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882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3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大哥,时年30岁,为周王妾一(侧室)所生 B二哥,时年28岁,为周王正妻所生 C三哥,时年25岁,为周王妾二(侧室)所生D四哥,时年23岁,为周王正妻所生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5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ABCD6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C西周的冶炼业十分落后 D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7.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8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9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制度动摇 B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10.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1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13.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元代1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5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16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B C D方国联盟17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18.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1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 B. C. D.2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21秦朝时某位高官除了负责掌管图书文集、传达皇帝政令外,还负有监察职责,此人是A御史大夫 B丞相C太尉 D郡守22“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2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曹”即大臣办公的地方),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 B 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佐皇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24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曰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25汉代负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的官员是 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刺史 26 “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2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 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9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30.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31.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西汉设立中朝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立枢密院 A B C D3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33.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C. 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34下列哪一项不是隋唐三省制的优点A三省职权划分明确,分工合作 B不容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C.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D较秦汉丞相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35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36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37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8.“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9.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孝廉,父别居 40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41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42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4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4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45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6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47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8.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 49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50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二、材料题51(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请回答:(1)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简要阐述你的理由。(4分)(2)隋唐之前的历代王朝采取什么方式选拔人才?(8分)(3)再结合科举制度从隋唐产生和明清衰落的史实,评价其历史作用。(13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参考答案:1-10 CDBAD BCACD 11-20 CDACD CDBCA21-30 ACBCD CAABB 31-40 DCBDC BCDAB41-50 CCDCC BBCCD51.(1)并不矛盾。理由: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4分)(2)先秦主要实行世官制,战国到汉初实行军功爵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8分)(3)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打击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有利于专制政府选拔行政人才,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办事效率;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并维护了君主专制(9分)明清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