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应急演练.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77279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流程一、发现病情阶段,1.护士巡房时发现患者病情异常,迅速进行病情初步判断意识、触摸颈动脉10s,耳听面感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2.核对腕带,呼叫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准备抢救车 3.予患者去枕平卧,解开衣领裤带,看抢救开始时间 4.医生到达前,护士先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流程二、抢救阶段,1.医生到场,护士简单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医生对患者进行简单病情判断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去除口腔分泌物,检查有无义齿,有义齿的取出 2.一名护士与医生配合,以30:2的比例进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为一组 3.另一名护士遵医生口头医嘱建立静脉通路,静推急救药品,给病人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流程三、抢救成功后续阶段,1、一组心肺复苏结束,医生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心率、血压、末梢循环及瞳孔,宣布抢救成功 2.医生通知家属,告知病情,联系120外送继续治疗 3.护士予患者低流量持续吸氧,整理床单位及用物,与医生核对抢救时使用的急救用物后做好记录,继续做好病情观察,流程四、抢救未成功阶段,1.一组心肺复苏结束后,医生再次进行病情判断,判断抢救未成功 2.按上述比例再进行一组心肺复苏,如此循环 3.护士遵医生口头医嘱继续进行急救药物的注射,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重呼轻拍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S(CAB),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AB),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常用) 托颌法(外伤时),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BLS(CAB),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球囊面罩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 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 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重新评价: 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 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