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57606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ng) 百舸(g)峥嵘(zhng rng) 叱骂(ch)B.虚诞(xin) 游说(shu) 彘肩(zh) 青荇(xng)C.巫山(w) 方遒(qi) 岁月稠(cu) 漫溯(s)D.颓圮(p) 浪遏() 忤视(w) 夜缒(zhu)2.下列对红楼梦第一回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故曰“甄士隐”;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故曰“贾雨村”。 B癞头僧看见英莲,乃指着她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后两句即暗示元宵佳节英莲丢失,甄家被烧。 C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降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降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得换人形,后来降珠仙子用她一生的眼泪来还他。这就是金玉良缘。 D中秋佳节,贾雨村借着酒兴,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对月寓怀,抒发了自己的抱负。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运行到历史高位,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大盘开始上演高位 的行情。一些股民开始从股市中抽身,寻找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增值渠道。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而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 的美。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A震荡 随遇而安 恰如其分B振荡 随遇而安 恰到好处C震荡 安之若素 恰到好处D振荡 安之若素 恰如其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财政部长近日表示,一个繁荣稳定、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休戚相关。 B中国航天,立足科技自主创新,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跻身深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 C艺术追求的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目前艺术类高考实行统一“规落”、统一“标准”的“省统考”,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可思议。 D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气象专家分析,目前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主要原因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所引起的。 B刚发行的这一期齐鲁晚报,用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创刊20周年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 C越来越多认为自己的国家可能处在错误道路上的美国人,将通过选票进行一场“美国向何处去”的重大辩论。 D通过这起网上消费纠纷引起的官司,使消费者认识到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注意保留消费凭据。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如果说在世界多极文化中,西方欧美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便是主要的两极,亦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6.文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 A.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B.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7.下列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儒士、儒吏、儒将,都具有道德高尚、富于诗意、潇洒超脱、风度温文尔雅的特点。B.所谓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皆寓不同凡俗、忠贞弘毅、从容中道、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C.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这是道家的人生追求。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不与浊俗同流合污,这是儒家的人生追求。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百家中,唯儒、道两家能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主要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互相补充。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儒、道思想。C.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具有历史使命感,所以它能够成就人们的道德人生。D.道家思想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这种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为历代统治者所鄙视。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甍。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游:交往B.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 反:通“返”,返回C.责以谋反,夷三族 夷:诛灭D.与越反明矣。趣烹之 趣:赶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赁佣于齐,为酒人保吾属今为之虏矣B.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C.若独祠而哭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以军功封俞侯焉用亡郑以陪邻?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栾布“重义或轻生”的一组是 ( ) 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贫困,栾布给人做佣工;后来做了强盗,因被人出卖,做了奴仆;因臧荼提拔,担任了都尉;经彭越进言,被释放并做了梁国大夫;吴、楚反叛时,因有功被封为俞侯,担任燕国丞相。B.彭越对汉功勋卓著,只是因为朝廷向梁国征兵时有病不能前往,皇帝就怀疑他,而以谋反的罪名灭其三族,并把他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禁止人收敛或探视,违令者均逮捕烹杀。C.在皇帝将要烹杀栾布时,他仍为国着想,痛陈皇帝“以苛小案诛灭之”将导致严重后果。D.彭越对栾布有救命和提挈之恩,因而彭越受难,栾布敢取下他的脑袋来祭祀哭泣,并为此不吝惜自己的生命,这种“有德者厚报之”的壮举,深受作者的赞赏。第卷(非选择题 114分)四、(24分)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3分)译文: (2)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4分)。译文: (3)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3分)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寄 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1)“西风吹妾妾忧夫”这句诗,写得很朴实,但意味十足。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试分析鉴赏这首诗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妙处。(5分) 答: 15.默写名句。(6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撑着油纸伞, , 。(戴望舒雨巷) (4)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 , 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是她,这个46岁的高龄产妇,在1966年3月的一个下午把我带到谷里。这之前,她曾生育了三个女儿,两个存活,一个夭折。我是她最后的念想,是她强加给未来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不管是上山砍柴或是下田插秧,甚至于大雪茫茫的水利工地,她的身上总是有我。挖沟的时候我在她的背上,背石头的时候我在她的胸口。她对我加倍呵护,好像双手捧着一盏灯苗,生怕有半点闪失。因为不停地升学,这个小心呵护我的人,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我离开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13岁之后,我回故乡的时间仅仅是寒暑假。我再也吃不到清明节的花糯饭,看不到秋天收稻谷的景象。城市的身影渐渐覆盖乡村,所谓想家其实就是想念家里的腊肉,担心父母的身体,渴望他们能给我寄点零花钱。故乡在缩小,母亲在放大。为了挣钱供我读书,每到雨天,母亲就背着背篓半夜出门,赶在别人之前进入山林摘木耳。这一去,她的衣服总是要湿到脖根,有时木耳长得太多,她就捡到天黑,靠喝山泉水和吃生木耳充饥。家里养的鸡全都拿来卖钱,一只也舍不得杀。猪喂肥了,一家伙卖掉,那是我第二个学期的路费、学费。母亲彻底想不到,供一个学生读书会要那么高的成本!但是她不服输,像魔术师那样从土地里变出芭蕉、魔芋、板栗、核桃、南瓜、李子、玉米和稻谷,凡是能换钱的农产品她都卖过,一分一分地挣,十元十元地给我寄,以至于我买的衣服会有红薯的味道,我买的球鞋理所当然地散发着稻谷的气息。直到我领了工资,母亲才结束农村对城市的支援,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这时的她,已经苍老得不敢照镜子了。她的头发白得像李花,皮肤黑得像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是干水的池塘。每个月我都回村去看她,给她捎去吃的和穿的。后来,父亲过世了,我把母亲接到城市,以为故乡可以从我的脑海淡出。其实不然,母亲就像一本故乡的活字典,今天说交怀的稻田,明天说蓝淀塘的菜地,后天说代家湾的杉木。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里,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一位曾经批斗过她的村民进城,她在不会说普通话的情况下,竟然问到那个村民的住处,把他请到家里来隆重招待。只要能听到故乡的一两则消息,她非常愿意忘记仇恨。谁家的母牛生崽了,她会笑上大半天,若是听到村里某位老人过世,她就躲到角落悄悄抹泪。有一天,这个高大的矮个子母亲忽然病倒了,她铁一样的躯体终于抵挡不住时间的消耗,渐渐还原为肉身。从来不住院从来不吃药的她被医院强行收留,还做了化疗。三年疾病的折磨远远超过她一生的苦痛。她躺在病床上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多少次,她央求我把她送回谷里,说故乡的草药可以治愈她的恶疾。但是,她忽略了她曾送我读书,让我有了知识,已经为现代医学所格式,所以没有同意她的要求。她试图从床上爬起,似乎要走回去,可是她已经没有力气,连翻身也得借助外力。她一直在跟疼痛较劲,有时痛得全身发抖,连席子都抠烂了。她昏过去又醒过来,即便痛成这样,嘴里喃喃的还是故乡的名字。临终前一晚,不知道她哪来的气力,忽地从床上打坐起来,叫我姐连夜把她背回故乡。我何尝不想满足她的愿望,只是谷里没有止痛针,没有标准的卫生院,更没有临时的抢救。因此,在她还有生命之前,我只能硬起心肠把她留在县城医院,完全忽略了她对故乡的依赖。母亲是在一场瓢泼的大雨中回归故乡的土地的。我怕雨水冷着她的身体,就在新堆的坟上盖了一块塑料布。当母亲彻底离开我之后,故乡猛地就直逼过来,显得那么强大那么安慰。故乡像我的外婆,终于把母亲抱在怀里。今年10月,我重返故乡,看见母亲已变成一片青草,铺在楠竹湾的田坎上。我抚摸着那片草地,认真地打量故乡,发觉天空比过去的蓝,树比过去的高,牛比过去的壮,山城上的玉米棒子也比过去的长得大曾经被我记忆按下暂停的村民,一个个都动起来,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第一次那么醒目。如果说过去我是因为爱母亲才爱故乡,那现在我则是通过爱故乡来怀念母亲。因为外婆、父亲埋葬在这里,所以母亲才要执著地回来。又因为母亲埋葬在这里,我才深深地眷恋这座村庄。现在我终于明白,故乡已经代替了我的母亲。有母亲的地方就能止痛疗伤,就能拴住漂泊动荡的心灵。16.从全文看,文章开头“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一句有哪些作用?请具体说明。(分)答: 17.文中画线的两处,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分) 答: 1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4分) 答: 19.试探究本文题目“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的深刻内涵。(4分) 答: 六、语言运用(12分)20.请根据下列这则消息,以反对者的口吻拟一个反问式的标题(4分)时事消息:最近在一些都市报、晚报上,频繁出现一则以新闻面貌刊登的广告“人造”天才引发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关注,目的是要推销一套神秘的训练教程非常学习31。据说,通过如此训练的孩子都能变成“一目数行”“过耳能诵”“肉眼扫描”“整书存脑”的“天才学生”。如果孩子拥有了这套东西,学习成绩想不好都难 答: 21.下面是奥巴马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并对这段话从演讲艺术的角度加以点评,不超过20个字。(4分)假如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如还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如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答:(1)答案: (2)点评: 22.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能拟为“无题”)(2分)答: (2)简要说明漫画寓意。(2分)答: 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惜”的释义如下:爱惜:珍光阴,墨如金。可惜,惋惜:痛。吝惜,舍不得:别, 力,不工本。参考以上材料,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阶段性测试1D A项“沁”读qn。B项“诞”读dn。C项“稠”读chu。2C 木石前盟3C 振荡 :振动,主要是物理学用语。震荡:动荡,多用于精神之类抽象事物。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随遇而安:能顺应各种遭遇,不管处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安然处得。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但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中能跟平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恰到好处:(说话、办事)正好达到合适的地步,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恰如其分:(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正好合乎分寸。4C C项不可思议:原有奥妙神秘之意,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A项休戚相关:形容关系亲密,利害相关,使用对象不当。B项亦步亦趋:比喻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感情色彩不当。D项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与句意矛盾。5C A项句式杂糅,“原因”和“由所引起的”杂糅;B项搭配不当,把“采访和”去掉;D项缺主语,将“通过”或“使”去掉。6D D项中所述虽是文中的原话,但不是“处处相反”的依据。7C A项“富于诗意、潇洒超脱”是道家的气质特点。B项“忠贞弘毅、从容中道”是儒家的气质特点。D项“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不是儒家的人生观。8A B项法、阴阳、名三家并非“灭绝”,而是未能作为独立学派存在,但其思想已经融入儒、道之中。C项强加因果。D项“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为历代统治者所鄙视”于文无据。9B 反:谋反10B 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A项动词,做/介词,被:C项代词,你/代词,这样;D项介词,因为/连词,来。11D 是讲栾布的经历;是讲栾布担心皇上的行为将会带来“功臣人人自危”的恶果;是讲栾布因军功而被封侯,后来又做了燕相。此三项与栾布重义轻生无关。12C A项后来做了强盗的,是彭越,不是栾布;B项禁止人收殓或者探视,违令者只逮捕,没说烹杀;D项栾布只是在彭越的脑袋下汇报祭祀哭泣,并没有取下他的脑袋。13(1)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事判罪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 (2)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使自身受辱降低志向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 (3)于是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除掉他。参考译文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还是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雇用,在卖酒的人那里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了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劫持并被卖到燕地去做了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报了仇,燕将臧荼提拔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了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谋反,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说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朝皇帝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将彭越斩首示众,并将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栾布从齐国返回,便在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自己出使的情况,边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给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下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把他烹杀了!”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huo,古代残酷的刑具)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您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您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镇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况且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爵位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竟为了到梁国征兵时,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事判罪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杀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孝文帝的时候,栾布担任燕国承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使自身受辱降低志向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曾经有恩于自已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除掉他。吴、楚反叛时,栾布因打仗有功被封为俞候,又做了燕国丞相。燕、齐这些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做栾公社。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去世。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时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封国被废除。太史公说:栾布痛哭彭越,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即使从前坚守信念而牺牲生命的人,又怎么能超过他呢!14(1)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会让她感到寒冷,但诗人写完这层意思后,没有写少妇自己感觉寒冷,转而去写“妾忧夫”的心理活动。前后两层意思跳跃,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少妇对丈夫的体贴入微,十分逼真。 (2)本诗采用了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手法,用“妾”的口吻来表达,通过寄书前后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从念夫到忧夫,从寄书前和泪修书到寄书后的思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便于表现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能够轻易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便于抒发感情,增强真实感,容易使读者信服。15(1)浪遏飞舟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4)大礼不辞小让,今人方为刀俎。16开启下文(或“总领全文”),叙说母亲怎样养育作者。照应题目(或“首尾呼应”),揭示母亲与故乡的关系。表现主题,抒发作者对母亲的热爱。17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苍老,暗示母亲为儿子的付出之多(或“操劳”)。第二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故乡记忆的深刻,写出了母亲对故乡的热爱。18热爱母亲。敬佩母亲。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有一颗报答母亲的心。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母亲去世,充满悲伤。怀念母亲。19过去因为爱母亲才爱故乡。现在(或“母亲去世后”)通过爱故乡来怀念母亲(或“因为母亲埋葬在故乡,所以眷恋故乡”)。故乡代替了母亲,给予“我”力量和慰藉(或“给我止痛疗伤,拴住我漂泊动荡的心灵”)。20天才可以这样“人造”吗?(意思2分,句式2分)21(1)(答案)美国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应坚信不移。(3分,1句1分,3句3分) (2)(点评)有的放矢,开宗明义;排比句式,引人入胜。(2分,每点1分)22(1)治病的代价(或“代价”)(意思对即可) (2)讽刺批评了某些医院(或医生)缺乏医德,金钱至上,以蒙骗损害患者来谋取利益的不良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