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0854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历史高一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国接下来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发动“冷战”C发动朝鲜战争 D帮助建立“欧共体”13“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14.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15.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A. 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 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 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6. 图3不同历史年份我国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3A20世纪初,收回利权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北洋军阀统治初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一五”计划的完成,工业结构日趋合理17.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8.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丁业的发展19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所有制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0.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21.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自由贸易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主义扩张22. 1933年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右图)的目的是为了 A调整农业 B整顿银行金融 C复兴工业 D社会保障救济23. 把美国带进“新经济”时代的美国总统是A罗斯福 B胡佛 C里根 D克林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38.(24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 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 1 924 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材料三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本根不摇”,采取怎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4分)孙中山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在当时是否实现?为什么?(4分)(3)据材料三,为解决演说词中提到的社会问题,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 农民最伟大的创举是什么?(2分)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4分)(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39(28分)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一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解说词材料二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但民国初年出的历书是阴阳合历,一边用阳历,一边用阴历,农时二十四节气仍旧保留。当时王闿运有一副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即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l953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使中国迈出工业化第一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突破了一个“瓶颈期”,中国开始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经济潮流,每一步都没落空,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 至 19 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崛起提供支持的因素有哪些?(6分)(2)据材料二,今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多少周年?民国初年我国经济领域出现怎样的新气象?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因素有哪些?(10分)(3)据材料二,“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风貌的哪些典型特征?(2分)(4)材料三中的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指什么?分析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的?(4分)湛江一中2011-xx学年度第二学期六月月考高一级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ADADABCBCCD38.(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4分)(2)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4分)没有实现。(2分)因为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2分)(3)措施: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等。 (4分,答出2点即可)(4)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一些地方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国情: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8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社会稳定。(4分,写出两点得4分)(5)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39.(1)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最早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实行重商主义、大力实行殖民扩张、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6分,写出3点得6分)(2)100周年。(2分)民族工业出现黄金发展时期(短暂春天)。(2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抵制洋货运动。一战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6分)(3)中西合璧,土洋并存(2分)(4)一五计划。(2分) 原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分)(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l992年,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xx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分,答其中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