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4640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I)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年5月1日上午,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喷射高度最高达到4100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D.自然界天气的变化无规律可循2.2016年4月7日,山西忻州发生4.1级地震。震中距代县23公里,距忻州市52公里,距太原市115公里。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由此可知(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有些运动难以准确发现,认识是不断深化的A. B. C. D.3“井底下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因为它被井的狭窄束缚了;对夏天的虫儿,不可以和它们谈冬天和冰,因为它们被时令限制了。”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离开了意识,人们的视野便无法拓宽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形成发展客观存在不同,意识的内容也不同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条件改变的过程A. B. C. D.4.下图漫画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A. B. C. D.5.人类发现抗生素后,依赖抗生素挽救了许多过去无法挽救的生命,但医学界一直忧虑不当使用抗生素会让细菌出现抗药性,制造出无药可医的“超级细菌”。英国近期有12人感染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细菌经检测后均证实带有MCR一1基因,对被称为最后一道抗生素防线的多黏菌素(Colistin)产生抗药性,这标志“超级细菌”噩梦成为现实。这说明( )人类社会某一领域的进步必然伴随相应领域的退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时可能带来危害人类的规律尊重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A. B. C. D.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袁隆平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 )A.事物运动遵循固有的规律 B.任何权威不可能永远正确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真理随历史条件丰富发展7.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倘若将来能应用于医疗,那么器官移植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因为只要在患者身上取一些干细胞培养成为打印原料,就可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器官进行移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属性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客观地认识世界C.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是人类改造活动的基础D.把握规律的客观性就能正确改造客观世界8.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氧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有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 )改变自然物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以实现科学研究重大突破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适用条件和范围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A. B. C. D.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揠苗助长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A. B. C. D.10.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认识必然不同,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A. B. C. D. 11.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时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意识和物质不可分割 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A. B. C. D.12.周朝时,中央政府经常派人到各地采风,搜集方言俗语。西汉扬雄进一步搜集整理,并通过面询方式进行方言调查,大范围记录各地的口语词,然后将所记词语按通行的地域范围分别标注成不同类型,成就了中国古代方言研究的开山巨著方言。材料告诉我们( )获得认识成果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立足点社会实践始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想问题办事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出发点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有助于获取认识A. B. C. D.13.实行“全面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实行“全面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B. C. D. 14.针对某地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甲认为:要继续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乙认为: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腾笼换鸟”计划中应重点推进扩大开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乙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甲、乙的观点的差异说明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腾笼换鸟”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15.xx年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分析( )A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坚持了系统优化的观点C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D把握了联系的客观性16. .下图剪纸艺术作品马上封侯由猴子、骏马组图。“猴”与“侯”同音双关,侯为中国古代分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猴子骑于马上,“马上”为立刻之意。有人认为,此图寓意功名指日可待,马上封侯,意思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纹饰主要以马、蜂和猴组成,运用“蜂”与“封”、“猴”与“侯”同音和隐喻等手法,以示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但也有人认为,此作品反映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糟粕,应该抛弃。这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A. B. C. D. 17.“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用小松树的成长比喻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时人不识凌云木”是因为(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新事物最初往往比较弱小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A. B. C. D.18.马云就“双十一”促销抛出了“狮羊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A. B. C. D. 19.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需要(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抓住发展的重点,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A. B. C. D.20.一名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乘势待时,把握事物发展状态 知难而进,顺应事物发展趋势敦本务实,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系统优化,把握整体部分关系.A B. C. D.2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马铃薯只要不油炸,完全是一种健康食品:淀粉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微量元素,不但是一种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进食后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减肥瘦身的功效。这一结论表明(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 B. C. D.2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路上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彰显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今天,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征路上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从哲学上看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相近的是(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A. B. C. D.23某中学生在验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时,由于客观条件影响,出现两球不同时着地现象。据此该学生认为,不能以某一次具体实践结果检验认识的正确性。支持该学生观点的认识论依据是(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实践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A. B. C. D.24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联和第九次作协代表大会上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也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这要求文学家、艺术家 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结合历史事实创作文艺作品 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文艺创作 尊重历史事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的历史 展开合理想象,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文艺创作A. B. C.D. 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神扶贫要注重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精神扶贫还要注重扶“志”,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引导。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精准扶贫过程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12分)26.xx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美人鱼引发了一片环保热潮。影片中唯美的画面,搞笑的表达将环境保护深扎每个人的心里。在环境形势严峻的当下,这样环保题材的电影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关注热潮。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12分)27.解决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获得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沾染上了铜臭气,当了赚钱的奴隶,在文艺创作中把低俗当成通俗,把欲望当成希望,过度放大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作品创作追逐猎奇、媚俗,甚至“重口味”,并冠以“创新”。这样的作品不仅不能激发力量,砥砺精神,反而会消磨意志,诱人向下,追求低级趣味,产生的是负能量。习近平强调: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长青。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谈对文艺低俗现象的认识。(12分)28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制约着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状况。(12分)(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方法论的建议。(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