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460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60分)1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B C D2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BC D3国家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并明确指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重视国学有利于( ) 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BC D4为加快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传承传统文化,xx年5月,浙江和江西两家公司与武夷山市政府共投资30亿元,共同打造武夷山朱子传统文化古建园及武夷山文化博览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文化建设需要经济的支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益显现 A BC D5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如今,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xx年春节期间,在美国,数百名中国师生与上千名美国师生写春联、画脸谱,共庆新春;在泰国,“欢乐春节”活动8号在曼谷唐人街盛大开幕;新加坡则举办了“新春音乐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全球多地共贺鸡年新春。这表明(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环化境和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 BC D6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BC D7古代汉语中“先生”一词是对学者的尊称。xx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互称“先生”,在新加坡进行了“世纪之握”,80秒的难忘瞬间,震撼全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海峡两岸领导人以“先生”互称,进行“世纪之握”的文化寓意是(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展现了海峡两岸多姿多彩的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A BC D8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 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 BC D9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xx年春季开幕。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材料表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主题乐园等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 BC D10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这表明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文化具有多样性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体现了A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B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C文化由文人创造又影响人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12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材料表明( ) 文化对人能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地位突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BC D13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 BC D14“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xx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 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 A BC D15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 BC D16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A BC D17抗战爆发后,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中国作家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他们以小说、话剧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形成了抗战文学,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杀敌。抗战文学的产生及作用充分说明( ) 精神产品对物质载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文化直接变革社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A BC D18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 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使人们对倍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A BC D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对待中草药应( ) 采用现代科技,摒弃传统中草药研制技术 在“扬弃”中坚守,将中草药发扬光大 在继承过程中发展中草药,切莫因循守旧 承袭中草药传统研制手法,为我所用 A BC D20西安市把唐大明官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出来,建设起大明官遗址,大明宫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 )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C D21不燃放烟花爆竹,是否真的就丢了传统年俗?纵观中华文化脉络,传统年俗并非一成不变。况且,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有过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尝试与探索,其间的每一个春节也都过得其乐融融。对这些城市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传统习俗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尊重民风民俗,加强管理和引导 剔除文化糟粕,倡导文明新风 传统习俗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BC D22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文学作品创作运用不同的方言( ) 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C D23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24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xx年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 B C D25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杈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B C D26近年来,河北省根据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等部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了“扬正气、促和谐”全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下列成语诗文中与“廉政公益广告能促进廉政建设”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一致的有( )耳濡目染、孟母三迁 乡音无改鬓毛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27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28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我国汉族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久的影响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A B C D29客家人“根在河洛”,南迁过程中不同支系的客家人主体承袭了古河洛文化,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逐出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环境影响文化,文化创新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 C D30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今天,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克服艰难险阻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D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主观题(40分)31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6分)32 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0分)33(14分)近年来,湖北省某小学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他们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他们还建立“云教室”,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成视频,放入“云教室”,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线上自学,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的场所。对有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随着“云教室”的发展和完善,该校上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部分网瘾学生的网瘾程度也大大减轻。有评价指出,该校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学生学习个性的缺陷,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6分)34(10分)陕西户县是我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为做大做强农民画品牌,该县不断创新模式,扩大农民画的影响:开发农民画产业,与农家乐旅游结合起来,打造旅游新亮点;开展农民画新壁画运动,先后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绘制壁画20000多平方米;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余幅公益宣传作品在全国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传播展示;加强对外交流,28名作者35次到日本、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三幅户县农民画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显示屏展播。(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说明我国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6分)(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促进中国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提两条建议。(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ADBBBCACBCD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BAAABBBDDCC31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32由于世界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使得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意义在于它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3(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沭刻的影响。深化教育改革,不仅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而且深刻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的复兴。(3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文化的传播。(3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发挥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重大作用。(3分)(2)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教师可以获得更多更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身发展;(2分)可以更新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课程。(3分)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拓宽学习途径,丰富学习内容,扩展知识视野。34(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有助于充分挖掘文化的社会价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5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5分)(若答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转化成物质力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2)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文化交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平等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