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2415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7题。(22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的事物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容迅速往上升C野马也,尘埃也 游动的雾气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鹏之徙于南冥也 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是还是C而后乃今培风 然后才开始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3.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而莫之夭阏者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访风景于崇阿C南冥者,天池也。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孙。巢父早勤文史,少时与韩准、裴政、李白、张叔明、陶沔隐于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永王鳞起兵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巢父知其必败,侧身潜遁,由是知名。广德中,李季卿为江淮宣抚使,荐巢父,授左卫兵曹参军。三迁库部员外郎。出为泾原行军司马。累拜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以巢父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兼御史大夫。俄而从德宗幸奉天,迁给事中,为河中、陕、华招讨使,累献破贼之谋,德宗甚赏之。寻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慰使。巢父辩而才,及见田悦,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巢父谓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归国者,但为一好贼耳。”悦曰:“为贼既曰好贼,为臣当作功臣。”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谢焉。数日,田承嗣之子绪以失职怨望,因人心之摇动,遂构谋杀悦,而与大将邢曹俊等禀命于巢父。巢父因其众意,令田绪权知军务,以纾其难。李怀光据河中,帝复令巢父宣慰,罢其兵,以太子太保授之。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众忿曰:“太尉无官矣!”方宣诏,乃噪而合,害巢父,并杀中人啖守盈。初,巢父至,怀光以其使魏博而田悦死,疑其谋出巢父,故军乱不肯救。帝闻震悼,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节选自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删改)【注】:宣慰: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出为泾原行军司马 出:出走B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 开:开导启发C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 素服:(穿)日常穿的便服D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 存恤:慰问救济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B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C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D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永王李磷在江淮起兵,征召孔巢父为从事,孔巢父知道李磷肯定会失败,于是“潜遁”,孔巢父也因此声名远播。B田悦作乱日久,朝廷委派孔巢父以魏博宣慰使一职劝降田悦。孔巢父晓以君臣大义、利害逆顺,田悦及其部下心悦臣服,愿意归降。C田承嗣之子田绪设计杀死了田悦,孔巢父不仅没有怪罪田绪,反而因势利导,让他暂时主持军务,藉此平息了一场祸患。D孔巢父代表皇帝准备宣诏授予李怀光太子太保一职,李怀光素服待命,孔巢父疏忽大意,未加劝止,士兵对此心怀怨恨,以致招来杀身之祸。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5分)(2)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谢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宋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注】本调又名忆秦娥。相传创始于李白。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何许,为何这样。8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9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练,抑扬顿挫,表达了作者告别官场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悦的心情。(2)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推开阁中窗户,极目远眺,所见到的山川胜景的两句是“_,_”。(3)李密陈情表:“_,_。”仅用八个字,便简洁、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幼年时经历的孤独、悲怆、凄厉无告的惨境。(4)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看到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贝多芬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无疑使他花掉更多的钱,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音乐家,变得更加穷困。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当贝多芬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叉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这绝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想当初,我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煞费苦心,也曾设想过几十种方案才最终定稿。正是由于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才使后人欣赏到如此动人的艺术精品。作曲对于贝多芬而言,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他写作歌剧费德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贝多芬常常揣着笔记本,在散步时也从不忘记将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这一点又极像我国唐朝诗人李贺。选自贝多芬的故事,有删改。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贝多芬和莫扎特同为世界级的音乐巨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幸的童年,对音乐的极度痴迷,杰出的音乐才能等。B贝多芬在生活中不拘小节,行为怪异,与人们格格不入,看似不合常理,实则体现了艺术家极其投入的创作状态。C虽然先天听力出现障碍,乃至后来完全失聪,贝多芬仍然徜徉于音乐的世界,创作了一大批世人耳熟能详的融完美的音乐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于一体的作品。D贝多芬虽然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但对待作曲,态度却极其严谨,其经典作品费德里奥命运交响曲都几易其稿,反复打磨。E贝多芬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丰厚的创作,还在于永不低头的人生态度,他的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便是极好的体现。12.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1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本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贝多芬的这一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14.文中说,“正是由于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才使后人欣赏到如此动人的艺术精品。”请结合材料及你的课外阅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第卷(表达题,共62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不相同, 。“海是什么?”有人从视觉上回答:“海是蔚蓝的。”有人从味觉上回答:“海是又涩又苦的。”回答一个具体的海的问题尚且 _,对远为抽象、复杂得多的诗有不同的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_。A神秘莫测 众说纷纭 见怪不怪B变化莫测 众说纷纭 数见不鲜C变化莫测 莫衷一是 数见不鲜D神秘莫测 莫衷一是 见怪不怪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担任新北市长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是否能够像连战那样有政治担当,抛开利益算计,带领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开创一个新高度,我们还需冷静观察。B据悉,湖北正在制定全省足球十年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足球发展,并将积极推进校园足球项目,拟于xx年在全省建成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C创新不单是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更是技术创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D上个世纪90年代,汪国真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一经出版,就连续5次印刷,印数近60多万册。那时,汪国真和麦当劳、四大天王、健美裤一起,构成了年代的符号。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现代散文对“疏”与“密”的认识,较多地承接了古代的某些观念,在素材的安排、笔法的运用上,尽量做到收放自如、疏密有致。_,_,_,_,_,_。不管是语“疏”事“密”,还是语“密”事“疏”,体现的都是散文的疏密渗透、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这同时也说明:所谓“疏”,绝非空疏、粗疏乃至散漫无度。从深层来说,散文的“疏”显示了一种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吧。葡萄月令的“疏”的高妙技法,是与作者那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分不开的。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密”显示了散文作品笔触的精细与意义表达的紧凑。与“疏”相对,散文的“密”主要指构思细密、层次紧密和结构严谨。A BC D18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举办了语文手抄报活动,手抄报包括“神奇汉字”“名言诵读”“诗歌品鉴”“少年作家”四个栏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另两个个栏目各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语言形象生动,句式与示例一致,字数可不完全相同。(6分)示例:“神奇汉字”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愿“神奇汉字”能让你领会汉字的内涵与奥妙。“诗歌品鉴” “名言诵读” 六、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材料一】日本著名动画导演、漫画家宫崎骏在他的电影里说:“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材料二】早年的沈从文,握住手中的时光,通过边城让人们认识了湘西那块美丽的土地;蒙受不白之冤的沈从文,在故宫博物院的铜与玉、竹木与牙角的斑斑锈痕中,追寻着每一天的生命质量;晚年的沈从文,心如止水,在文物和服饰研究的奇异世界里,让每个日子灿若春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B(旋风)2.A(主谓之间)3.A-宾语前置4 答案:A (出:京官外调)5 答案:C (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6 答案:D (“士兵对此心怀怨恨,以至招来杀身之祸”错。士兵怨恨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孔巢父来是剥夺李怀光的官职,因而杀害孔巢父。另外,孔巢父被杀,还和李怀光纵容士兵,不肯营救有关)7 答案:(1)(田悦)自夸他的骑射技艺、勇力谋略,并说:“如果我承蒙被任用,准能无坚不摧。”(“矜”1分,“见”1分,大意通1分)(2)孔巢父说:“国家现在正有难,等着你去平息呢!”田悦站起来向他致谢。(“虞”1分,“息”1分,大意通1分)诗歌答案与解析:8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月夜庭院思妇图(1分):三更之夜,月色皎洁,中庭梨花在月色的辉映下更加洁白(1分),闺中少妇,思念游子,夜不能寐,听到杜鹃声声哀啼,更是情不能胜,哀伤不已(1分)。为词作营造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1分)。9 答案:这两句运用了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或“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作者赋予无情的陇上之水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似乎它们也为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所感动,发出呜咽哀鸣之声,(1分)。作者融情入景,借物抒情,表达了闺中少妇与恋人离别后,饱受相思煎熬的忧伤痛苦之情(1分)。诗文默写答案与解析: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与解析:答案:(1)答B给2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C、E、不给分。(A项“不幸的童年”不是莫扎特的特点;C项“虽然先天听力出现障碍”有误;E项“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不能很好表现“永不低头的人生态度”)(2)答案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和补充;从行文来看,这一段拓宽了文章的思路,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从表现人物看,这一段联想到我国文学家王安石、诗人李贺的“炼字”,衬托了贝多芬严谨的作曲态度和勇于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3)答案童年不幸,但勤学苦练钢琴;生活困窘,依然专注艺术,执着追求,沉迷于自己的音乐世界;不向命运低头,在逐渐失去听力的情况下,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4)【答案示例】好的艺术作品不仅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用心体验,还来源于艺术家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感悟提炼;贝多芬对艺术的追求可谓精益求精,他的费德里奥和命运交响曲等,都是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后才成为艺术精品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同样如此,作者曹雪芹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6分;给满6分为止)语言文字应用答案与解析:13.答案:B(“神秘莫测”,非常神秘,难以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或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无法揣测;“变化莫测”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众说纷纭”指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见怪不怪”意思是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14.答案与解析:答案:B(A项搭配不当,“开创”改为“走向”或者将“高度”改为“局面”;C项语序不当,应为“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是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D项不合逻辑,“近”改为“达”或者去掉“多”字)15答案与解析:答案:C(须明确内在联系,把握逻辑顺序,先谈“疏”再谈“密”)答案与解析:16【答案示例】 “名言诵读”一句名言就是一杯沁人心脾的好茶,愿“名言诵读”能教你思考人生的精髓。 “诗歌品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愿“诗歌品鉴”能帮你品赏诗歌百花园的奇花异草。17作文标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