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843845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传染病报告,预防保健科 XXX,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1,2,3,4,(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1.突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2公共属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及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3危害的严重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危害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即时性损害。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例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红色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橙色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黄色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蓝色,(四)卫生应急工作概念,卫生应急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本原则,(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报告的范围: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级别(未分级)、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 。,(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 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二、传染病,1.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一)传染病信息报告,(1)法定传染病(39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增加丁肝)、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3.报告病种,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需要开展应急监测的其他传染病。包括新发、境外输入的传染病,如人感染猪链球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3.报告病种,(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如:水痘、流感样病例 (3)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等特定目的监测的疾病。,3.报告病种,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采供血机构发现阳性病例也应填写报告卡。,4.报告程序与方式,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5.报告时限,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 纸质报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楚。电子交换文档应当使用符合国家统一认证标准的电子签名和时间戳。,(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卡片编号:,(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便于内部管理。,报卡类别:,(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报卡类别: 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须重新填报,标识“订正报告” (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患者姓名:,(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填写患者与身份证上一致的真实姓名, 14岁以下(含14岁)患儿必须填写家长姓名,未取得身份证的,可填写监护人身份证号,(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或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原则上指病例发病时的居住地址,不是户籍所在地址。,职业:在相应职业名前打,不能填“不详”,(二)传染病卡规范填写,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进行诊断),甲、乙、丙类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