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4163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一、(每题2分,共60分)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2“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以德治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 B C D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6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717世纪中国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8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院,开国会9胡适说:“当我在中国公学读书时,物竞天择的话,就成了当时很时髦的学说。而我呢?改名叫适,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文中所指学说的传播者是A林则徐 B魏源 C谭嗣同 D严复10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影响了下列哪些事件?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 C D 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21906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民主义,以下对三民主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民族主义即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自主B民权主义是核心,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民生主义反映了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D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13“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所说的两位“先生”是指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自由 C自由与科学 D实业与自14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说明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 A B C D15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16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时间课程上午读诸经下午习洋语洋操一年后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A辛亥革命的兴起 B资政新篇的颁布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洋务运动的开展17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18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鸦片战争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19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中共表示:“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于是国民党顽固派说:“既然如此,那么暂时把共产主义收起来好了。”要批判国民党顽固派这一观点,应优先查阅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20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 B C D21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22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23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类自己这一命题上 认为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A B C D24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2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26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积极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神学思想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27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旧时代”和“新时代”肯定了伏尔泰和卢梭的主张是A抨击天主教会,提出社会契约论 B反对等级制度,主张天赋人权C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 D倡导君主立宪,废除私有制28“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29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其经典力学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30达尔文去世后,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句话可以最恰当的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A他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的力学体系B牛顿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了造物主,而他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了造物主C和牛顿一样,他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2小题,其中31小题20分;32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李斯:“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汉董仲舒:“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康有为:“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材料三:胡适:“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斯与董仲舒对待儒学的态度是否有相同之处,请具体说明。(4分)(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试分析儒学在古代中国的影响。(6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谈谈你对儒学遇到不同态度的看法。(2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材料二:和启蒙学者的华美寓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请回答:(1)据材料一,科学的发展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思想领域的新现象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6分)(2)材料二所提及的“华美寓言”有哪些内容?作者对“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这种看法对欧美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别举近代中西一例加以证明。(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AABCC ADADB ADADA DDBBB BDDBA CCDBB 二、非选择题31.(1)有。做法上都是推行思想专制。(2分)目的上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分)(只回答有,不加说明不给分。)(2)态度:冯桂芬强调用西学来维护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2分)康有为利用儒学宣传西方民主制度。(2分) 反映:甲午战败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思想被质疑;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提升;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2分一点,答出两点即给4分。)(3)积极影响: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建设。消极影响:强化了专制统治,扼杀人性;阻碍了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发展。(必须分“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回答,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给6分。只从一个角度回答,最多只有4分。)(4)人们对儒学的态度会因为阶级、立场、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2.(1)出现理性主义思潮。(2分)成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建立政权的理论基础,(2分)例如美国独立宣言、1785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2分,革命宣言与宪法要各举一例。)(2)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治。(2分,一个1分,两个2分)失望。(2分)出现浪漫主义潮流。(2分)(3)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相互作用,物质决定意识。(2分)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催生了维新思想的出现,(2分)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西: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2分)反过来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