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7155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D商品经济的发达3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刀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冶炼生铁和钢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炒钢技术C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水平D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4“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B.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C.由私人投资兴建 D.采用机器从事生产6.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右图就是在此时期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它的创办者是 ( )A.陈启沅 B.方举赞 C.张 謇 D.周学熙7.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C.加强民族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8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9.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10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1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12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1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14.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5.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16.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 B C D17.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8.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19.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20.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C“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D“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22.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阶段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世界经济第一确立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23.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24.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O 一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25. xx年7月欧盟贸易官员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6分)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6分)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1996年1997年xx年xx年xx年消费支出构成(%)100100100100100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衣着支出17.416.714.013.613.2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居住支出 6.77.17.98.27.9杂项商品及服务4.64.64.64.75.3(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4分)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没有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请回答:(1)罗斯福就职总统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2分)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当时所持的态度是什么?(2分)(2)罗斯福在演说中强调的纪律和“实现有效的领导”,表明他要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2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推行新政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态度?(4分)有什么作用?(4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请回答:(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2分)(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4分)(3)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4)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2分)参考答案;1-5 BAABD 6-10 CDDCD 11-15 BDDCD 16-20 BCBBC 21-25 CDDBC26.(1)观念:材料一: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生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6分)(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人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6分,“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各答出3点即可)(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8分)(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4分)27(1)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群众的不满;可以看出他对摆脱危机很有信心。(4分)(2)表明他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2分)(3)态度:“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试图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 干预,来摆脱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4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成生产复苏,缓和了阶级矛盾。(4分)28.(1)丝国。(2分)(2)保暖性好,穿着舒适。(4分)(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攫取在华侵略特权,凭借低关税、商品的低廉价格,在中国进行纺织品倾销。(4分)(4)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