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27645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一、什么是高山茶通常把海拔 600 米以上地区所产茶叶通称为高山茶。高山茶以其品质优、无污染、低(甚至无) 农药残留等特点,正日益深人人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茶叶饮晶。茶叶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带,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荫好湿、喜漫射光特性。高海拔地区植被茂盛、山高云雾多,因此湿度大、漫射光多,有近似其起源区生态特点,利于茶树生长发育。高山茶区一般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日夜温差大,利于茶树光合物质的积累转化,具备了制出好茶的鲜叶原料基础。但高山地区日照时数少,热量条件较差,茶树生长时间较短,易受霜冻危害,降雨量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有时夜温较低,不利乌龙茶制作。二、茶园高标准建立有何技术要点1、严格选地。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 PH4565 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 25 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2、统一规划。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荫树配置(一般亩植 810 棵柿、梨为宜)。3、表土回沟开垦。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 1020cm 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 20cm 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 25cm 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4、施足基肥。要求亩施有机肥 500kg 以上,磷肥 50kg 左右。三、茶树定植有何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壮苗。2、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太高可于移栽前离地 1520cm 处进行修剪作为第一次定剪,应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其后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全苗工作。四、如何搞好茶园秋冬季管理?对幼龄茶园和抗寒性较差品种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以提高抗寒能力又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美 051 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 300ppm 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密切注视冬季春初天气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五、如何搞好茶园施肥?1、幼龄茶园:一般在每年 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结合深耕施人 153 吨厩肥等作基肥;而追肥则根据苗龄不同各有差别,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 N 肥 5 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 250400 公斤于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人;二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 N 肥 10 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 400500 公斤,春茶前施 60%,春茶后施 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 N 肥 15 公斤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50%、30%、20%;NPK 三要素比例 12 年生为 1:1:134 年生则为 2:1:1;施肥方法应以相对集中的浅沟或穴施为主。2、生产性茶园:实践上亩产干茶 250 公斤以内按 05 公斤纯 N 生产干茶 35 公斤计算,亩产干茶250400 公斤则以 1:6 计,若亩产干茶 400 公斤以上则要以 1:5 计。NPK 三要素比例,绿茶区一般24:1:1,乌龙茶区 23:1:1。推广“一基” 、 “三追”、 “多喷”的施肥方法,即在每年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进行茶园深耕结合施人全年施肥量 4050%的 N 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塘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复合肥等,此为“一基”;“三追” 是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 1520 天,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三次施肥量占全年 N 肥用量的 506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总量的 25%左右;“ 多喷”是指在茶树生产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它叶面营养液等作根外追肥,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期以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期效果最好。六、茶树如何修剪?1、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幼树一般要进行 34 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的早春 3 月为最好。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 30cm 以 时,离地 1520cm 处水平剪去,第二次在原剪口提高 15 20cm 左右即离地3040cm 处剪去,第三次在离地 5560cm 左右剪去,第四次在离地 6070cm 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二至第四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 04cm 以上、展叶数达 78 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幼龄期间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进行打顶采,坚决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2、生产性茶园树冠更新秋末茶季结束,在 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前及时进行轻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以上 35em 的茶枝,并同时剪去突出枝、病虫枝、衰老枝等枝条;而对由于经多次采摘后树冠面参差不齐,形成许多鸡爪枝的青壮年茶园,在春茶前或在春茶后或在茶季结束后进行深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面上 1015cm 以鸡爪枝为主的茶枝。对衰老茶树,待春茶结束后,离地 10cm 处用利刀或锯齿进行台刈,以促发新梢重新养蓬。七、茶园如何合理采摘适时封园?春季当茶蓬上有 1015%、夏秋季有 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行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采用“ 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 的采摘方法,尤要注意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 月上旬前即行结束茶季进行封园。八、什么是无公害茶(低残留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 )?无公害茶是一个科学名词,指这种茶叶不含污染物质,或即使有少量污染物,但低于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对消费者没有公害,因此,它是一个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总称。 在无公害茶生产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低残留茶等名称,事实上它们都属于无公害茶。绿色食品是我国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分为 A 级和AA 级两种,由我国农业部和各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对生产地进行环境检测和质量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低残留茶是近几年来针对欧盟制订新的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而提出的;有机茶是有机食品的一种,由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 IFOAM)认定的单位才有资格颁证,我国有机茶由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及其批准的有机茶开发分中心(在杭州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内) 审批和检测,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第二年必须重新进行检查颁证,绿色食品的 AA 级茶和有机茶相仿。九、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无公害茶叶是今后茶叶消费的必然要求。实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与管理已成为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新技术。 (一)严格选地建新园对准备建园的荒山在建园前进行水、大气、土壤测试,确保茶园条件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的地点,茶园周围 5 公里内,不得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并与一般生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距离 1 公里以上,且有隔离带。(二)引进种苗须检疫当要从外地引进茶苗或茶籽、穗源等种质材料时,须经植检部门检疫认可后方能引进,以防止外地有而本地没有的病虫侵入本地。 (三)规范基地建设对现有一定规模基础茶园进行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时,首先要择该茶园及周边环境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水源、大气、土壤的检测以获得定量数据;其次,在对现有中低产茶园实施改造时,一定要按“三改一补 ”即“改园、改土、改树和缺株补植”技术规程因地制宜来操作,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进行山水园林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四)合理施肥茶苗移栽前后以施有机肥为主,严格控制无机肥使用;须用经过有关部门登记许可生产的不含合成化学调节剂的商品有机肥和矿物肥料,农家有机肥必须是无工业污染、且经过高温发酵后杀死了各种寄生虫和病原菌及杂草种子、除去了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季节可少量使用无氯速效化肥,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全年肥料施用总量的 20%。(五)综合防治病虫 l、强化农业防治。无公害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提高茶树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发生与危害。选用抗病虫良种,角质层厚的、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抗病虫能力强。合理密植,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条植,亩植 3000 株左右。适时修剪。据不同树势在每年的茶季结束或春茶前进行轻修剪、春茶结束后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并同时剪去枯弱枝、病虫枝和徒长枝。平衡施肥。据生产茶类和土壤肥力合理配比 N、P、K 三要素比例,保持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能力。中耕除草。分批多次采摘。冬季清园封园。茶季结束,应将茶园以及茶园四周的枯枝落叶、杂草蒿杆清理出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施 0510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危害。2、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它防制剂等控制茶树病虫为害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如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茶毛虫病毒“8010”防治茶毛虫、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杀鳞精防治茶尺蠖、天霸防治茶小绿叶蝉、农抗 101 防治云纹叶枯病。3、合理进行化学防治。指定专人负责茶园病虫监测预报,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树和天敌安全的农药品种并把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进行防治,绝对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遵循交替轮换复配用药原则,并改进喷药技术和方法提高喷药效果。(六)重视茶叶加工与包装 严格要求加工设备及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染,禁止使用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化学添加剂,杜绝有害金属包括铅锡锰镉等金属材料作为加工工具,选用阻氧、无味无毒、无污染的包装材料,在包装贮运及其它流通媒介除了不能接触以上金属外,汞、砷、铜等也要杜绝,同时要严格监测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黄曲霉素等的发生状况使之完全符合无公害茶叶的检测标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一、技术简介无公害茶叶,是指茶叶中不含有害物质,或其含量控制在国际和国家有关组织规定的极限之内。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多样化、无公害、保健化的要求日益强烈。采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既保证了茶叶出口和消费者的健康,又能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新技术,在全国茶区单项技术已有运用,系列技术还处在示范、推广阶段。二、操作规程1无公害茶园的建园技术规范(l)品种的选择。合理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品种。(2)严格选地。选择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污染的区域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3)一般茶园转变成无公害茶园。制定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建立能持续供应茶园肥料,增加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减少和防治茶园病虫害的计划和措施。2无公害茶园栽培技术规范(l)土壤管理技术。常规种植的 13 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或饲料作物。土壤深耕、锄草并以秸秆、草料、厩肥等有机物覆盖上表或深埋于土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环境,培殖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生物活性。对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应实行减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施肥技术。追肥: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开沟施人茶园。基肥:采用有机农业系统生产的经 l6 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蒿秆、海草等类似物质以及经过推制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基肥应开沟深施。(3)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减少和防治茶树病虫害,如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可改变病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把部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适时锄草与耕作可减少因杂草、土壤发生联系的病虫为害。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制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茶季结束后允许使用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次年病虫的发生量,但不得在茶叶采收季节使用。石流合剂的使用量不得使茶叶的铜含量超标。(4)水分管理技术。茶园水分管理以保水为主,一般要求耕层土出的相对含水量在 7590 ,保证茶树能正常生育。茶园土壤进行铺草覆盖,在路边地角建立蓄水沟、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度等,以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分。干旱严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 70% 以下时,茶园应及时引水灌溉,其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冬季与早春,采用塑料大棚覆盖的茶园。(5)鲜叶采收技术。手工采茶提倡双手采、提手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嫩净。机械采茶,保证采茶质量,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和茶树。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住良好的器具,装叶是不得超过 150kgm3(上标)。 在鲜叶盛装与储运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3无公害菜产品加工、包装技术规范严防加工环节污染,制定并严格执行无公害茶产品加工、包装技术规程,无公害茶叶加工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加工设备和场地,应保持整洁卫生,经常清洁或消毒,所有的消毒剂必须是无污染的天然物品,整个加工过程严防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混入茶产品。4.无公害荣产品储运和销售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选择无公害茶产品的标签和包装材料,所有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污染;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包装材料;茶叶产品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保鲜性能。严格按各类无公害茶产品要求的条件进行储运,严防霉变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质经储运环节混入茶产品。三、注意事项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避免再次污染。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对当地主要病虫表现出良好抗性,提倡推广健壮合格的无性系良种。 2、茶园种植:推广遮阳网和大棚栽培。向外地引种时,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入。 3、适时采摘:提倡机械化采摘,控制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等及部分芽叶病害。 4、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可明显减轻毒蛾类害虫的危害;春茶后进行树冠改造,可减轻长白蚧、黑刺粉虱的危害;秋末轻修剪可明显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 5、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发生,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减轻叶类病害和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土法防治茶叶病虫害一、樟树叶:采樟树叶 2 公斤,切碎后加水 10 公斤、食盐 0.2 公斤、 煮沸 1 小时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茶树炭疽病、烟煤病、纹羽病、白星病、白粉病、园赤星病、茶云 纹叶病等。二、松针叶:采松针叶 5 公斤,切碎捣烂后加水 25 公斤,煮沸 1 小时后过滤, 再加 2%肥皂水溶液 400倍喷雾。每周 1 次,连续 3 次,可防治茶纹羽病、茶云纹叶枯病、轮斑 病、茶饼病、藻斑病等,并能兼治茶毛虫,茶人蠖、红蜘蛛,蚜虫刺蛾、茶衰蛾、介壳虫等 。三、烟草:取烟草的根、茎、蔸、叶及加工的下脚料(叶柄、叶脉)5 斤,切碎后加水 10 公斤,浸泡 2 天再煮沸 1 小时后滤出原汁液,再加水 15 公斤喷雾。可防治茶叶螨、介壳虫、茶毛虫、茶人蠖等。浇灌根部可防治根结线虫病,并可杀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 、地老虎、蝼蛄等害虫。四、苦楝树叶:采苦楝树叶 2 公斤,切碎后加水 10 公斤,煮沸 1 小时后过滤, 冷却后再加 2%洗衣粉溶液 200 倍喷雾。可防治茶衰蛾、小绿叶蝉、茶毛虫、卷叶蛾、刺蛾等多种害虫。五、泡桐叶:采泡桐鲜叶 5 公斤,切碎加少许水捣烂后榨出原叶汁, 并加 2 倍水,再加黄烟叶及其茎、蔸、根加工后的下脚料浸出液 200 倍喷雾,可防治茶叶螨、小绿叶 螨、茶毛虫、茶人蠖、卷叶蛾、刺蛾类、茶蚜、介壳虫、黑刺粉虱、红蜘蛛等。六、茶枯饼:将茶枯饼架成人字形后用一小把稻草把枯饼烧成焦黄色后打碎 ,然后再加热开水 3 倍,浸泡 4 小时后过滤,冷却后再加 2%洗衣粉溶液水 200 倍喷雾。可杀死红蜘蛛、茶叶螨、小绿叶蝉、茶蚜虫、长白蚧等。用茶枯水浇根部,除可防治茶树根结线虫病外,还可杀死地老虎,金针虫、金龟子幼虫等。将茶枯末埋入土中,还可以做肥料用。5 月份是茶叶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做好这段时期病虫害的防治,对提高夏茶产量和品质,及茶树的树势有重要影响。我县 5 月份茶叶病虫害主要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小绿叶蝉、蚜虫、芽枯病、炭疽病、轮斑病、云纹叶枯病等。一、茶叶害虫黑刺粉虱:黑刺粉虱以若虫吸取茶树汁液,并排蜜露,招致煤菌寄生,诱发煤病,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发芽密度下降、发芽迟、芽叶瘦小,严重的引起茶树落叶。据我站田间调查,今年我县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 4 月 20 日,平均百叶虫量 64.133 头(去年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 4 月 5 日 左右,平均百叶虫量 33.5 头) ,与常年相比,今年具有发生期迟、虫口数量大的特点。预测今年第一代黑刺粉虱防治适期在 5 月 20 日左右,药剂可用 10%吡虫啉 2000 倍液,提倡侧位喷洒,安全间隔期 10 天左右。小绿叶蝉:以成、若虫吸取茶树汁液,影响茶树营养物质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第一峰防治适期在百叶虫量超过 6 头且田间若虫占总虫量 80%以上,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农药选用 10%吡虫啉 2000 倍液。茶橙瘿螨:茶橙瘿螨以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在螨数量少时茶树为害状不明显,螨数量较多时被害叶呈现黄绿色,叶片主脉发红,叶片失去光泽,严重被害时,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干枯、状似火烧。造成大量落叶,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树势都有严重的影响。可选用 73%克螨特乳油 1500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 10 天) 。蚜虫:茶蚜聚集在新梢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受害芽叶萎缩、伸长停滞、甚至枯竭。蚜虫排泄的蜜露可引发煤烟病。被害芽叶制成干茶色暗、汤混浊、带腥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严重影响。可用 10%吡虫啉 2025 克/亩(安全间隔期为 10 天) 。二、茶叶病害 芽枯病:叶上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早春受寒流侵袭和茶叶氨基酸含量高的茶树(白茶、龙井 43 等)易感病。目前我县幼龄茶园发生较重。炭疽病:主要为害成叶,在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褐色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该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以 56 月、910 月发生重。福云 3 号发生较重。轮斑病:主要为害成、老叶,病斑初为黄褐色小斑,扩展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后期中央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嫩梢发病变黑枯死,引起枯枝。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轮斑病发病,夏秋茶发生较重。云纹叶枯病:主要为害成、老叶,初期在叶尖、叶缘产生黄褐色小斑,水渍状扩展后病部变褐,病健交界部呈黑褐色线纹,中央为褐色或灰白色相间的云纹状斑,病叶质脆易落。该病高温高湿型病害,以56 月、910 月发生最盛。病害防治措施:(1)加强园地管理,及时排除渍水,增施有机肥。 (2)抓好采摘管理,防止强采、捋采,造成枝叶伤口,机采或修剪后要及时喷药保护。(3)药剂防治:选用 50%多菌灵 1000 倍、75%百菌清 1000倍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喷雾,间隔 57 天再喷一次,连续喷 2-3 次。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1)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茶园一般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应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孳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厩肥、沤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茶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橙瘿螨、茶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提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调节茶园小区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林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轻天敌的损伤。 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人为释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 Bt、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4)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适当的用化学农药。 合理利用生物制剂,用 Bt 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用白僵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 利用昆虫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 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源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须在害虫发生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 10 头,施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 15-20 克(4000-5000 倍);35%赛丹 50-75 毫升(1000 倍);40%乐果 50-75 亳升(1000 倍);25%扑虱灵 40-75 克(1000-2000 倍)等进行防治。 2. 黑刺粉虱 在 5 月中、下旬-10 月上旬施药,可用 50%辛硫磷 75-100 毫升(800-1000 倍);10%吡虫啉 25-30 克(2000-3000 倍);25%扑虱灵 50-100 克(1000-1500 倍)防治 3. 茶蚜 在 5 月上、中旬和 9 月下旬-10 月中旬施药,可用 10%吡虫啉 10-15 克(5000-7500 倍);50%辛硫磷 40-50 亳升(1000-1500 倍);2.5%溴氰菊酯 12.5-15 亳升(6000-8000 倍);40%乐果 50-75 亳升(1000 倍)进行防治。 4. 象甲类 在 5 月-6 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树冠和土面施药 1-2 次。可用 98%巴丹 75 克(1000 倍);2.5% 天王星 75-100 亳升(750-1000 倍);白僵菌(每亳升含孢子 1 亿个)进行防治。 5. 螨类 可用 73%克螨特 40-50 亳升(1500-2000 倍);20%四螨嗪 50-75 亳升(1000 倍);15%哒螨酮 15-25 亳升(3000-4000 倍)进行防治。非采摘期可用 5%石硫合剂晶体 250-375 克(200-300 倍)。 6. 茶饼病 可用 10%多抗霉素 75-125 克(600-1000 倍);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25 克(3000-3500 倍);75%百菌清 75-100 克(600-800 倍);非采摘期用 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7. 茶云纹叶枯病 可用 50%苯菌灵 50-75 克(1000-1500 倍);70%甲基托布津 50-75 克 1000-1500 倍); 50%多菌灵 70-100 克(800-1000 倍);75%百菌清 75-100 克(800-1000 倍);非采摘期用 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8. 茶炭疽病 同上 9. 茶轮斑病 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