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883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题 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撕打 奉为圭臬 铁碴(zh) 不可估量(ling)B、褴褛 惹人注目 佣金(yng) 衮衮诸公(gn)C、摒弃 荒涎无稽 稽首(j) 怦然心动(png)D、座落 宽宏大量 亘古(gn) 一副对联(f)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付账 风蚀 胁肩谄笑 避暑圣地 B、呛着 变幻 辨证论治 可掬可捧C、震撼 澄澈 做奸犯科 鳞次栉比 D、濡养 嬉戏 销声匿迹 灸手可热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B、金秋季节,小王决心说服第一次来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来的心愿。 C、各个国家在高科技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在高科技上胜人一筹,关键在于能否重用人才。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下列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虽有槁暴 君子生非异也 声非加疾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赢粮而景从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B、 C、 D、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8、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9、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10、郁达夫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3分)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11、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先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爆发革命惊雷。12、对荷塘月色的评价最高的一项是(3分)A、林黛玉在詠海棠中有句好诗:“借得梅花一缕魂”,可见花魂是在一缕香,而荷塘月色中正有一句“送来缕缕清香”,可谓难得之妙句!B、天上、地上,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明处、暗处,树上、水中,构成了一幅静谥、淡雅、朦胧、柔和、美丽的水墨画。C、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月光洁白而无暇,取荷花,又取月光,选材实在精当。D、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写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3-16题。从海啸大劫难看疟疾安然xx年12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公共卫生专家紧急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可以使此次印度洋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成倍增加。WHO的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Gregory Hartl)把灾区需要重点预防的传染病归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主要是霍乱和伤寒;另一类是由于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主要包括疟疾和登革热。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上述第一类传染病在某些受灾地区已经有病例发生,所以为灾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迫在眉睫;至于像疟疾这样的虫媒性传染病,哈特尔说,“由于蚊虫有一定的繁殖周期,预计在两到三周的时间会有人开始发病。因此,WHO特别关注疟疾在未来几周大规模发病的危险性。”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汤林华介绍,疟疾的分布遍及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纬60和南纬45之间的地带都有疟疾发病,而像我国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地区就没有疟疾。此次遭受海啸袭击最严重的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热带、亚热带国家正是传统的疟疾高发区。虽然巨大的海啸在最初发生时可以冲没蚊虫的滋生地,但幸存者纷纷涌向远离海边的热带雨林高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样有大量的蚊虫滋生,简陋的居住条件和人群密度的增加,大大提高了人蚊接触的机会,虽然在传染病流行历史上还没有与此次海啸相类似的灾难记载,但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受灾地区的确存在着大范围疟疾流行的风险,必须严加防范。实际上,疟疾历来都是全球流行最广泛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到目前为止每年仍有大约200万人死于该病,其中对儿童危害最大每30秒钟世界上就有一个儿童因患疟疾而丧生。除了此次遭遇海啸劫难的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以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和南大平洋岛国地区都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疟疾流行区。我国北纬25以南地区也是疟疾流行区,其中云南边境和海南山林地带是历史上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疟疾肆虐的漫长历史表明,作为侵害人类健康的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疟疾是相当顽固的,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1955年,世界卫生大会曾经乐观地把原来的“疟疾控制规划”改为“疟疾消灭规划”,但其后全球疟疾流行的状况表明,这一规划全面受挫,于是在1978年的第3l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又正式通过了把“疟疾消灭规划”改回为“疟疾控制规划”的决议。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疟原虫在不断的变化中千方百计对抗药物对它的抑制,以至于疟原虫的抗药性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抗疟药的研制成为人类与疟原虫斗争的一场马拉松式的竞赛。实际上,目前中国的疟疾防治工作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为世界所公认。令人忧虑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增强所引起的温度和降雨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疟疾原有的分布格局。根据大气环流模型(GCM)的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35,疟疾的发病人数在热带地区将增加2倍,而温带地区更会增加10倍以上。至于像此次印度洋大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更是引起疟疾大流行的突发危险因素,让人感到措手不及。 13、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海啸和疟疾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疟疾是一种虫媒性传染病,海啸的发生加速了蚊虫的繁殖周期,从而造成传染性疾病的暴发。B、疟疾在全世界分布范围较广,因为受海啸的袭击,灾民纷纷涌向远离海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而使疟疾的暴发成为可能。C、海啸虽然冲毁了蚊虫的滋生地,但灾民居住条件简陋、人口密集,使人蚊接触机会增加,从而造成了疟疾大范围流行。D、在历史上,疟疾是全球范围最广泛、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沿海、沿河及热带、亚热带森林地区是疟疾的重灾区,对人类影响最大。14、在文中,作者认为“作为侵害人类健康的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疟疾是相当顽固的”,以下各项能够证明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A、远在殷商时代,我国就把“疟”字作为疾病记录在甲骨文和青铜器中,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疟疾流行季节的记述。B、疟疾与污浊气体有关,如我国古代称疟疾为“瘴气”,英文中的疟疾一词(malaria)也是由意大利语“坏的”和“空气”两字组成。C、1910年法国人在我国云南修筑滇越铁路,当时从华北、两广等地征来的民工中,开工第一年就因疟疾死亡5000多人。D、世界卫生大会1955年把“疟疾控制规划”改为“疟疾消灭规划”,1978年又将“疟疾消灭规划”改为“疟疾控制规划”。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印度洋海啸带来的霍乱、伤寒、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已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特别关注。B、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疟疾流行地区中,有的地区的疟疾流行与海啸无关,但同样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必须严加防范。C、叮咬患者的蚊子胃中的疟原虫,能对人类的杀虫药物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人类与疟疾的斗争将持续而长久。D、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扩大了疟疾的生存环境,印度洋海啸会成为疟疾大流行的突发危险因素。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青藏高原之所以没有疟疾,一是因为其不处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二是因为它的人口密集度还不高。B、海啸过后,灾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很容易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因此,疟疾和登革热将是灾区的主要预防病种。C、杀虫剂和蚊帐是海啸灾区紧急需要的救援物品,而抗疟疾的药物更是灾区的必不可少的药品。D、人类如果能够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策略,那么就能在与疟疾的斗争中占得先机。第卷(10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草像是村庄的主人王宏哲那些年,草总是会和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地里忙碌,很可能就是因为要对付那些比庄稼长得还要欢势的草;我在村外的路上闲走,牵住我脚步的又多半是路边那些伸展出来的草;即使是我在村子里迎面碰上的一个女人,她也极有可能就叫春草秋草或者是别的什么草。草在我生活过若干年的村庄无处不在,草在我的那一段岁月里四处扎根,蓬勃生长。我曾经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翻好了一块地,那些草根呀草枝呀被我深深地埋在了土底下。我原以为这样我种下的那些种子就能安安生生无忧无虑的发芽成长了,没想到过不了几天,我的那些种子才刚刚冒出一点儿芽芽,那些草却已经嬉皮笑脸的长成了一片。那些草大约是和我耗上了,它们可能是要试一试我究竟有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我从地头开始,一连拔了几天。眼看就要拔到半中腰的时候回头一看,我拔过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草又长了出来,它们在风的怂恿下摇头晃脑,有的还得意洋洋地冲我扮着鬼脸。我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我这才知道,我是拿那些草没有办法了。我不得不容忍它们和我的庄稼一起长大。事实上,草在地里从来就没有灭绝过。人试图把它们从地里赶尽杀绝,人一代一代忙碌了多少年,结果往往是人把自己的生命都忙完了,草却一季一季的生长着,从来都没有耽搁过。我慢慢明白了这一点,在对待草的问题上就渐渐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那些草也并非一无是处。草借着我的双脚走回了村子,草用自己的身体喂饱了那些猪马牛羊,也让我的院子里有了一些生气,让我的日子有了一些生机。人接受了草以后,草也就和人亲近了。那些长进村庄的草们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动身的,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就长在了墙头,长在了路边,长在了院子的某个角落或是窗下的那一片空地,静悄悄地,闻着村庄的气味,人的气味,一声不吭的长到了冬天。等到来年,那些草还会再长出来,那个时候,它们可能已是拖儿带女的一大家子了,它们紧紧的围在一起,为首的那一个一定会兴味盎然地向它的孩子们讲述着它曾亲眼目睹过的一个个故事。而那些故事总归会和村子里的人们密切相关。比如那一个头发花白老头,终于没有熬过那个冬天;那个叫春草的心比天高的姑娘,她在多少次高考失败后,终于收拾了那些书本背起背包远走了他乡草记着村庄里发生的事情。草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目睹了村庄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草其实早就是村子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了。在人和草共同生存的村庄,草有意无意的深入了人的生命细节,而人对于草的认识,往往还只仅仅停留于冬枯春荣。日子往前走,村庄也在往前走。只是总有一些人走着走着就被一个一个的日子给远远的扔下了,远得永远也回不来;而草却年年会回来。草真正把根扎在了村庄,草才在绵绵无期的日子里像是村庄真正的主人;而人的根不牢,人注定了只能是村庄里生长一季的草。(选自散文xx年第9期,有删改)17、试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6分)18、请从修辞和语言的角度赏析文章的第四段。(6分)19、请联系文本探究第六段中划线句子的内涵。(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神秘的战栗刘克敌公元前514年,一位伟大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率领百万大军西征希腊。当他登高远眺,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在踏桥西渡时,突然萌生出一丝悲凉:如此生龙活虎之战士纵然不牺牲于战场,数十年后也必然化为尘埃。他思来想去,悲从心来,禁不住潸然泪下。可以想见,这位伟大帝王的内心深处,那一刻一定有神秘的战栗掠过 这该是灵魂的洗礼、良知的发现,更是对造化的敬畏、对人生的慨叹。在那一刻,这位君主所感受到的,不再是自己的权力有多么大,而只是感到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永恒。他所能领悟到的,恐怕就是“刹那见终古”的境界吧。混迹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们似乎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是吗?当酷暑难挨的夏日,你的午睡被鸣蝉的聒噪所惊醒,于不经意间瞥见窗外那一枝摇曳的树枝时;当秋风袭来,你站立水边看那片片枯叶坠入水中时;或者在漫长的旅途中,邂逅一双纯洁而又美丽的眼睛然后又不得不分手时;或者在寂静清冷的冬夜,聆听到远方传来的一声汽笛时每当此时,是否你的内心深处,会像春风吹过湖面激起一层涟漪,使你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哀,产生那神秘的战栗?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这种人生的悲凉感和幻灭感,已经没有体验,抑或不再有时间体验因为平庸的我们,都活得实在过于匆忙,以至忘记了拨动那可能生锈的心弦。这是怎样的不幸和悲哀啊,可惜我们不能发现,或者说不愿发现。面对一个日益沉沦的世界,好像我们已做好与其一同沦陷的准备。倘如此,则人类存在的价值何在?人类本不能指望上帝的拯救假如有,上帝的旨意其实也必然是让人类自救,但迄今为止,人类好像还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自觉和能力追求物欲的力量看来总是大于追求精神的力量,我们似乎只有束手待毙,悲夫!唯一的出路在哪里?大概还是只有回到内心。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1888年,时已近疯狂的天才大哲学家尼采在被好友接送回家的路上,竟然即兴创作出一首后人命名之为威尼斯的极为优美感伤的诗歌,这该是他幸福的绝唱:褐色的夜,我伫立街头,远处飘来歌声;金色的雨滴在颤动的水面上溅涌。游艇、灯光、音乐醉醺醺地游荡在朦胧中我的心弦,被无形地拨动了,悄悄弹奏一支船歌,战栗在绚丽的欢乐前。你们可有谁听见?在自己生命的终点就要到来之时,尼采又有这么一次心灵的战栗,他该是带着无上的幸福感离开人世的吧。不是哪个人都能有幸感受到如此美丽幸福的瞬间的,即便是天才的诗人也无法从容把握。此时此刻,诗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幸运而深刻地感受此种美丽和幸福,而且可以把它抓住并传达给我们:“我的心弦、被无形地拨动了、悄悄弹奏一支船歌”这“船歌”不就是诗人奉献给我们并要我们感受的“幸福之歌”和“艺术之歌”吗? 当然,我们也想成为诗人,但愿望是一回事,而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我们更能指望的,也许只有某种程度的自欺欺人而已。好在这方面,古人已经给我们做好了准备。于是,我们最后看到了陶渊明的聪明与机智、无奈与怅惘: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问题解决了吗?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解决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人的心弦,应该是雪亮、一触即响的,时刻准备聆听来自宇宙的黄钟大吕之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飞升、飞升而我们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渴盼自己偶尔会有几丝向上的冲动,如此而已,而已。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神秘的战栗”的理解。(6分)21、文章第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22、“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6分)一位动物学家和一位物理学家在饭店里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其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 恰巧一只大黄蜂飞来,落在餐桌上。两人探头细看,不禁面面相觑,一阵尴尬。原来大黄蜂不仅身体肥胖笨拙,而且翅膀短小。动物学家生气地敲着桌子说:“根据生物学原理,它不可能飞起来!”物理学家也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时,一直在旁边的服务生忍不住插话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两位专家听后,不以为然地大谈特谈起生物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服务生似懂非懂地回答说:“幸亏大黄蜂不懂什么生物学和空气动力学,否则它可能从此再也不想、也不敢飞起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答题纸17、 18、 19、 20、 21、 22、 高二语文阶段考试一答案1、B 2、B 3、A4、C(A. “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杂糅,应为“严重缺乏的是睡眠”。B“说服爸爸和妈妈一起去”岐义。D“体现了”后缺宾语)5、A 6、D 7、B 8、D 9、C 10、D 11、A 12、D13、BA项:“加速了”文中无据,原文说“预计会”;C项“疟疾”并没有大范围流行;D项没有谈及“海啸”。14、DA、B项:只谈了“疟疾”的历史;C项谈的是危害,都不是题干中的“相当顽固”。15、A传染性疾病并未暴发,原文只是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暴发。16、A青藏高原人口密集度不高,不是造成其没有疟疾的原因,原因是它属于高寒地区。而且如果不是热带亚热带的人口密集的地方,则一般不存在疟疾暴发的危险。17、(1)总领全文:“和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领全文;(2)为下文叙写拔草、草讲故事、反思草作铺垫;(3)由实到虚,先写现实生活中的草,然后写到草的精神;(4)与文章最后一段对草的反思相呼应。(答出两点即可)18、(1)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以生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对人的亲近以及对村庄的爱。(2)语言清新自然、灵动,有感染力。(适当举例分析)19、(1)通过对比,突出了草的生命力强、对村庄不离不弃、有强烈的根意识。(2)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主人”的命题。作者认为能称得上主人的条件是:对土地不离不弃、有爱心、有强烈的根意识。而一向以主人自居的人不合格,不具备这些条件,而默默无闻的草才算得上真正的主人。20、神秘的战栗是指人的内心因受现实某种情景的触发而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造化的敬畏、对人生的慨叹,是一种灵魂的洗礼,良知的发现。(意思对即可)21、这一段运用了比喻、反问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现实生活中能够触发神秘的战栗的情景比比皆是。承上启下(或“过渡”),既是对上文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又引出下文作者对许多人缺乏神秘的战栗的感慨。(意思对即可)22、世俗社会中追求物欲的力量使人的心灵受到束缚,人们很难体验到神秘的战栗。应当回到内心,让心灵从世俗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的力量,不论灵魂是否得以飞升,总比跟随日益沉沦的世界一同沦陷强得多。(意思对即可)23、作文参考立意:1、要敢于打破常规。2、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3、卑贱者有时最聪明。4、自我设限的人难以成功。5、要有敢想、敢做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