者买回债券。股票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前者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后者是投资者买卖已发行股票的场所。证券交易所:由证券管理部门批准的,为证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场所和有关设施,并制定各项规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价格和有条不紊的秩序的正式组织。OTC:(柜台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场所进行的股权交易。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汇率: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和比价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金融期货与期权:前者指是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以约定的时间和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化合约。后者是以期权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金融互换: 是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欧洲货币市场: 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亚洲美元市场: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营境外美元及其他可兑换货币借贷业务的市场。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亦称为欧洲货币市场,特指那些经营非居民之间的融资业务,即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是票面金额货币并非发行国家当地货币的债券。是指以外在通货为单位,在本国外在通货市场进行买卖的债券。欧洲债券不受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限制,免扣缴税,其面额可以发行者当地的通货或其他通货为计算单位。对多国公司集团及第三世界政府而言,欧洲债券是他们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思考题1.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内涵?答:金融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该定义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机制。2.金融市场有哪些分类和哪些主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分类:(1)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2)按中介特征划分:直接金融市场和讲解金融市场;(3)按金融市场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四级市场;(4)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5)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6)按交割方式划分:现货市场和衍生市场;(7)按地域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主体: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家庭。功能:(1)资本积累功能。金融市场创造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并赋予金融资产以流动性,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2)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价格的起落,引导人们放弃一些金融资产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资产,使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3)调节经济的功能。在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进行宏观调控。(4)反映经济的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首先,在证券市场,个股价格的升降变化,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状况,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其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最后,由于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3.基础金融市场包括哪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具体又是由哪些子市场构成的?答:一、货币市场:同业拆解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 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基金市场; 三、外汇市场4.阐述金融衍生市场主要交易的金融工具品种及其主要特征。答:1.金融远期:(1)未规范化、标准化,一般在场外交易,不易流动。 (2)买卖双方易发生违约问题,从合约签订到交割期间不能直接看出履约情况,风险较大。 (3)在合约到期之前并无现金流。 (4)合约到期必须交割,不可实行反向对冲操作来平仓。2.金融期货:第一,交易的标的物是金融商品。这种交易对象大多是无形的、虚拟化了的证券,它不包括实际存在的实物商品; 第二,金融期货是标准化合约的交易。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商品,其收益率和数量都具有同质性、不交性和标准性,如货币币别、交易金额、清算日期、交易时间等都作了标准化规定,唯一不确定是成交价格; 第三,金融期货交易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决定买卖价格。它不仅可以形成高效率的交易市场,而且透明度、可信度高; 第四,金融期货交易实行会员制度。非会员要参与金融期货的交易必须通过会员代理,由于直接交易限于会员之同,而会员同时又是结算会员,交纳保征金,因而交易的信用风险较小,安全保障程度较高; 第五,交割期限的规格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割期限大多是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或十二个月,最长的是二年,交割期限内的交割时间随交易对象而定;3.金融期权:1.期权交易的对象是一种权利。2.期权交易具有很强的时间性。3.期权投资具有杠杆效应。4.期权的供求双方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4.金融互换市场:品种多样化;结构标准化;功能扩大化;定价复杂化;参与机构多元化;产品衍生化;业务表外化;风险管理全程化。5.简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答: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主要有:1、低风险、低收益;2、期限短、流动性高 ;3、交易量大。例如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资本市场也叫长期金融市场,指期限在1年及以上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交易市场等,市场特点主要是风险大,收益高。6.可转让定期存单有哪些特点。答:1、传统定期存款单记名,且不可流通转让;大额定期存款单不记名且可流通转让; 2、传统定期存款单金额是不固定的,由存款人自己决定;大额定期存款单一般面额固定且较大; 3、传统定期存款单可提前支取,利息收入会受损一点;大额定期存款单不可可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级市场流转; 4、传统定期存款单的期限长短具有不同的固定利率;大额定期存款单的利率有各种形式:固定的、浮动的,一般高于同期的传统定期存款单利率。第四章 金融机构关键概念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法人机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对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逆向选择: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以各类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资金来源不是各类存款,而是自行发行证券的收人或某些社会组织或公众的契约性交款的金融机构。包括人寿保险公司i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投资银行和金融公司等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世界多数国家的政府之间通过签署国际条约或协定而建立的、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系国际货币和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家金融机构。思考题1.简述金融机构功能。答:(1)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功能: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构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业务。(2)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3)金融机构的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4)金融机构的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2.试析金融机构产生的经济原因。答:(一)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支付需要 (1)异地交换和跨国贸易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 (二)社会经济活动的融资需求 1、资金需求者期限长、规模大; 2、资金供求者数额小,期限短; 3、金融中介机构资金融通中介。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投资需求 1、企业需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 2、居民等资金盈余部门渴望更多的投资机会 3、18世纪法国投资银行 4、19世纪初信托投资公司 (四)经济社会风险转移和管理需求 防止意外事故的损失 (五)满足经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3.简述现代金融体系构成状况。答:包括银行机构体系、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银行机构居于支配地位,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其并存。4.简述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答: 第一类是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第二类是商业银行;第三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四类是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第五类是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5、简述国际金融机构。答: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按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五章 商业银行关键概念商业银行: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银行资本: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信用中介: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银行保管买卖双方交易的资金和相关的文件,根据买卖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银行按协议约定和买卖双方的授权、指令,向买卖双方转移资金、相关文件,银行以中立的信用中介地位促成交易的安全完成。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同业拆借: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回购协议:就是通过出售金融资产取得资金,但在出售时,出售人同意在一定日期按预定价格再购回此项金融资产。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思考题1 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和特征。答:特征: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 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经营货币资金。 3、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 职能:信用中介职能:在资金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使闲置资金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变小额资本为大额资本,变短期资金为长期资金。 支付中介职能:1、代理客户支付贷款和费用、兑付现金等,成为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人、出纳和支付代理人。2、主要方式是账户间的划拨和转移。3、 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要通过货币的支付来清偿,由以银行为中心的非现金支付手段来完成。 信用创造职能:1、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法律允许它吸收各类存款。2、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不是无限制的。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受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自身现金准备金率以及贷款付现率的制约;足够的贷款需求。 金融服务职能: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电子技术在银行业务的应用3、行业竞争。2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答:票据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两种; 贷款业务:1、按照贷款的用途可分为:工商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 2、按照贷款的期限可分为:(1)活期贷款又称为通知贷款,其为未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通知收回的贷款;(2)定期贷款:短期贷款(1年或少于一年)、中期贷款(一年以上至七年或八年)、长期贷款(具有更长到期期限的贷款)、透支(指活期存款的存户依约超过其存款账户余额而支取的款项) 3、按照贷款的保障可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 4、按照贷款偿还方法可分为:一次还清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证券业务:1、有价证券抵押贷款 2、有价证券投资:政府公债、公司债券、公司股票。承兑业务: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3 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活动。答:自有资本: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三种。 吸收存款:按支取方式划分,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短期借入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中央银行借款、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回购协议等。4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答: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盈利性:盈利是经营目标,盈利性这一原则占有核心地位无需解释的,是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 2、流动性(清偿力)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化的能力 银行经营中两种情况:(1)提取或兑付有一定规律,对此,银行能够预计并做好安排;(2)突发的提存和要求兑付由一些突发的事件所引发,而且客户集中用来“挤兑”。 3、安全性风险防范、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三项原则的关系:1、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有保障。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盈利性一般较低。5 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答: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 时间段: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尽管各种资产管理理论观点不一,但都有一个共性(即共同观点):商业银行应着重资产业务的管理。 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观点: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影响:被动性负债主动性负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背景:金融创新导致利率上升(负债成本提高,财务风险加大,利率风险凸显),利率管制放松(银行吸存压力减小)核心观点1. 流动性问题。2. 风险控制问题。3. 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发展: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6 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分析资产、负债两方面之间的“缺口”,并围绕缺口探索解决途径。 1、利率敏感性缺口:指的是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之间的负债。 2、流动性缺口 3、期限匹配和利差 4、金融衍生品交易 7 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可将贷款分为哪几类?答: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8 银行资本如何构成?各构成部分包括什么内容。答:资本是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它代表着对银行的所有权。但在实际业务中,一些非自有资金,如长期债券,也作为资本金的组成部分。但股本与债务资本在期限、收益、本金偿还、对银行控制权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银行资本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其他资本。 (1)普通资本:普通股-是银行股金资本的基本形式,它是一种主权证明,权利体现在对银行拥有经营决策权;对银行的利润和资产有分享权;在银行增发普通股票时,享有新股认购权。 资本盈余-指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超过其负债总额的余额。分为营业盈余和资本盈余。 未分配利润-又称留存盈余,它是银行税后利润减去普通股股息和红利后的利润。 (2)优先资本:指在股息分配和资产清偿上先于普通资本的那部分资本。 优先股-银行的收益和资产分配权先于普通股的股票 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是商业银行的债券型资本,有明确的利息和期限。 可转换债券-银行发行的优先股和附属债券中有一部分可按事先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转换为普通股,即具有债券性质,又具有股票性质。 (3)其他资本:资本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证券损失准备金。 (4)其他来源:银行持股公司、售后回租。第六章 中央银行关键概念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货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 银行的银行:是生活当中人们通俗的讲法,指的是管理监督和规范各家银行正常经营的管理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最后贷款人: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并由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全部职能的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于一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有一个中央银行制度。思考题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答 :1.性质不同。中央银行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后者是企业法人。2.地位不同。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干预。后者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查批准,并受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3.经营目标不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不向居民吸收存款,不向银行之外的企业贷款,不以盈利为目的。后者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4.职能不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经理国库。后者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各商业银行各自职能也有所不同。核心原因:央行是国家的银行,政府通过央行管理商业银行。央行是发行的银行,它负责发行、调解、回收货币,货币问题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央行是银行的银行,它负责将国内商业银行联系起来,银行间的支付、汇兑都是由央行来负责中介的,它还可以为银行进行担保。央行还有几个直属机构,例如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国家外汇。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有何重要意义?答:(1)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支付危机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全力支持,以防银行挤提风潮的扩大导致支付链条中断以至引起金融恐慌甚至整个银行业的崩溃;(2)为商业银行办理资金融通,使其在同业拆借方式之外,增加银行资金头寸短期调剂的渠道,提供最终保障;(3)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方式,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量;传递和实施金融调控的意图。 3、为什么目前各国政府都赋予中央银行掌管国际储备的职责?答:4、关于“银行监管职能是否应从中央银行分离”是近来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你支持哪一种观点?为什么?答:尽管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性质不同, 两者统一于中央银行会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因而将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有利于解决这两种职能的冲突,对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加强银行监管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 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也存在着一致性, 具体表现在1.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即两者最终都是以保持金融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2.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以稳健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环境为基础的, 而谨慎的银行监管必然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监管,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适当的货币政策为背景3.信息的共享性, 银行监管的信息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执行, 而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同样有助干银行监管的进行。因此, 中央银行在负贵银行监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后, 就可能无法发挥这些优势。银行监管由中央银行负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便于监管信息与货币政策信息之间的交流二.有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三.有助于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我国在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后, 货币当局与银行监管当局之间在信息沟通、政策协调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信息沟通问题、不同政策的协调问题、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透明度。5、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答:(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2)统一货币发行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况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5)统一金融管理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产生隶属政府的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6、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特点,如何正确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答:特点:1、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2、不以盈利为目的;3、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4、对存款不支付利息;5、受政府制约但又独立于政府;6、资产具有最大清偿性。职能:根据中央银行性质的集中反映,分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根据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分为:服务职能、调节职能、管理职能。性质:一、中央银行是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金融体系的核心。 1、银行信用是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而中央银行又处于银行体系的核心;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总量,是整个社会信用工具的总供给者; 3、既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又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 1、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2、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3、代表国家管理国库,向政府提供融资;4、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5、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6、通过对央行作为隶属政府部门,确保政府对央行的控制权。三、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经济;2、调节信用,调节经济;3、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代表国家开展国际金融交流和合作。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事业、调控客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地位: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它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推行国家金融政策的银行四个方面。 1、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有权发行银行债券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是其不同于商业银行独特之处。2、所谓政府的银行,并不是指银行的资本所有权必须属于国家,而是说中央银行与本国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服务于政府,但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3、在近代银行业务中,商业银行的客户是企业和个人。而中央银行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它的客户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此成为银行的银行。4、中央银行是推行金融政策的银行,负责领导、管理与协调全国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稳定。它是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的直接参与者,又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金融。2、通过控制住货币和信贷资金供应量,也就是控制住了包括派生存款在内的社会资金整体,从而调节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3、通过集中清算,缩短票据在途时间,节约现金使用和流通费用,起到推动资金加速周转的作用。4、通过代表国家参与决定有关国际金融的重大问题,推动国际金融活动的开展,加强国际金融作用。第七章 货币供给关键概念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它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因此,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和强力货币,由于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也可称为中央银行货币。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范围,采用新的技术,开办新的业务,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开拓新的金融市场,最终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二级银行体制: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分立的体制。准备金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创造:这是银行通过运用中央银行发放的货币和流通准备金等货币从而使得货币供给量增加的行为。部分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按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中央银行存款,其余部分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等。原始存款:银行的客户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思考题1、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什么意义?金融创新对其有何影响?金融创新是如何影响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的?答:(1)有利于宏观监测和调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2) 金融创新不仅丰富了各层次的内容,使得每一层次货币包含的种类大大增加。而且,层出不穷的新品种提高了多种货币的流动性,使得各层次之间原较为明确的区分界限日渐模糊,关于新品种货币的归属往往引起不一致的意见。同时,也使得各层次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有所改变,使得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调控重点在不断转移。 (3)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开拓了多种筹集资金的渠道与更多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与自主性都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了对中央银行资金的依赖,同时也成功摆脱了中央银行严格的管制,增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对于达到预期的调控目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现金货币是如何发行和回笼的?答: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可到其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存款账户内提取现金,人民币则从发行库转移到商业银行的业务库;经济主体从商业银行提取现金,商业银行投放现金,人民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经济主体将现金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现金退出流通领域归行。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库存现金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时,超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