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315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试卷 含答案1今有120 mL0.20 mol/L Na2CO3的溶液和某浓度的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1.5 mol/L B2.0mol/L C0.18 mol/L D0.24mol/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时发生CO32-+2H+H2O+CO2,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顺序为CO32-+H+HCO3-、HCO3-+H+H2O+CO2,则HCl的物质的量应大于Na2CO3的物质的量,又因为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HCO3-+H+=H2O+CO2不能全部完成,即HCl的物质的量比Na2CO3的物质的量的二倍少,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HCl的物质的量应介于0.2mol0.4mol之间,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00mL=0.2L,即盐酸的浓度应该是大于1mol/L,小于2mol/L,故选A。【考点定位】考查有关范围讨论题的计算【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盐酸的浓度,明确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通过比较及信息中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是解答的关键。根据碳酸钠滴入盐酸中的反应及盐酸滴入碳酸钠中的反应,结合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来找出盐酸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盐酸的浓度范围值来确定答案。范围讨论计算的解题方法思路是:(1)写方程式、找完全点。即写出因反应物相对量不同而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别计算找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特殊点;(2)确定范围、计算判断。即以恰好完全反应的特殊点为基准,讨论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情况,从而划出相应的区间,确定不同范围,然后分别讨论在不同范围内推测判断过量,从而找出计算依据,确定计算关系,得出题目答案。2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C3H6BC4H10CC6H6DC7H12【答案】C【解析】3铜、锌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 )锌片溶解325 g 锌片增重325 g 铜片上析出1 g H2 铜片上析出1 mol H2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铜、锌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该原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式为Zn+H2SO4=ZnSO4+H2。设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负极锌片溶解32.5g ,铜片上析出氢气1g ,选A。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计算。4已知盐酸与硫酸跟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Q1 kJmol-1,又知: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H=Q2 kJmol-1。则Q1和Q2的关系是()AQ1=Q2 B2Q1=Q2 CQ1Q2 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两个反应都是强酸、强碱稀溶液的反应,第二个反应生成2 mol H2O,是第一个反应生成水的2倍,故Q2=2Q1。考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5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钠的融化 B.碳的燃烧 C.氮气溶于水 D.水的通电分解 【答案】C【解析】A 破坏的是离子键B 破坏的是化学键C 物理变化,没有破坏化学键D 化学变化,破坏的是化学键故选C6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常温下,向100mL 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1mol/LNa2SO4溶液后,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B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C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D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答案】D【解析】A、常温下CaS04饱和溶液中,c(Ca2+)c(SO42-)=Ksp,Ksp(CaS04)=9l0-6,c(Ca2+)=c(SO42-)=3l0-3,故A错误;B、根据图示数据,可以看出b点Qc=2l0-5Ksp,所以会生成沉淀,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此时溶液中c(SO4-)会小于4l0-3mol/L,不一定等于3l0-3mol/L,故B错误;C、升高温度,有利于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硫酸根的浓度会增大,故C错误;D、a、c点均是常温下CaS0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的点,所以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结合图象考查,增加了难度,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关键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CO、NH、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1C、SO、NH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说明一定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2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Fe3+,1.6g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01mol,故有0.02molFe3+,一定没有CO32-;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SO42-,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Cl-,至少 0.02mol3+0.02-0.02mol20.04mol,物质的量浓度至少0.04mol0.1L0.4mol/L,A、至少存在Cl-、SO42-、NH4+、Fe3+四种离子,故A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至少存在0.04molCl-,故B正确;C、一定存在氯离子,故C错误;D、Al3+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知识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C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D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定能产生NA个SO2气体分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与水、碱等发生歧化反应,与金属反应做氧化剂,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不同,错误;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错误;C、乙烯和丙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2,原子数为14143NA=3NA,正确;D、浓硫酸与铜反应,反应过程中硫酸浓度变稀致使它们不反应,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保护有关问题。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与离子键(或共价键)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所以A项说法正确。根据电解质的概念,可知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因此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故B错误。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有部分是化合反应,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考点:化学概念的相互关系点评:考查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及其逻辑关系的判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10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 molL1s1 Bv(O2)0.001 molL1s1Cv(NO)0.001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H2O)0.45 mol/(10 L30 s)0.001 5 molL1s1,则v(NH3)v(NO)v(H2O)0.001 molL1s1,v(O2)v(H2O)0.001 25 molL1s1,故选C。11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制高铁酸钠的方法有如下两种:湿法制备的主要离子反应为:2Fe(OH)3 +3ClO+4OH = 2FeO42 +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SO4 +6Na2O2 = 2Na2FeO4 +2Na2O +2Na2SO4 +O2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B湿法中FeO42是氧化产物C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 转移4mol电子DK2FeO4可氧化水中的H2S、NH3,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悬浮杂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结合Na是+1价,O是-2价可知:在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正确;B在湿法中FeO42是还原剂Fe(OH)3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氧化产物,正确;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中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 转移5mol电子,错误;DK2FeO4有强氧化性,可氧化水中的H2S、NH3,其本身被还原生成的Fe(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还能吸附悬浮杂质使水净化,正确。考点:考查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钠的制取、性质的知识。12 xx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简称GFP)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也是GFP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管水母中GFP生色团的化学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色团不与NaHCO3反应 B该生色团分子式C30H37N8O9C该生色团可以水解得到5种有机物 D该生色团中的肽键数为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该生色团中含有羧基,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错误;B、该生色团分子中含有7个N原子,错误;C、该生色团中含有3个肽键,所以水解生成4种产物,错误;D、肽键的结构是,该生色团中共含有3个结构,所以肽键数为3,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官能团的性质应用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为1的无色溶液:K+、Fe2+、SO32-、Cl-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NH4+、S2-、Br-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NO3-、Cl-D.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Na+、NH4+、HCO3-、SO4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A中溶液显酸性,但亚铁离子是显浅绿色的,不能大量共存;B中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S2-、Br-不能大量共存;C中水的电离平衡被抑制,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可以大量共存。D中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显酸性,HCO3-不能大量共存,显碱性NH4+、HCO3-、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应向下排空气法,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错误; B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处,错误;CNO2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不能用于比较氧化性强弱,错误。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15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取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Fe2+、NO3-、S SiO32-、I-B步骤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C原溶液中肯定含有K+、Fe3+、Fe2+、NO3-、SO42-D为确定是否含有Cl-,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某溶液中含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中的若干种,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证明含有NO3-、Fe2+,一定不含有SiO32-、CO32-;取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即为硫酸钡,证明含有SO42-,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即出现了三价铁离子,是过程中亚铁离子被硝酸氧化的结果;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证明碘单质出现,一定含有I-,则一定不含Fe3+;Cl-是否存在无法确定。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3-、Fe2+,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步骤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故B正确;C、原溶液中一定不含I-,故C错误;D、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干扰了氯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常见离子的检验【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鉴别以及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确定存在的离子,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1)H+: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橙色甲基橙试液变红色;锌片(或铁片),有能燃烧的气体产生;(2)K+: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3)Na+:焰色反应呈黄色;(4)NH4+:滴加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5)Fe2+: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6)Fe3+: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滴加KSCN溶液,生成红色溶液;(7)Al3+:氨水,产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使沉淀溶解。16(14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仪器:烧杯100 mL量筒500 mL容量瓶玻璃棒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1)还缺少的仪器是_(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_(3)若配制过程中,溶解、转移溶液后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则对最终配得的溶液浓度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按正确方法配好溶液后,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含NaOH g;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答案】(1)胶头滴管(2)搅拌 引流(3)偏小(4)1 04 01【解析】试题分析:(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容时还要用到胶头滴管。(2)玻璃板在溶解和移液时要用到,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移液时的作用是引流。(3)如果在溶解、转移溶液后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那么烧杯中会有NaOH溶液残留,造成NaOH有损失,浓度就偏低。(4)溶液配制好后,取出的液体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所以还是10 molL1,m=nM=CVM=10 molL1001 mL40g/mol=04g,根据溶液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有:1010=C稀100得C稀=01 molL1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17由于催化剂可以为化学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催化剂研究和寻找一直是受到重视的高科技领域。(1)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下图为硫酸生产过程中2SO2 (g) + O2(g)2SO3(g) H196.6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V2O5的使用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降低”)。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min)。(2)下图是一种以铜、稀硫酸为原料生产蓝矾的生产流程示意图。空气铜、稀硫酸、少量硫酸铁CuSO45H2OCuSO4溶液调节溶液pH 34过滤过滤结晶生成CuSO4的总反应为2Cu+O2+2H2SO42 CuSO4+2H2O,少量起催化作用,使反应按以下两步完成:第一步:Cu2Fe32Fe2Cu2第二步: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调节溶液pH为34的目的是 ,调节时加入的试剂可以为 。(选填序号)aNaOH溶液 bCuO粉末 cCu2(OH)2CO3 d氨水(3)纳米TiO2是优良的光敏催化剂。工业上用钛铁矿制得粗TiO2;再转化为TiCl4(l);由TiCl4(l)制取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将TiCl4气体导入氢氧火焰中(7001000)进行水解。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 H140 kJmol12C(s)O2(g)2CO(g) H221 kJmol1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上述TiCl4(l)制取纳米TiO2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降低(1分) a+b(1分) (1分) (2) 4Fe2O24H4Fe32H2O (2分) 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1分) b,c(2分)(3)TiO2(s)2Cl2(g)2C(s)TiCl4(l)2CO(g) H81 kJmol1(2分)TiCl4+2H2O高温=TiO2+4HCl(2分)【解析】试题分析:(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V2O5的使用会使图中B点降低。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根据S原子守恒可知,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ab)mol/L;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所以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2)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不变,因此根据总反应式和第一步反应式可知,总反应式减去第一步反应式即得到第二步反应式,即第二步反应式为4Fe2O24H4Fe32H2O由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会干扰硫酸铜的制备,因此需要将铁离子除去。所以调节溶液pH的目的就是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又因为在除去铁离子的同时,不能在引入新的杂质,因此不能 选择氢氧化钠和氨水,应该选择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即答案选bc。(3)已知反应TiO2(s)2Cl2(g)TiCl4(l)O2(g) H140 kJmol1、2C(s)O2(g)2CO(g) H221 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即得到反应TiO2(s)2Cl2(g)2C(s)TiCl4(l)2CO(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40 kJmol1221 kJmol181 kJmol1。根据TiCl4(l)制取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将TiCl4气体导入氢氧火焰中(7001000)进行水解可知,TiCl4(l)制取纳米TiO2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H2O高温=TiO2+4HCl。考点:考查催化剂对活化能的影响、反应速率计算;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反应热的计算以及物质制备等18在AF六种物质中,已知D是单质,其他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已知在高压放电的条件下,D单质能够转化生成该元素的另外一种单质,A、B两种物质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A)M(B)。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B的电子式为 ,它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2)A与C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3)通常工业生产中,实现E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根据以下常见化学实验装置或仪器回答有关问题。若要实现B+CD+E的反应,应选择装置 作为反应装置。若要实现A+CD+F的反应,应选择装置 作为反应装置;若要用浓硫酸干燥该反应产生的气体,应用装置 作为干燥装置;为了测定该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可用b、d组合成为量气装置,所量取的气体应从b装置的 (填“长管”或“短管”)通入b装置。为了使所量取气体体积准确,操作量气装置时的注意事项有 _【答案】(1) 非极性(2)2Na2O2+2H2O=4Na+4OH+ O2(3)Ca(OH)2+Na2CO3=CaCO3+2NaOH(4)ca b 短管 保证b、d装置中的液面相平,读取d的读数时不应俯视或仰视。【解析】A 水 B二氧化碳 C过氧化钠 D 氧气 E 碳酸钠 F氢氧化钠 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仪器b的名称为_: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观察的现象是_;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_(填化学式)。(2)装置A中还会产生CO2气体,请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应先从下列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连接A装置中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4)某同学通过验证实验后期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H2,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14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 ;品红试纸褪色,石蕊试纸变红 ; BaSO4 (2)C+2H2SO4(浓) CO2+2SO2+2H2O(3) 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CO2影响实验(4)Fe2H= Fe2H2 【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b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与Fe在加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反应产生的SO2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装置B中品红试纸褪色,由于SO2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会看到装置B中石蕊试纸变红;在装置C中在酸性条件下Ba(NO3)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2)由于生铁中含有质子C,所以装置A中还会产生CO2气体,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 CO2+2SO2+2H2O;(3)由于SO2、C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应先把SO2从混合气体中除去,然后再检验CO2。连接A装置中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CO2影响实验;(4)某同学通过验证实验后期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H2,原因是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硫酸变为稀硫酸,与Fe发生置换反应:Fe2H= Fe2H2。考点:考查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原理、产物性质、检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20(16分)铁酸锌(ZnFe2O4)是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催化剂,其实验室制备原理为:Zn2+2Fe2+3C2O42+6H2OZnFe2(C2O4)36H2O (a)ZnFe2(C2O4)36H2O ZnFe2O4 + 2CO2+4CO+6H2O (b)已知:ZnC2O4和FeC2O4难溶于水。(1)上述制备原理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填:“a”或“b”)。(2)制备ZnFe2(C2O4)36H2O时,可选用的药品有:(NH4)2Fe(SO4)26H2O ZnSO47H2O (NH4)2C2O47H2O。称量药品时,必须严格控制n(Fe2+)/n (Zn2+) 。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a按一定计量比,、同时加入反应器并加水搅拌,然后升温至75。b按一定计量比,、同时加入反应器加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再升温到75。c按一定计量比,将、混合并配成溶液甲,另配成溶液乙,甲、乙同时加热到75,然后将乙溶液缓慢加入甲溶液中,并持续搅拌。(3)从溶液中分离出ZnFe2(C2O4)36H2O需过滤、洗涤。已洗涤完全的依据是 。(4)ZnFe2(C2O4)36H2O热分解需用酒精喷灯,还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 。(5)某化学课外小组拟用废旧干电池锌皮(含杂质铁),结合下图信息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适当试剂,制取纯净的ZnSO47H2O。实验步骤如下:将锌片完全溶于稍过量的3molL1稀硫酸,加入 (选填字母,下同)。A30%H2O2 B新制氯水 CFeCl3溶液 DKSCN溶液加入 。A纯锌粉 B纯碳酸钙粉末 C纯ZnO粉末 D3molL-1稀硫酸加热到60左右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得ZnSO4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步骤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1)a (2分) (2)2:1 (2分) c (2分) (3)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沉淀,表示已洗净。或者: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不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表示已洗净。(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4)坩埚、泥三角 (漏写给1分,共2分) (5)A (2分) C (2分) 促进Fe3+水解转化为沉淀并使过量的H2O2分解除去 (答出促进铁离子水解即给2分)【解析】试题分析:(1)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a)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b)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的,也有降低的,另外铁元素的化合价也升高,所以反应(b)是氧化还原反应。(2)根据反应(a)可知亚铁离子与锌离子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1,则称量药品时,必须严格控制n(Fe2+)/n (Zn2+)2:1。由于草酸受热易分解,且ZnC2O4和FeC2O4难溶于水,所以选用的加料方式是按一定计量比,将、混合并配成溶液甲,另配成溶液乙,甲、乙同时加热到75,然后将乙溶液缓慢加入甲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答案选c。(3)由于沉淀表明有吸附的硫酸根和铵根,则已洗涤完全的依据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沉淀,表示已洗净。或者: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不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表示已洗净。(4)固体加热需要在坩埚中完成,而坩埚需要放在泥三角上,因此还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坩埚、泥三角。(5)由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而沉淀亚铁离子需要的pH较大,需要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在除去。又因为不能引入杂质,所以选择的氧化剂是双氧水,答案选A。调节pH值也不能引入杂质,则可以选择纯ZnO粉末,答案选C。铁离子水解吸热,同时溶液中还有残留的双氧水,因此其中步骤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促进Fe3+水解转化为沉淀并使过量的H2O2分解除去。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的分析与应用21取100 mL Na2CO3 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684g 白色沉淀,沉淀用过量稀HNO3 处理质量减少到699g ,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答案】有关化学方程式BaCl2 +Na2SO4= BaSO4+2NaClBaCl2 +Na2CO3 =BaCO3+2NaClBaCO3+2HNO3 =Ba(NO3)2+CO2+H2O (1)n(Na2SO4)n(BaSO4)003mol所以c(Na2SO4) 03mol/L(2)n(CO2 )n(BaCO3)005mol所以V(CO2 )005mol224L/mol112L【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得到16.84g白色沉淀为BaSO4、BaCO3,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CO2+H2O,最终6.99g沉淀为BaSO4。(1)n(Na2SO4)=n(BaSO4)=6.99g233g/mol=0.03mol,所以c(Na2SO4)=0.03mol01L=0.3mol/L。(2)n(CO2)=n(BaCO3)=(16.84g-6.99g)197g/mol=0.05mol,所以V(CO2)=0.05mol22.4L/mol=1.12L。考点:考查混合物计算。22已知:()当苯环上已经有了一个取代基时,新引进的取代基因受原取代基的影响而取代其邻、对位或间位的氢原子。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邻、对位的取代基有CH3、NH2等;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的取代基有COOH、NO2等;()RCH=CHRRCHO+RCHO()氨基(NH2)易被氧化;硝基(NO2)可被Fe和盐酸还原成氨基(NH2)下图是以C7H8为原料合成某聚酰胺类物质(C7H5NO)n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40写出反应类型。反应 ,反应 。41X、Y是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其中X是 ,Y是 。(填序号)aFe和盐酸 b酸性KMnO4溶液 cNaOH溶液42已知B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F的结构简式 。AE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还有 和 。(填结构简式)43反应在温度较高时,还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4写出C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40取代反应,缩聚(聚合)反应 (各1分,共2分)41b , a (各1分,共2分)42.(1分) (2分)43(1分)44 (2分)【解析】试题分析:40根据流程图,反应是甲苯的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A是对硝基甲苯,结合信息,是将甲基氧化成羧基,B是对硝基苯甲酸,是将硝基还原为氨基,C是对氨基苯甲酸,是氨基和羧基的缩聚反应;41根据上面的分析X应该是酸性KMnO4溶液、Y是Fe和盐酸;42结合信息,D是苯甲醛,则E是苯甲酸,结合信息,F为间硝基苯甲酸。硝基化合物可能与氨基酸互为同分异构体;43甲苯硝化时还可能发生邻、对位3取代反应;44氨基显碱性,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类似于氨气与盐酸的反应。考点:考查了有机合成等相关知识。23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_。(2)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5)F存在于栀子香油中,其结构简式为_;(6)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的共有7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 (填结构简式)。【答案】(1)C2H4O2 (2) +H2O+HCl(3) NaOH醇溶液、加热 浓硫酸、一定温度(4)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5) (6) 【解析】试题分析:(1)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60,6.0 g化合物E即为0.1 mol,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8.8g44g/mol=0.2 mo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3.6 g18 g/mol=0.2 mol,设E的分子式为C2H4Ox,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知x2,E的分子式为C2H4O2。(2)根据题意,A的分子式为C8H10,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B,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则A为乙苯,B为,B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B,则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Cl。(3)D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G,且G中含有2个Br,可知D发生的是加成反应,D中含有不饱和键,BD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D是醇的消去反应,所以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NaOH醇溶液、加热;浓硫酸、一定温度。(4)根据上述分析,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5)根据上述推断,C为,E的分子式为C2H4O2,C与E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F,则E为乙酸,所以F的结构简式为。(6)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上的取代基是对称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有机物,说明两种氢原子分别为4、4个,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反应条件和类型,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