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A卷)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8247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A卷)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A卷)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A卷)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A卷)单元测试 岳麓版选修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答案:C本题可用排除法,从秦始皇行郡县制的目的方面考虑,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分裂而实行的,不可能是强化地方的独立性。2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答案:D秦朝官制中,皇帝至高无上,下设“三公”。其中,太尉掌管军事,但秦始皇要控制军权,故太尉空缺;御史大夫的存在自然更多地体现在分散相权,牵制丞相方面。3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便利了分封制度的推行A B C D答案:B主要考查秦统一后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注意审题,强调的是对以后历史的影响)。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当时“巩固了”秦朝的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建立了”秦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并且不是对以后历史产生的影响,故错。秦朝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与史实不符。4下列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认识,正确的是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发展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的交流把大篆作为标准字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派兵攻打越族,延缓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 B C D答案:A秦统一文字是以小篆为基础。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5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都要对皇帝的名字避讳。秦朝作出这些规定的目的是维护皇帝至尊增强皇帝的神秘感统一皇家用语显示皇权至高无上A B C D答案:C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位至尊、皇权至上。对于百姓来讲,皇帝是神秘的,准确。“朕”“制”“诏”只有皇帝能使用,不是统一皇家用语,排除,选C项。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答案:A行省制度是在元朝开创的,排除含的选项。7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与任嚣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郡尉不能拥有封地。8从以下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正确的信息和认识秦简上的法律条文秦朝建立后,颁布了秦律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长城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A B C D答案:D本题考查秦朝建立后采取的重要措施,从图片中很容易判断的信息是正确的,措施的采取确实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也是正确的。9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答案:A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10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答案:B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1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中央决策的民主化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A B C D答案:D在封建社会里专制主义盛行,不可能出现决策民主化的做法,是皇帝大权独揽。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是对科举制的评价,与题干不符合。只有正确描述了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12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宰相“委员制”的有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A B C D答案:B唐代的委员制,是指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各负其责,共同执掌国事,又互相牵制。故正确。辅佐皇帝,强调了宰相比较高的地位,不能说明委员制,故排除;三省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不是共同决议,故排除。13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铺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该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参知政事 D门下省答案:D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职责为执行。根据材料反映内容可知是门下省。14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答案:C解答本题注意对材料的理解。“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三省的存在虽避免了相权的膨胀,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种“民主”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专制皇权未得到进一步加强。15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答案:C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主要是议政处、内阁、南书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6题12分,17题18分,18题12分,19题13分,共55分)16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封建帝王。完成下列问题:(1)“百代皆行秦政制”,列举秦始皇在制度创建方面的主要贡献。(3分)(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则是另一类历史人物的典型。他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更以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简述唐太宗在改善民生、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唐太宗为后人所称道的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3)康熙在位60年(一说61年),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说明。(3分)答案:(1)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与民休息。(答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亦可)击败突厥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与吐蕃和亲。善于纳谏和用人,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3)平三藩,扫割据;收台湾,固海防;抗沙俄,定边疆;征蒙古,平叛乱。(任答3点即可,如答西藏问题也可)17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指的是什么?(2分)(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主要有哪些不同?你怎样理解“(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8分)(3)与唐太宗相比,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清史稿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4分)(4)由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4分)参考答案:(1)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不同: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慎用刑罚;以儒为师。功:出现贞观之治(具体表现也可)。德:唐太宗善于纳谏,以民为本,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3)贡献:平定三藩;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企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者。理解:“天下太平”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基础上的,蕴藏着危机。(4)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封建国家由兴起到强盛再到渐趋衰落。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指的是完成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2)问强调唐太宗与秦始皇的不同点,主要是他采取不同于秦始皇的政策,也就是仁政。第(3)问的贡献也是其主要表现。理解部分要注意结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第(4)问要从这三个帝王的主要政治活动来总结主要趋势。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等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可得乎?”(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在总结他的事业成功的经验时说:“自古帝王多疾胜已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四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请求。中国通史全编材料五(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曾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览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江日升台湾外纪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并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的?(4分)(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农业的根本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失国之本、农业之本?(3分)(3)材料三中,唐太宗系统地总结了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经验,请概括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三点内容。(3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根据材料五,说明康熙帝对“台湾弃留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决策?(2分)参考答案:(1)李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民为国之本。不失时为农之本。人君要简静。(3)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4)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是分封与郡县之争,然后再评价郡县制的作用。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炼即可。第(4)问从“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可以得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信息。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的希特拉(注:希特勒)先生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了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材料三(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览(施)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0请完成:(1)材料一中鲁迅先生对秦始皇的“焚书”政策有何评价?你是如何看待“焚书”政策的?(5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这一观念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3分)(3)材料三中康熙帝对“台湾弃留”问题作出的决策有何影响?(3分)(4)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的著名帝王?(2分)参考答案:(1)鲁迅认为焚书是为了统一思想,而且“秦的思想”是博采众长的。焚书的实质是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也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学术的自由交流。(2)观念: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影响: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交流和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盛。(3)影响: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台湾的发展。(4)是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否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任答2点即可)解析:本题以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为切入口,考查对古代帝王评价标准的理解。第(1)问考查阅读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认真阅读分析可解答;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难度不大。第二小问考查这一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第(3)问考查康熙帝对台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考查对古代帝王评价标准的理解,必须在日常复习中牢记才能较好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