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104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彷徨(hung) 坍塌(t) 佣金(yng) 专横跋扈(hng)惩创(chung) 婆娑(su) 窒息(zh) 剜肉补疮(wn)晕车(yn) 驯鸽(x) 蜕变(tu) 涸辙之鱼(h)蜂窠 (k) 胡诌(zhu) 怔住(zhng) 半身不遂 (su)答案:C(佣yng金惩创chu 半身不遂s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活中往往有一些这样的人,自己做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事,不思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即使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他们也常常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B2011年3月19日晚,法国和英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自此,这个曾经并不不起眼的非洲国家,使世界对它不得不刮目相看。C12月16日,武汉爆炸案嫌疑犯王海剑到武汉总医院就医,因其形迹可疑,被人发现并举报,很快,疑犯即被迅速赶来的刑警抓获。“121”爆炸案告破。D现在距离高考已经不到160天,尽管复习任务多么繁重,但是母校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生仍然抽出时间,在周日下午深入周边的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爱心。答案:C(A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此处为贬义,应用“振振有词”。B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与此处语境不符。C形迹:举止和神色。语意相符。D“尽管”后面不能接“多么”,可将“多么”改为“非常”“十分”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一枚携带12吨有毒燃料的航天器在前往火星途中发生故障,意外滞留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如果技术人员无法使其进入正确的轨道,它可能在一两个星期后坠落到地球上。B中国太空船神州八号于2011年11月2日5时58分07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两天内与9月底发射的天宫一号在外太空对接,是中国太空史上的首次太空对接任务。C与凤凰书店相比,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而且内容更加深入中国文化。友丰书店的创始人是柬埔寨华侨潘立辉先生。D随着中国移民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无论是美国大城市和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答案:A(B成分残缺。在“是中国太空史上的首次太空对接任务”前加主语“这”。 C语序不当。“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应为“友丰书店的书籍不仅种类丰富,”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和”为 “还是”。)4为了使表达简明、准确,下列加点的词必须删除的一项是在拉丁美洲地区,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影响力。每年秋季,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艺术家都齐聚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瓜纳华托,进行演出、展示和交流。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也蜂拥而至,将艺术节变成了狂欢节。如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节之一。A B C D答案:D(“都”和“齐”重复,“了”和“已经”重复。)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题10分)(清)曾国藩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即幸而苟延,精理已销,恒干仅存,君子谓之免焉而已。国藩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若孙夏峰、顾亭林、黄梨洲、王而农、梅勿庵之徒,皆硕德贞隐,年登耄耋,而皆秉刚直之性,寸衷之所执,万夫非之而不可动,三光晦、五岳震而不可夺。故常全其至健之质,跻之大寿而神不衰。不似世俗孱懦竖子,依违濡忍,偷为一切,不可久长者也。【译文】上天造就贤人,大都赋以刚直性格来保持他们的真纯本质,那些柔曲软弱的人,往往乱了自己的天性,而无法保全纯真敦厚的本质。即使侥幸苟且地延长了生命,精神已经消亡,只留下躯体,正是孔子所说的活在世上幸免于祸害罢了。我曾经搜集了本朝众多学者的言行事迹,像孙夏峰、顾亭林、黄梨洲、王而农、梅勿庵等人,都是道德伟大的忠贞隐士,年寿高达七八十岁,而且都具有刚直的性格,寸心所坚持的主张和意志,一万个人反对也不可动摇。日月星辰无光、五岳震撼也不可使他改变。所以他们能长久地保全自己极强健的体质,跻身于长寿之列而精神不衰退。不像世俗中的怯弱小人,犹豫无主见,忍气吞声,苟且对待一切事物,不能长久于世。同年生陈君仲鸾与余交十余年,每相与议论平生,慷慨不挠。或品第当世人伦,意所不可,睥睨讥切,无所复忌。同人或谓仲鸾居吏部曹司,身处卑冗,更事未深,宜其嚣嚣不绌;若移置要地,稍稍练习文法,亦且破觚而为圆矣。既而仲鸾果以考第入直军机,而戆直发愤,芒角森然,曾不减其曩者之旧。吾乃私怪生民刚直之性,其禀之有厚有薄,未可以一概度量也。【译文】同年陈仲鸾君和我相交十多年,平日每当交谈议论时,他总是意气激昂不肯屈服。有时品评当今人物的优劣,他如果对谁不满意,便鄙夷地讽刺责备,毫无顾忌。共事的人有的说,仲鸾在吏部曹司一级任职,身分低微又职位次要,阅历不深,难怪他傲岸不屈。如果把他调到重要位置上,稍微学习舒缓纡徐的文辞方法,也就会削去棱角变得圆滑了。不久仲鸾果然凭考核的等级供职军机处,但他的耿直激愤、锋芒凛然,竟丝毫不比过去减少。我这才暗地里感到奇怪,人的刚直性格,天生禀受有强有弱,不可以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呀。间辄与仲鸾语家世之计,及太公、太母之行。仲鸾为余言封翁荫召先生,生而伉爽,屡经艰险,履之如夷。遇人有心所不许,虽豪贵人必唾弃之。即心之所许,虽孤嫠卑贱,必引而翼之,愈穷厄,愈礼敬与钧。自亲族州闾,皆服其诚信,远近纷难,就之决遣,凡所论断,久而辄应。封母高太恭人,祗顺惇笃,尊尚节义,盖皆有刚直之风。然后知仲鸾之激烈不阿,虽受性独厚,亦其禀之庭闱者。岁渐月染,涵濡之久而不自知也。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译文】我闲暇时常和仲鸾谈到他的家世详情,以及他父母的品行。仲鸾向我说,封翁荫召先生生来刚强豪爽,多次经历人生艰难,他就像走过平地一样。碰上有自己看不惯的人,哪怕是豪门权贵也必然鄙弃。倘若是心中称许的人,即使是孤儿寡妇、地位卑贱的人,他也定会援助和保护他们,越是穷困的人,先生越是恭敬有礼,一视同仁。从亲戚到乡邻,都佩服他的诚实讲信用,远近的人们有纠纷或疑难,都找他排解决断,凡是他预言判断的事,久了都会应验。封母高太恭人,性格恭顺淳厚,崇尚节操礼义,二位老人都有刚直的精神。我这才明白,仲鸾激昂刚烈、不屈从迎和的品格,虽然是得天独厚的禀性,也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日积月累地渐渐受到影响,濡染久了,自己并不觉得。人的成长本来决定于他所熟习的环境,朝廷有曲意顺从的老臣,那么众多下僚就会彼此习惯于见风使舵。家庭里有耿直刚正的长辈,那么子弟们就习惯于循规守法。有人倡导便造成风气,大家仿效便形成习俗,这不是哪一个人能决定利弊的。今年八月,为先生暨太宜人七十生日,年家之子,同官之良,咸称觞仲鸾之邸第,作为诗篇,以祝难老。属国藩为之序,余乃略述平昔与仲鸾言论大指,以著先生之节概,因推国初诸儒以刚直而享大年者,为先生致善祷之谊,亦使世之君子,闻之而有所警焉。【译文】今年八月,是先生和太宜人的七十岁生日,同年家的晚辈,同事中的好友,全都在仲鸾的宅第举酒祝贺,写下诗篇,祝福长寿。大家嘱托我为二老写寿序,我便简略叙述平日与仲鸾谈论的内容大意,以彰明先生的节操气概,因此推许了本朝初年学者中因刚直而享有高寿的人,向先生致以美好的祝愿,也使世上君子,听了我的话而有所警悟。注释嚣嚣(o):自得傲慢貌。绌(ch):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 葆 :保持。B三光晦、五岳震而不可夺 夺:强取,剥夺C属国藩为之序 属:通“嘱”,委托,交付D以著先生之节概 著:彰显。答案:B(夺:使改变。)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若移置要地,稍稍练习文法 若属皆且为所虏D仲鸾为余言封翁荫召先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答案:A (都是句中助词,舒缓语气,不译。B之: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若: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们)。D为:介词,对,向;介词,替,给。)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B.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C.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D.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答案:C(根据句法结构和对举句式可得知。)8.作者为朋友的父母作寿序,却从朋友的品质下笔,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3分)答:作者先写朋友刚正不阿,并且指出这种品质是继承于其父母,从而衬托了其父母的刚正耿直(2分);呼应了第一段“秉刚直之性”者能强健长寿而“神不衰”,实现祝寿的目的(1分),并为下文议论环境的重要作用张本(1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常全其至健之质,跻之大寿而神不衰。(3分)翻译:所以他们能长久地保全自己极强健的本质,跻身于长寿之列而精神不衰退。(计分点:“全”“至健之质”“衰”)(2)吾乃私怪生民刚直之性,其禀之有厚有薄,未可以一概度量也。(4分)翻译:我这才暗地里感到奇怪,人的刚直性格,天生禀受有强有弱,不可以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呀。(计分点:“乃”“私”“一概”“度量”)(3)即心之所许,虽孤嫠卑贱,必引而翼之。(3分)翻译:倘若是心中称许的人,即使是孤儿寡妇、地位卑贱的人,他也一定会援助和保护他们。(计分点:“即”“虽”“翼”)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注: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所见之物。(1)诗人是如何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景象,烘托居所环境之清幽、景色之幽美;(2分)以声衬“幽”:绿草丛中,声声蛙鸣,反衬出居所的幽静。(2分)(2)清代梁清远在他的雕丘杂录曾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 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正是如此。全诗写景井然有序。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可谓“山居景况,一一写尽”(2分)。但古井微澜,一个“叹”字写出了因往日旧交零落殆尽而引发的寂寞伤感之情(1分)以及志士空老、报国无成,抒发了愤恨无奈之情。(1分)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答案:1)吞声踯躅不敢言。2)迷花倚石忽已暝。栗深林兮惊层巅。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生命偶然,人生短暂,人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这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必定会思考的问题。在人生大部分的时间,人忙忙碌碌,很少会去想这个问题。只有偶然独处时,或在无眠的静夜,这个令人惆怅的问题才会突然来到我们心中。哲学家福柯的人格魅力之一在我看来就是他极力倡导并一生不懈实践的“生活美学”。有一次,福柯对友人说:“使我惊讶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只与物体发生关联,而不与个体或生命发生关联每一个体的生活难道不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吗?”福柯的一生,洁净,高雅,我行我素,超凡脱俗。对于生活,福柯充满审美的热情,他力图使自己的生活具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他不仅使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也倡导人们将他们的生活塑造成艺术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创造艺术品成了一种职业性的活动由画家作画,由雕塑家雕塑,由音乐家作曲,由文学家写小说,由摄影家拍照。而这些人只占人口的极小一部分,也许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变得与艺术无缘。福柯却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不但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一件艺术品。这是多么美好呵。仅仅想到有这样的可能性,就令人兴奋不已。当福柯说生活可以是一件艺术品时,他提供了什么样的依据呢?他的依据首先在于自我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我们每个人用一天一天的生活创造出来的。不能否认,我们的生活和自我正是我们自己做出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无论我们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无论我们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无论我们是智慧的还是愚昧的,在很大程度上,这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都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塑造。因此,福柯说:“从自我不是给定的这一观点出发,我想只有一种可行的结果:我们必须把自己创造成艺术品。”按照福柯的看法,人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出来的。发现是去找到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发明却完全是无中生有。如果人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人本身就没有任何不可改变的规则、准则或规范,也就不存在什么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本质。因此,毕其一生,福柯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抗拒“说出关于自己的真实情况”这一命令而进行着一种“游击战”。他坚持认为,一个理想的人“并非那种努力去发现他自己、他的秘密的真实的人,而是那种力图发明他自己的人”,是那种不受传统道德约束的人。福柯认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而那些规范和准则,又是由每个人都必须在其中成长的风俗、习惯和制度所规定的。所有的文化都为生活于该文化之中的人们灌输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习俗。从我们一降生到人世开始,从我们牙牙学语时开始,我们就在某种规范和习俗中生活,其中最典型的是语言,没有人可以脱离开幼年的语言环境。对于这些规范和习俗,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却会在自己的生活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对这些规范加以改变。而所有有创造力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应当不是去创造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难道对一个人来说,这不是最重要、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吗?12对于这篇文章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的自我是由自己来发明的,而不是被自己发现的。B人的生活是由自己来发现的艺术品。C人应当把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D人应当愉快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答案C(文章开头提出问题“人应当怎样度过一生?”,结尾回答这个问题:“而所有有创造力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应当不是去创造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难道对一个人来说,这不是最重要、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吗?”读议论性实用类文章,抓观点,要看文章的首尾。此外,作者引用福柯的材料,是为了说明人应当把自己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13关于福柯的观点,下列说法与原文符合的一项是( )A一个理想的人,不是那种努力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秘密的“真实”的人,而是那种不受道德约束的人。B人本身就没有任何不可改变的规则、准则或规范,也就不存在什么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本质,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说出关于自己的真实情况。C所有的文化都为生活于该文化之中的人们灌输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习俗。这些规范和习俗,使人们循规蹈矩,亦步亦趋。D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只与物体发生关联,而不与个体或生命发生关联,这种现象令人惊讶。答案:D(解析:A错在“不受道德约束”,应该是“不受传统道德约束”。B福柯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拒绝说自己的真实情况,而是说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真实的自我”,因为自我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被创造的。C项应该是使“缺乏创造力的人循规蹈矩,亦步亦趋。)14联系全文,说说福柯倡导“生活美学”的理由有哪些?(5分)答:答案:1)创造艺术不应该只是职业艺术家的事,艺术不能只和物体关联,而不和个体或生命相关联。2)自我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我们每个人用一天一天的生活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生活和自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或者:人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出来的。3)人的本质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但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却会在自己的生活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对这些规范加以改变,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应当把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件艺术品。(每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怀魏握青君朱自清两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些日子吧,我邀了几个熟朋友,在雪香斋给握青送行。雪香斋以绍酒著名。这几个人多半是浙江人,握青也是的,而又有一两个是酒徒,所以便拣了这地方。说到酒,莲花白太腻,白干太烈;一是北方的佳人,一是关西的大汉,都不宜于浅斟低酌。只有黄酒,如温旧书,如对故友,真是醰醰有味。只可惜雪香斋的酒还上了色;若是“竹叶青”,那就更妙了。握青是到美国留学去,要住上三年;这么远的路,这么多的日子,大家确有些惜别,所以那晚酒都喝得不少。出门分手,握青又要我去中天看电影。我坐下直觉头晕。握青说电影如何如何,我只糊糊涂涂听着;几回想张眼看,却什么也看不出。终于支持不住,出其不意,哇地吐出来了。观众都吃一惊,附近的人全堵上了鼻子;这真有些惶恐。握青扶我回到旅馆,他也吐了。但我们心里都觉得这一晚很痛快。我想握青该还记得那种狼狈的光景吧?我与握青相识,是在东南大学。那时正是暑假,中华教育改进社借那儿开会。我与方光焘君去旁听,偶然遇着握青;方君是他的同乡,一向认识,便给我们介绍了。那时我只知道他很活跃、会交际而已。匆匆一面,便未再见。三年前,我北来作教,恰好与他同事。我初到,许多事都不知怎样做好;他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们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吃饭也在一处。因此常和他谈论。我渐渐知道他不只是很活跃、会交际;他有他的真心,他有他的锐眼,他也有他的傻样子。许多朋友都以为他是个傻小子,大家都叫他老魏,连听差背地里也是这样叫他;这个太亲昵的称呼,只有他有。但他绝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傻”,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北京见着他是如此。那时他已一度受过人生的戒,从前所有或多或少的严肃气氛,暂时都隐藏起来了;剩下的只是那冷然的玩弄一切的态度。我们知道这种剑锋般的态度,若赤裸裸地露出,便是自己矛盾,所以总得用了什么法子盖藏着。他用的是一副傻子的面具。我有时要揭开他这副面具,他便说我是语丝派。但他知道我,并不比我知道他少。他能由我一个短语,知道全篇的故事。他对于别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着,不大肯说出。他的玩世,在有些事情上,也许太随便些。但以某种意义说,他要复仇;人总是人,又有什么办法呢?至少我是原谅他的。这其实也只说得他的一面;他有时也能为人尽心竭力。他曾为我决定一件极为难的事。我们沿着墙根,走了不知多少趟;他原原本本,条分缕析地将形势剖解给我听。你想,这岂是傻子所能做的?幸亏有这一面,他还能高高兴兴过日子;不然,没有笑,没有泪,只有冷脸,只有“鬼脸”,岂不郁郁地闷煞人!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屋内人都睡了;我们站在月光里,柏树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静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他叙述时,脸上隐约浮着微笑,就是他心地平静时常浮在他脸上的微笑;一面偏着头,老像发问似的。这种月光,这种院子,这种柏树,这种谈话,都很可珍贵;就由握青自己再来一次,怕也不一样的。他走之前,很愿我做些文字送他;但又用玩世的态度说:“怕不肯吧?我晓得,你不肯的。”我说:“一定做,而且一定写成一幅横批只是字不行些。”但是我惭愧我的懒,那“一定”早已几乎变成“不肯”了!而且他来了两封信,我竟未覆只字。这叫我怎样说好呢?我实在有种坏脾气,觉得路太遥远,竟有些渺茫一般,什么便都因循下来了。好在他的成绩很好,我是知道的;只此就很够了。别的,反正他明年就回来,我们再好好地谈几次,这是要紧的。我想,握青也许不那么玩世了吧。 1928年5月25日夜。15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指代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1)这其实也只说得他的一面。(2)幸亏有这一面,他还能高高兴兴过日子。答:(1)握青君性格中隐藏自己而又玩世不恭的一面(2分);(2)帮助他人尽心竭力、热情的一面(2分)。1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答:第一段写“我”为握青君去美国设酒宴饯行并共醉的经历(2分)。通过回忆离别时的情景,流露对握青君的怀念之情,巧妙点题(1分);通过倒叙设置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关于两人相识、相知的内容叙述。(1分)17第五段作者回忆“他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结合文章简析他为什么“最不能忘”?(6分)答(1)因为那个月夜有一种仙境般幽奇的意境,宁谧的氛围(2分);(2)因为那夜的握青君有别于平常的冷然、玩世,而是有着心地平静的微笑(2分);(3)因为那种情景非常和谐,非常珍贵,难以重现,又值好友离别之际,所以最不能忘。(2分)。18朱自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阅读全文,试从构思特点、抒情艺术、语言特色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分)18角度一:构思特点答题要点1、运用倒叙,构思巧妙。先写饯行醉酒的事情,为下文张本,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2、以友谊为线索,写其相识、相知、相别与相忆,一线贯穿,结构严谨。3、剪裁得当,详略有致。文章重点内容写握青君的性格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铺直叙,而是略写与详写相结合,突出性格中的“傻”与“玩世”,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的特点,从而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如在目前。角度二:抒情艺术答题要点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情感朴实而生动。朱自清的散文常用“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叙写“身边琐事”来抒发情感。(结合实例加以分析)2、注重抒情与描写的结合,通过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如第四段的分析)3、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辅助抒情。(如文章第一、五段的分析)角度一:语言特色答题要点1、善用修辞,比喻精妙。(第一段分析)2、叙事语言朴素自然,呈现“轻灵澹远”的风致,读文如品清茗,细品方悟情真。(结合文本分析)3、清新、优美、富含感情。描写处语言清新,不着重彩,用语简洁,富有意境美,寓深情其中。(结合文本分析)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12分)19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考上大学,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为了供儿子上学,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并到城里打工。可当儿子毕业5年,韩培印发现儿子收入还比不上自己,于是感叹道,“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中国青年报12月14日)的确,现在很多农村学生,感叹读书无用,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放弃学习,外出打工。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见解。答: 角度一:可分析这种看法正确与否。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读书无用论”,主要是指大学毕业后子女并没有获得很高的收入,甚至还不如那些不上学的。也就是说,这是在从经济角度看问题。而事实上,上大学的好处显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尤其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可以开阔眼界、更新观念,锻炼社交能力,具体技能的学习反倒在其次。所以,真要衡量读书是否有用,需要从多个角度看,也需要从长远来看,大学学到的东西可能到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逐渐发挥作用。角度二:探讨原因为什么他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农村学生大多较为贫困,农民依靠种地收入微薄,打工的收入也非常少,所以才有如此多的农民希望子女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就像韩培印鼓励自己的儿子,“要学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不能再回去种地”。所以,农民掏空家庭来供养大学生,更像是一种投资。一旦投资失败,往往是血本无归,经济回报和家庭的尊严都统统失去,全家也可能会更加贫困。角度三:探讨原因为什么农村学生毕业后收入低?读书为什么不能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一是因为他们技能培养的起点低。来自农村的学生,因为受教育资源的限制,缺少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善于说,不善于交往,这使得他们在大学读书、毕业就业方面都受影响;二是他们就业的门槛往往很高。他们上的学校往往不是一流大学或者重点大学,而许多高薪岗位和企业往往非常重视第一学历,所以他们难以被这些企业录用。角度四:分析后果如果这种读书无用论泛滥,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读书无用论”反映的是农村的贫困,是农民在家庭发展的问题上缺乏依靠。如果农民的这种投资屡屡失败并由此导致农村大学生不断减少(这在国内知名大学已有显现),那农村学生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都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计分标准:观点明确,计3分;析理有层次计7分左右;语言表达流畅可计满分。建议评分拉开差距。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犹大的面孔意大利达芬奇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大教堂画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那小孩被画家带回,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许多人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但都不是老画家心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在酒店喝酒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副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老画家兴奋至极,犹大的模特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连画了好几天。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志不清,没精打采,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镜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了他这样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弟,你有什么事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那个模特低下头,手捧住脸,哽咽起来。过了很久,他才抬头望着老画家说:“您难道不记得我了吗?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画圣婴的模特。”读过此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9分)提示:令人惊奇的是圣婴和犹大的模特儿竟是不同年龄的同一个人。这人孩提时纯洁天真、活泼好动、一派天然,是圣婴模特的绝佳人选。可是多年以后,天使般的小孩竟然成了犹大的模特儿: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前后对比,启示了我们两点:基督也许会堕落为叛徒,天使有可能演变为魔鬼。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性完全可能出现堕落;正因为人性可能堕落,成神成人全在于自己,把持不住人性就会堕入歧途,走向失败。(如能围绕其中一点,视表达情况适当计分;围绕其它观点论述,如基本符合材料,满分不得超过6分。)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21请以“不一样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