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25)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57602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25)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25)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25)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25) 含答案一 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_。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当他们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看着海岸上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海边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_,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A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熟视无睹B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C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D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清晨上课前,不少中小学都在校门口安排学生值日,检查入校同学的仪表与证件佩戴情况,一般都很讲礼貌,会主动向进校门的教师行礼。B幼时,娘在我眼里永远是醒着的,就连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她也不睡,而是在扫地,在收拾着仿佛永远也收拾不完的家。C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支照亮夜空的火炬,点一盏守望家园的心灯,用自己的一点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惠及社会、打动他人。D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口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的照片赫然在目,向人们反映着这位法国友人对推动秦俑走向世界的贡献。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_,_,_。_,_,_。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A BC 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家肯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 ,道家教育理念也注重 。教育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区别对待,凡超出他们所理解范围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6. 朱自清“认真”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7. 文中画线处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分)8. 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8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南面称孤;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袍泽为屠乎?”章邯狐疑,阴使侯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B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D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B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C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入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D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答案1、 解析:选A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习焉不察: 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结合语境可知,A项正确。2、解析:选BA项,偷换主语。应在“一般都很讲礼貌”前加上“他们”。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D项,搭配不当。“反映”与“贡献”搭配不当,可将“反映”改为“展示”。3、解析:选D解答该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语段表述的内容,二是六句话的意思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横线前的内容从比喻的角度解说了人的名字与生铁的关系,即“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后面应接名字不被叫的情况的句子,六句话中,两句是表述名字不被叫的情况,根据其时间的长短,顺序应为;接着写如此长的时间土很厚,即;则接着说名字已很难被叫出来,写名字的朽掉,写这种情况下人的做法。如此即可得出答案。4、解析:这道题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二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家教育理念的理解等。从空格前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空格后的“考虑受教育者区别对待”等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因材施教、顺应自然等有关。参考答案:因材施教(或分门别类或个性教育)顺应自然(或尊重自然或效法自然)5. E项3分,C项2分,D项1分(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项可能是“豁达”,没有“乐观”,也可能是出于无奈。)6. 写作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学习认真。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教学认真。他的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7. 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 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8. 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答其他内容,亦可酌情给分。)9、B10、D(屯戍:为百姓耕作,错。)11、A(B、“章邯早有反意”原文无据。C、“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章邯”错,是章邯主动联系项羽。D、“秦降卒密谋举事”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