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4149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I、卷和答题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踉跄(ling) 吐哺(f) 梵婀玲(fn) 曲曲折折(q)B腼腆(tin) 敛裾(j) 潭柘寺(zh) 靡室劳矣(m)C袅娜(n) 否泰(p) 柏油路(bi) 强颜欢笑(qing)D笨拙(zhu) 伶俜(pn) 绣腰襦(r) 奴颜婢膝(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在千篇一律的设计思路下,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娇饰。B一把扔了锄头,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C站在鹭中新校区,落日跳跃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炧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 自禁地掂念它。3下列成语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 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B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字字动情,句句在理,充分体现了纵横家巧 舌如簧的谈话技巧、纵横捭阖的才气,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温州老太说:量入为出是理想化的以房养房,是一种保守和无法捕捉市场机会的买卖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行为。D期中考试后各学科的成绩优胜者抛砖引玉,介绍了许多搞好学习的宝贵经验,最后班主任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总结。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由于高速的风力,龙卷风的破坏力极强,风过之处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把人卷吸走。B体温正常的人不小心吃了退烧药会怎么样呢?体温会不会直线下降呢?实际上退烧药是将紊乱的体温调节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健康人即使误服退烧药没有任何问题。C2013年11月18日美国“环境健康展望”期刊在线发表了哈佛大学安德列亚罗伯茨等人探讨大气污染与自闭症关系的文章。D在大众层面,闯红灯这种行为在个体形成后,将至少有两种传播方式:一个是横向的以从众心理为主的人际间“传染”;一个是纵向的以时间为导向的传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漫步小径,微风送来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着幽 香。B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国家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C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D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次继父用鞭子打大卫时,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之后继父把大卫送到一所寄宿学校。逃离了继父的魔爪,大卫在这所学校里过得很快乐。 大卫科波菲尔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论 语 C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家 D狄更斯塑造了两类人,他们是损人利己、阴险奸诈的坏人(例如摩德斯通姐弟俩、尤利亚希普)和真正善良的人(例如裴果提一家人)。 大卫 科波菲尔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因此,通过对“父子-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证,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侍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死人的宗教议题。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机制的群体关系的确立。在个体意义上,孝敬父母本身必然包含着对晚辈生活“方便性”的牺牲。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仅仅根据强烈的审美感情“爱”,并不必然导致“孝”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我们讴歌伟大无私的母爱时,往往忘记了野兽的护崽之情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它们会为保护幼崽而自不量力地攻击任何目标,不会想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因此,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对“孝”进行道貌岸然地掩耳盗铃和无限绑架。人的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其前提是要有“恩”可感;而当情感内化为道德习惯时,便拥有了难以抗拒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说到底,“孝”不仅是一种光荣的美德,而且应当是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 (节选自当孝道遇上法律)7下列关于“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父子君臣”的隐喻关系存在着联系。B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的侧重点经历了由社会议题向宗教议题的转变。C现实中,“孝”体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与文明力量之间的差别。D现代社会的“孝”已非崇高的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举孝廉”表明,“孝”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并由家庭伦理规定范变成了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B作为一种“不经济”的守制和奉养行为,曾经基于“反哺”机制而确立的“孝”,包含着对晚辈自身生活“方便性”的牺牲。C如果没有对长辈内在的敬畏与顺从,而仅仅出于“爱”这种强烈的审美感情,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D与野兽具有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的护崽之情相比,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否则可能对“孝”作出曲解。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西方社会的道德、法律与政治做到了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这使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没有变成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B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忠”的异质同构体,“不孝”即“不忠”,这是失宠的功臣名将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的原因之一。C现代社会中的个体高度独立,而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系最终切断了“反哺”链条,使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D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当“孝”被视为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时,它就会被内化为道德习惯并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大 命 (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注释】 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粞:碎米。 曷:通“盍”,何不。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资:供给 B比其反也,犹哭 比:及C犹食之而不甘 甘:美味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江河之水广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为仲卿母所遣 C权重于物则坠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D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B第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C第段中,妇人哭的伤心的原因是认为自己的丈夫比他父亲能干,命运却比不上他父亲,一辈子也没睡过一张完整的席子。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4分)译文: (2)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5分)译文: (3)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3分)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上 太 行 (于 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答: (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答: 15默写。(5题限选4题)(8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2)昔我往矣,_ 。今我来思,_ 。(3)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那河畔的金柳,_;_,在我的心头荡漾。(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目 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16 文章的题目是“目送”,作者分别记叙了哪两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 怎样的情感? (6分)答: 17文中划线句子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答: 18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领悟。(5分)答: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表面上看似乎关系不大,却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B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的片段进行深刻的思索,这些片段,其实每天都在生活中不断上演。C“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说明孩子的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反衬出孩子的无情。D“我”为父亲清理裤腿上的排泄物,结果“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体现了女儿的无可奈何和心怀不满。E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的深刻思索与关怀。六、语言综合表达(15分)20借鉴囚绿记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对一种景物(或植物)进行描写。 要求:赋予景物某种品性、气质;调动你的想象和情感,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自拟 标题,不少于200字。七、写作(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滋味可以指味觉,滋味也可以指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的人对于滋味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面对紧张的高中生活,有人认为很充实,过得有滋有味,也有人觉得枯燥无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不少于700字。 白鹭洲中学xx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B 【解析:A吐哺(b)梵婀玲(fn);C袅娜(nu)D笨拙(zhu);伶俜(png)】2C 【解析:(A矫饰;B汗流浃背;D惦念】3C 【解析:A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 出现。B: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不能用来修饰 “才气”。D: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 或好作品。此处用错对象。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此处恰当。】4B 【解析: A项顿号改逗号;C项引号改书名号;D项分号改逗号,无逗不分】5B 【解析:A搭配不当“看见” “释放着幽香”C成分残缺,在“街头开展”。D句式杂糅。】6A 【解析:大卫在学校里过得并不快乐,而是受尽了屈辱和摧残。】7B 【解析:应是“由宗教议题向社会议题”。】8A 【解析:根据嫁接信息造成原意被曲解。】9D 【解析:“当就会”的说法属强加关联】10C 【解析:“甘”意动,认为甘甜。】11D 【解析:D 句首发语词C连词表假设/对比句中的连词 A因为/来,表承接 B 地方,位置/ 被动句】12B 【解析:B选项中没有暗含讽刺之意。】13(1)【答案】三成米糠和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尚且不能足够,你靠什么作为活下去呢?(4分, “犹”“奚”“生”各1分,句意1分)(2) 【答案】从前的时候,人们没有睡破席子的;现在的时代,人们很少有能穿新衣服的。(5 “寝”“鲜”“衣”各1分,句意2分)(3)【答案】(舜和禹)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3分 “惧”“倾”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1)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2分)衬托,用 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 (2分)(2)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壯阔!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的胸襟。(2 分)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 的政治家形象。(2分)15略16【答案】: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1分)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 长难以释怀的落寞;(2分)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1分)表达出面对父亲的 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2分)(每一点3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17 【答案】: 第一次:表明儿女并不属于“我”,他们是“我”生命的延续,由“我”而生,给予亲情和爱, 却不能左右他们的思想,控制他们生命的过程。(2分) 第二次:表明父母的生命历程也不能按着“我”的想法行进。他们给予了我们亲情和爱,却常 常不给我们充分的时间来回报。(2分) 作者采用重复的手法,意在着重表明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开始、成长、自立、逃离、衰 老、终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法预设,无法阻止,无法追逐。(2分)18 【答案】 文中的“我”是一个感情细腻、爱子心切、孝顺父亲、思考冷静的女教师形象。 (2分) 对生命的感慨: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起点就有终点,一个终点又是另一个起点。 对亲情的感慨:亲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珍惜,珍视亲情,珍视生命,珍视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和交流。(3分))19CD【解析C段落体现了母子之间的隔阂、无法沟通。D项体现了“我”孝顺父亲的形象特点。】 20略 21略【参考译文】 这一年饥荒,唐子的妻子说:“没有米吃了,怎么办?”唐子说:“吃碎米吧!”过了几天,连碎米也不够了,唐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吧。”改天,还是不能凑够。唐子的妻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仍然不能足够,你靠什么作为活下去呢?”唐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七成米糠三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邻居中有看到这种情况的人,忧心忡忡地慰问唐子说:“你不是当官的吗?为什么如此贫穷?看来大概没有养活在自己的能力吧?”唐子说:“不是这样的。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它在干涸的水塘里,就失去用来生存的本领。因为江河里的水广阔无边,干涸的水塘水很浅。现在我和你就像鱼儿在干涸的水塘里,所以没有什么方法来维持生活。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唐子在野外行走,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地里祭拜哭泣。等到她回来,还在哭。唐子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她说:“这是我丈夫的坟墓。从前我公公以编席子为业,一辈子下来还有几匹剩余的布帛;如今我丈夫也以编席子为业,一辈子也没睡过一张完整的席子。他比他父亲能干,命运却比不上他父亲,因此我才哭得如此伤心。”唐子很感慨地说:“这才是天下太平的要害所在。从前的时候,人们没有睡破席子的;现在的时代,人们很少有能穿新衣服的。”唐子说:“从前,天地运行的规律是公平的,公平了万物就各得其所。到了不公平的时候,有人富裕就有人贫穷,有人快乐就有人忧愁。建造了高台,就一定有低洼的水塘;有安乐地坐车的人,就一定有脚上长厚茧的人。王公之家开一次宴会,就花费一个上等农民一年的收获,还吃起来觉得不够美味。吴西的农民,就算不是荒年也吃麦麸稀饭,拌上荞麦秆磨的粉;没有饭吃的人,却人物这是天下的美味。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的。今天像这种情况,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提起称时如果秤砣比货物重,秤砣就会掉下来,用扁担挑东西时如果前面比后面重,扁担就会倾斜,是因为不平衡的缘故。因此舜禹治理天下,穿着粗糙的衣服,吃着恶劣的食物,不敢放纵自己。难道他们吃穿的嗜好与常人有不同吗?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唐子的父亲死了三十一年却不能入土安葬。于是到江西去,向一个当官的老朋友乞求帮助,家里留了一石一斗三升的米,是怕妻子儿女饿死啊。到了庐山锦绣谷,唐子就生病头晕,僮仆询问病情,唐子没有回答。登上高楼远望,感慨地叹息说:“高大的山峦哦,众多的石头啊,你们与大地一起长存。哎呀人啊,疾病侵蚀元气,如同大水淹灭火焰。我听说老子长寿,曾经读过他书中的一句话:我只因不考虑自身,所以才没有忧患。我想这样做却做不到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