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851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g) 橘(j)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ng rng) 携(xi) 遏()制C漫江(满) 寥(lio)廊 挥斥(斥责)D惆怅(chng) 稠(chu)密 辟谣(p y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斥:责备。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对于词语解释,要联系具体词语,加以理解。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内含应为“内涵”。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择这四个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需要逐项审读,C项,“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错,应是“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正常顺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回答这个诗句的正常顺序,需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按照正常的叙述顺序,应是地点在前,人物和事件在后。可据此解答。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河南”“河北”是古今异义词;B项,“细说”是古今异义词;C项,没有古今异义词;D项,“非常”是古今异义词。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距”通“拒”;B项,“倍”通“备”;C项,“郤”通“隙”;D项,不含通假字。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例子是省略句,C项是省略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被动句;D项是判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8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择这四个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需要逐项审读,B项,“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错,应是“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这次选举,本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A项,“莘莘学子”,是许多学子,与“一位”矛盾;C项,“趋之若鹜”, 本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万人空巷”, 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与后面的“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相矛盾。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0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B项,成分残缺,应在结尾处加上“的办法”。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 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作为六畜之首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A、B;然后结合中的句首字,加以排查,推断其顺序。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文言文阅读(14-17题每题3分 共12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注:舣:y使船靠岸 史记项羽本纪1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父绐曰 哄骗,欺骗B愿为诸君快战 痛痛快快地打一仗C期山东为三处 期望,要求D汉军皆披靡 惊溃散乱13下列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14以下句子全都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兵败的原因的一组是(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马童面之,指王翳曰乃自刎而死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垓下被围,身陷绝境,一个原因就是轻信他人,他从不相信有人会欺骗他,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由此可见,遭遇让人同情,但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矜功伐之人。B作者安排了三个细节描写:溃围、斩将、刈旗。 尽显项羽的声威、力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C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途穷,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但项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D在文中项羽反复说“天之亡我”表明他认输而不服气,明知必死,意犹不平。也反映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的性格特征。16把把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3题 9分)(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3分)(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分)(3)若非吾故人乎?(3分)【答案】12C13B14B15C16(1) 然而现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2)江东虽小,地方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3)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解析】12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期”,约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亡”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C项,“王”诗名词的意动用法,“让当王”;D项,“邑”名词用作动词,封邑。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吾起兵至今八岁矣”,是叙述项羽自起义开始,共八年了;“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说汉军士气不振;“乃自刎而死”是叙述项羽自刎而死。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5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卒、亡、罪、句子大意;(2)众、王、句子大意;(3)故人、句式、句子大意。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于是项王上马(突围),部下壮士骑马随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包围,向南飞驰而去。天亮,汉军才发觉,派骑兵将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王。项王渡过淮水,能够跟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种田的人,种田的人欺骗他说“往左”。项王往左去,结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项王就又带兵向东,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了,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打过七十多次仗,谁抵挡我,我就打垮谁,我攻击谁,谁就降服,未曾打过败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现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今天固然要决心战死,愿意为各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取胜,为各位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是上天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项王就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面向四方。汉军把项王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个将领。”项王命令骑兵四面疾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面会合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飞奔直下,汉军惊惶溃乱,项王就斩了一个汉军将领。当时,赤泉侯做骑兵将领,追赶项王,项王怒目大吼,赤泉侯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项王和他的骑兵会合为三处。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就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又把项王包围起。项王骑马冲驰,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了百十人,再把他的骑兵集合起,只丧失了两个骑兵。项王就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兵都佩服地说:“正像大王所说的那样。”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到这,没有船只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 人回,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于心有愧吗?”(最后)项王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个忠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奔驰一千里,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就叫骑兵都下马步行,甲短兵接战。单单项籍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 了十多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对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军用一千斤黄金、一万户封邑购买我的头,我给你做件好事吧。”就自刎而死。王翳割了项王的头,其他骑兵自相蹂躏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互相残杀了几十人。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了项王的一段肢体。五个人把肢体合拢起,都确实是项王的。所以把准备封赏的土地分为五部分: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死后,楚国各地都投降了汉军,只有鲁城不肯投降。汉王就带领天下士卒打算屠毁鲁城,因为他们坚守礼义,为主人以死守节,就拿项王的头给鲁城人看,鲁城父兄才投降了。最初,楚怀王曾封项籍为鲁公,等到项籍死了,鲁城又最后投降,所以用鲁公的礼仪把项王理葬在谷城。汉王为项王举哀,哭了一场,然后离开了鲁城。各支项氏宗族,汉王都不诛杀。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景侯、玄武侯都是项氏宗族,赐姓刘。评卷人得分四、默写(题型注释)17填写空缺处的句子(共10分)(1)子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曾益其所不能。(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激扬文字, 。【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劳其筋骨 动心忍性;(4)彼竭我盈;(5)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焉”、“筋”、“竭”、“盈”、“遒”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评卷人得分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破 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8对这首词中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表面上是写酒醉,实际是写梦境。这一句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生动地描写边塞战地生活,反映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作者的理想: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青史留名。D“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19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整片内容不变,打破了上下片分述一事的传统写法。B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D全词格调低沉凄凉,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的复杂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正是婉约派的风格。【答案】18A19D【解析】18试题分析:A项,“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试题分析: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4题 15分)德育考试市各学校:三日内选派三名“三好”学生,参加德育考试竞赛。不得携带任何考试用品。时间:下周一(十一月五日)。 市教委xx1027太突然!三日太短!各校立即绷紧神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选出拔尖而又拔尖的“三好”学生,并配备优秀教师,三天72小时,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地辅导。幸亏学生天赋极好,一本青少年道德修养早背得滚瓜烂熟,不漏标点。各路考生奔赴考场,兴许是刚刚清扫过考场,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把笤帚。考生跨进门,不时踩得笤帚“劈叭”作响,有两个调皮的一脚将笤帚踢上天。各就各位,拧开墨水瓶,汲饱墨水。“刷刷刷”削好铅笔。考题发下,考生目瞪口呆题目太简单:1+1=?考生欣喜若狂。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丢下试卷,飘然而去。第二天,成绩公布出: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百分之五优良。师生愕然,急忙索取答案。如下:捡起门口笤帚:40分。铅笔屑盛在小盒里,不乱扔废纸:30分。离开考场,墨水瓶拧好盖,笔帽套上:30分。20接到通知后,各学校反应如何,做了哪些准备?(2分)21看到试题后学生反应如何?(3分)22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5分)23请你谈谈你对这次考试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的看法。(5分)【答案】20迅速组织考生,夜以继日,进行复习。21欣喜若狂,奋笔疾书,飘然而去。22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百分之五优良。23这次考试针对中学德育脱离实际、注重形式的情况,揭开学校德育的疮疤,暴露其弊端。看法:注重知行结合;注重情感教育和意志品质内化相结合;注重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相结合。【解析】20试题分析:根据“校立即绷紧神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选出拔尖而又拔尖的“三好”学生,并配备优秀教师,三天72小时,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地辅导。“、“一本青少年道德修养早背得滚瓜烂熟,不漏标点。”归纳概括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试题分析:此题可以直接从“考生欣喜若狂。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丢下试卷,飘然而去。”中概括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试题分析:根据文中“第二天,成绩公布出: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百分之五优良。”可以概括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谈个人看法,要结合考试结果和这次考试的“师生愕然,急忙索取答案。”可以归纳概括出来答案。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4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答:_(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3分)答:_【答案】(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2)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压缩和时事评论,其中第一小题从语段中可直接概括就行,应注意材料数据的变换;第二小题是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实际上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加之联系社会背景拓展开来。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评卷人得分七、名著导读(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八、作文(题型注释)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评价项羽说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意思是说他夸耀自己的功劳,逞弄个人聪明,不去效法古代,认为依靠武力就可治理天下,司马迁认为这是可笑的。而现今,我们认为这个时代需要项羽这样率真的、敢作敢为的英雄,所以关于项羽的悲壮故事以各种形式广泛流传。的确,时代不同,对英雄的看法也大相径庭。请结合材料,以“时代造英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参考例文:时代造英雄动乱的时候,诗人的吟诵,战士的刀鞘都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味道;和平的年代,词人的浅酌低唱,将军的战袍都充斥着一丝欢愉。时代造就英雄,什么样的年代将出现什么样的人才。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的繁荣造就了名垂千古的李白。开明的政治,轻松的氛围让李白这一位天才诗人有了一席可施展抱负之地,在他的青春年少的日子里,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他李白的后期,也是这个唐朝官场的腐败,政治黑暗,太白纵有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汤,终究达不到他内心的欢愉,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京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喊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从此,他浪迹天涯,终成一代游侠。和平的唐朝,动乱的唐朝,需承认那个时代造就了李白。乱世出英雄。秦末乱世造就了西楚霸王的一代美名,流芳千古。“力拔山兮气盖世”。你项羽用一个人的力量扛起了一个时代。语文老师说你傻,说你笨,说你不会变通。但我认为你是那个时代顶天立她的男子汉,你没有章邯的血腥,你没有刘邦的狡诈,你宁死不过江东,这是种男儿的方刚正气啊!兵荒马乱的年代,你带着你的梦想出现,又带着未完成的遗愿死去,你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是那个江南的游子吗?“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那个无人了解你的断肠之人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那个渴望建功立业却满腔热血无处释放的你吗?辛弃疾时代的骄子,你,在那个时代,渴望呼风唤雨;你,在那个时代,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虽最终,那个时代造就了你悲剧般的人生,即使辛酸,但在后世人的心里,你仍是一个英雄,一个愿意为国家出生入死的英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些动乱的年代已经过去,君不见,一个如此和平的年代展现在我们面前。是的,和平的年代同样造就了英雄。我们可以选择“闲看庭前花开落,漫蹲随天际卷云舒”的惬意生活,但我们更应该昂扬斗志,奋发向上,用我们的青春谱写一首无悔之歌!时代造就英雄,朋友们,行动起来,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然来临!文章开头阐述中心论点:“时代造就英雄,什么样的年代将出现什么样的人才。”接着举出李白、项羽、辛弃疾的例子加以佐证,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材料,需要对“英雄”这个概念有个全面认识:从人类社会形成的第一天起,每个人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值得崇拜的英雄,每个人也都渴望能成为英雄,从此,英雄的种子便在一代一代人们的心中传播。所不同的是,时代在变化,英雄在更替,成为英雄的方式也在改变。纵观历史,我们不妨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们的出现增添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时代依旧在变化,新思潮在涌起,落后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摒弃,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变化,导致了英雄时代的断代。庞大的历史体系,庞大的英雄队伍,你可以从每一个英雄身上找到时代的影子。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世造英雄!文章可据此分析、写作。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