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16507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一、选择题(30260分)1、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A B C. D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4、“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而姓名再次排在调查内容首位。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姓被赋予“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下列关于“姓”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B、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纽带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传递原则 D、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进步6、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化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7、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论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ABCD9、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 A. 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分配上 B. 中央机构的运作方式上 C.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10、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蚧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这里“除吏”的含义是( )A、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C、拜官授职,任用官吏 D、改革政治,调整署衙1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B、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C、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12、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 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B. 孝、廉的选官标准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14、元史记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官有常职,则有行省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元代官职与宋代相比有了新的变化B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C蒙古贵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D在中央设行省,在地方设路、府、州、县15、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6、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17、明太祖的皇明祖训中说:“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一规定( )废除了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使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决断使明清出现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的内阁 使官员不敢上书言事,强化了思想控制A、 B、 C、 D、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唐、明 D秦、元、清19、某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内阁制度20、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21、考古发现的放逐铁米斯托克里的陶片有100枚,经验证为14人刻写笔迹,可见( )A铁米斯托克里确实为人们所不满 B铁米斯托克里曾被放逐C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防止专权和独裁22、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 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派别之争 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23、“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材料体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有( )人民主权 分权制衡 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A B C D24、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B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C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D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25、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是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有较大的局限性 C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 D公民大会成员由抽签选举产生27、某中学进行“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正确的是(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案由:人身伤害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一罗马贵族。案由:贵族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平民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8、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卖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确定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该条款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证下层平民的权益 C、确认等价交换的原则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29、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30、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xx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302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题(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材料四 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人民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4分)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4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中国大力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国有何重大意义?(4分)(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英宗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成大元通制。与此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还颁布了至正条格,其类目与大元通制相似。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门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1)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2分)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有何不同?(4分)罗马法在当时有何作用?(2分)请举两例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2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对后世有何影响?(2分)(2)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2分)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4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4分) xx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302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CBCBBDCCABA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CDDCBDBDBCDDD二、材料题(40分)31、(20分)(1)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4分)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2分)(2)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2分)(3)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分)(4)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全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5)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响着国家的至乱兴衰。(言之成理即可)(4分)32、(20分)(1)相似之处:都是在征服了广大区域和多个民族之后设立的。(2分)不同:罗马帝国行省总督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长官拥有军事、行政大权,但受中央政府节制。(4分)作用:罗马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帝国的统治;(2分)成为世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民法典、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受罗马法影响;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各种司法原则;罗马法影响远及亚洲(日本、中国)等等。(每例1分,总分2分)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元朝行省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分)(2)相似之处: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分)主要区别: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4分)(3)认识: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都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先进的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答对1点2分,总分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