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8.30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819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8.30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8.30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8.30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8.30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新人教版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2鲍森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5植物激素解惑(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思考鲍森詹森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但实验并没有充分证明,如何补充实验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传递到下部才能发挥作用。提示设置对照组,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或玻璃片,其他均相同。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3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2)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表现2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3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等。(2)应用解惑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思考下列体现两重性的实例有哪些,有何规律?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根的背光性;茎的向光性;无子果实形成;顶端优势;除草剂去除杂草。提示能体现两重性,只要涉及到根的一般可体现两重性,因为根对生长素非常敏感。四、其他植物激素连一连考点一聚焦胚芽鞘的生长弯曲和植物的向性运动1下列是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分析相应的对照实验得出结论(1)图对比分析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长的物质的合成),或垂直照光并未引起胚芽鞘的生长弯曲。(2)图对比分析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3)图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端的缘故。(4)图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和弯曲与尖端和单侧光的影响有关。(5)图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6)图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7)图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该物质叫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生长,因此命名为生长素)(8)图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的原因而已。(9)图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10)比较图和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2分析植物的向性运动(1)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总结(2)分析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总结易错警示涉及生长素的3个方面分析(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和发挥作用的部位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部位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伸长区,即尖端下面一小段。(2)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单方向刺激的影响:常见的有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因素,使生长素在产生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然后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作用部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造成了弯曲生长。其他人为因素:如温特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故意偏放在胚芽鞘去掉尖端的横切面上,探究弯曲生长的原因,又如云母片或玻璃片的应用,也会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等则会阻碍其运输。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有无光均产生。(3)生长素运输的方向及方式的剖析: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即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顶端优势现象能充分说明这一特点。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使得生长素在从上到下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从而使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生长素多。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使茎、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少。运输方式:生长素的运输在缺氧条件下会受到影响,同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逆浓度梯度向下运输并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b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2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答案D解析燕麦横放,重力引起向地侧生长素多于背地侧,单侧光照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上方照光及重力影响都使向地侧生长素多,促使向地侧生长快,燕麦向上弯曲生长;燕麦弯曲生长不明显,说明重力与单侧光的共同作用使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素分布量差别不大;燕麦只受重力影响;中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影响燕麦向上弯曲生长。1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时要注意两看: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则生长;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2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等,分析如下: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 直立生长向光生长暗箱类直立生长向光(小孔)生长插入类向右侧生长直立生长向光生长向光生长移植类直立生长向左侧生长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类直立生长向光生长向小孔生长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类中IAA含量及作用: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考点二解读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相关曲线1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1)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2)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3)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4)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6)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2尝试分析根、茎、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5)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3尝试分析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由图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易错警示不要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的作用效果混为一谈生长素分布的多少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浓度和低浓度范围内都有生长素的多少之分;而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高浓度一定表现为抑制,低浓度一定表现为促进。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 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答案B解析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浓度为102 ppm时,对根和芽起抑制作用,但对茎却是促进作用。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4(xx课标全国卷,30)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如图甲,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请预测2与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弯曲角度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弯曲角度(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解析(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后,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对任何一种植物来讲,都有促进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最适浓度两侧可能会出现作用效果相同而浓度不同的两个点。(2)低浓度(A)和高浓度(B)溶液都能促进茎段的生长,将待测溶液进行稀释后,若其浓度为A,则促进作用会小于原来浓度的促进作用,即21。考点三整合植物激素间的关系1说出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2归纳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1)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2)拮抗作用的激素器官脱落种子萌发易错警示与各种植物激素相联系的5点提示:(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5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0 有利于过程和过程,30 有利于过程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和过程,短日照能促进过程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答案C解析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较高,夏天生长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故10 有利于过程,30 有利于过程和过程,可见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等过程都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如图为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子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B小麦子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C小麦子粒质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D小麦子粒的形成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答案C解析从图示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可以看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多种激素的综合调节,小麦子粒质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1正确理解植物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技巧首先要识记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还要掌握它们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的异同。(1)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则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多,进而促进生长。(2)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但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3)生长素在浓度适宜时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诱导乙烯的合成,但当其浓度过高,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生长素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时,则开始抑制植物的生长。2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3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茎秆的伸长方面的关系图实验十六聚焦植物激素相关实验设计题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2)结果预测及结论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相等。4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过程(2)实验分析由右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5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1)原理:果实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如果切断生长素的自然来源(不让其受粉或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果实因缺乏生长素而停止发育,甚至引起果实早期脱落。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子房正常发育为果实,因为没有受精,果实内没有种子。(2)过程(3)结果:A组发育出有子黄瓜,B组不发育,C组发育出无子黄瓜。(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易错警示植物激素相关实验设计的提示(1)实验中要运用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实验要体现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3)实验材料胚芽鞘、去尖端的胚芽鞘、玻璃片和云母片阻断运输;不透明锡箔纸和盒子遮光;琼脂块运输或收集生长素;枝条上下端与极性运输关系。7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2,4D溶液浓度(mol/L)010151014101310121011生根数(平均值)2.03.87.29.415.120.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011 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由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该题中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故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8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 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 mgL1)、蒸馏水、喷壶(1)方法步骤: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_;_;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2)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答案(1)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 mgL1、100200 mgL1、200300 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2)如配制的浓度为0 mgL1、50 mgL1、150 mgL1、250 mgL1,折线图为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制的浓度。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浓度,因变量是雌花的数量,实验步骤可从“分组编号、实验处理、结果观察”三个方面展开。技法提炼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分析1实验的变量: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实验的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生根情况;实验的无关变量是实验试剂的剂量、植物的种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2实验的对照:该实验中存在空白对照(即用蒸馏水处理的对象组)和相互对照(即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对象组)。3预实验的作用:(1)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2)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只注意了柱形图的走势,未与浓度为0时作出比较促进生根设置的试剂梯度较大,不能确定0.5 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不能对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对照原则考虑不充分4未能结合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及生长素作用的相关曲线进行全面分析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