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33162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题1分,11-20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玉为床,金作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BCD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异黄酮中C、H、O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5:10:234下表是某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农作物茶甜菜小麦大豆pH4.5577.56.27.56.57.5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你认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茶B甜菜C小麦D大豆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加热液体D 过滤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7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B用托盘天平称的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C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8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B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10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不会移动的是()ANaOH固体B蔗糖C浓H2SO4D硝酸铵固体11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A铁和硫酸铜B铁和铜C铜D铁12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熟石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作制冷剂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因为分子可以再分C酸雨就是指pH7的雨水D铁比铝更易锈蚀所以铁比铝活泼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16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17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18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19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沉淀a g,若相同质量的CO2,经过CO2COCO2的一系列的变化后(假设无损耗),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多生得到沉淀b g,则a与b的关系为()Aa=bB3a=bCa=2bD2a=b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二、填空与简答(共计30分)2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4)铵根离子;(5)图,表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2(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2)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3)生活中可以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为,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2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t2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3)t2时,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提纯B的方法(4)若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原因是2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固体物质A,向试管中加入一种液体物质B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你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对A和B的组合至少做出两种猜想(要求两种组合中的固体A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 猜想AB猜想1猜想225小明在河边玩耍,带回来一些水样进行研究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图中序号),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6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共计33分)2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28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D,E,F,X(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与探究(共计18分)29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观察到装置C中时才开始收集;(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0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30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四、计算31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计算:(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xx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1-10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题1分,11-20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玉为床,金作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BCD【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白玉为床,金作马也没有新物质生成;野火烧不尽,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熟石灰又与二氧化碳反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新物质生成;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指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故选D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分析】根据硫酸使用、药液进入眼睛事故处理、酒精灯的使用,酸沾到皮肤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用大量的水冲洗,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烧碱水冲洗,故A不正确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正确;C、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因此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A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异黄酮中C、H、O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5:10:23【分析】根据异黄酮的化学式为C15H10O2,来分析其构成,并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来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元素的质量之比【解答】解:A、异黄酮由分子构成,1个分子中有27个原子,故A错误;B、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可见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C、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则异黄酮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故D错误;故选B4下表是某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农作物茶甜菜小麦大豆pH4.5577.56.27.56.57.5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你认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茶B甜菜C小麦D大豆【分析】根据作物生长的PH范围结合土壤的酸碱性进行分析【解答】解:土壤呈弱碱性,说明其PH大于7,根据题干中表格提供的数据,茶的生长适宜PH范围为4.55,呈酸性,故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茶,观察选项,故选A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加热液体D 过滤【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错;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故C正确;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故选C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种类判断;B、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C、根据指示剂的性质判断;D、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判断【解答】解:A、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故A错;B、锌和铜均是金属,但铜不能与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故B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推理正确,故C正确;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的原因可能是溶解度减小或蒸发溶剂,当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7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B用托盘天平称的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C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和量程判断B、根据天平称量的精准度判断C、根据pH试纸测定值的精确度判断D、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判断【解答】解:A、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选择量程时,要求量一次,且量取值与量程最接近,所以正确B、天平的精确度为0.1,可以称准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1,所以错误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可以得90.5%,所以正确故选C8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析】由模拟图可知: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是否变化等信息【解答】解:A、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故A正确;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应原子种类不变,故B错误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应元素种类不变,故C错误D、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单换单”,故D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B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分析】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酸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可能有氧,例如硫酸,说法正确;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说法错误;C、碱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中一定含的氢元素,说法正确;D、酸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酸中一定含氢元素,所以一定有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选B10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不会移动的是()ANaOH固体B蔗糖C浓H2SO4D硝酸铵固体【分析】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常用的有:NaOH固体、浓H2SO4和生石灰等;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等;他们都会由于放热或者吸热从而引起压强的变化,从而形成内外压强差【解答】解:NaOH固体、浓H2SO4和生石灰溶于水都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红墨水都会向右移动只有蔗糖放入水中,对外表现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故选B11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A铁和硫酸铜B铁和铜C铜D铁【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因铁排在铜的前面,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铜;又因为铁会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会,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铁,综合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和Cu;故选B12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容易发生,故选项错误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选项正确故选:D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熟石灰【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结合这两点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C、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D、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增加故选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作制冷剂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因为分子可以再分C酸雨就是指pH7的雨水D铁比铝更易锈蚀所以铁比铝活泼【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定义分析;C、根据酸雨的定义分析;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解: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因为氧气的沸点不同,错误;C、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呈酸性,其pH5.6,错误;D、铁比铝更易锈蚀,但铝比铁活泼,错误;故选A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分析】A、不知溶液状态和溶质、溶剂质量多少,故无法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B、据40时甲、乙的溶解度分析判断;C、据甲乙在20时的溶解度分析解答;D、据甲乙在40时的溶解度分析解答【解答】解:A、不知溶液状态和溶质、溶剂质量多少,故无法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若二者均为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B、40时甲、乙的溶解度分别是50g、40g,所以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均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甲乙在20时的溶解度是30g,所以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恰好为饱和溶液,正确;D、40时甲、乙的溶解度分别是50g、40g,所以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A16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分析】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该方案根据锌能与盐酸反应而铜不能,只能说明金属Zn的活动性比Cu强,不能确定Fe与金属Zn、Cu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正确;B、该方案根据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不能,只能说明Fe的活动性比Cu强,不能确定Zn与金属Fe、Cu的活动性强弱;故B不正确;C、该方案根据Zn、Fe两金属能置换铜,只能说明Zn、Fe两金属活动性比Cu强,但不能判断Zn、Fe两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不能确定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C不正确;D、该方案中Zn能置换FeCl2中的铁,说明Zn活动性比Fe强;Cu不能置换FeCl2中的铁,说明Cu活动性不如比Fe强;则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故D正确;故选D17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分析】A、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液体与液体相互混合时,其体积不能相加,即混合后液体体积不等于丙液体的体积和;B、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在反应中镁与硫酸的质量比为24:98;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反应中两物质的质量比为32:32,即两物质质量比为1:1时恰好完全反应;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解答】解:A、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B、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放出气体氢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32:32可知,1g硫粉在lg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D、向20的1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1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1g;故D不正确;故选C18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a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b中的铁钉没有与水充分接触,不容易生锈【解答】解:A、b管中缺少水,铁钉不会锈蚀故选项正确;B、因为a中的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L端比R端液面高故选项错误;C、a试管中铁钉生锈,b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故选项正确;D、铁在有盐和酸存在时锈蚀速度会加快,所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选项正确故选B19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沉淀a g,若相同质量的CO2,经过CO2COCO2的一系列的变化后(假设无损耗),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多生得到沉淀b g,则a与b的关系为()Aa=bB3a=bCa=2bD2a=b【分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因此,由题意可知:经过CO2COCO2的一系列的变化后(假设无损耗),得到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的二倍,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多生得到沉淀b g是原来产生沉淀a g的二倍故选D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了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黑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共计30分)2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2)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H4;(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Fe2+;(4)铵根离子NH4+;(5)图,表示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2)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5)图中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12,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2)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其分子符号为:CH4(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e2+(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5)图中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12,其镁原子,其原子符号为Mg故答案为:(1)H2O;(2)CH4;(3)Fe2+;(4)NH4+;(5)Mg22(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铝表面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铝被进一步氧化(2)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3)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水、氧气 发生了化学反应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油漆【分析】(1)依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考虑;(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析解答;(3)从硬水的成分和如何有效简单的消除硬水成分方面考虑;(4)从金属生锈及防治角度分析【解答】解:(1)铝在空气中会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铝被进一步氧化故答案为:铝表面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铝被进一步氧化;(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这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最简单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4)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金属防锈的方法主要有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例如涂矿物油,油漆,覆盖搪瓷、塑料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以及改变金属的组成结构等故答案为:(1)铝表面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铝被进一步氧化;(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的构成不同;(3)煮沸(4)水、氧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油漆2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2)t2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3)t2时,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提纯B的方法蒸发结晶(4)若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C原因是盐酸与镁反应放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像话转换,据此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故填:A(2)t2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质,故填:增加溶质(3)t2时,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蒸发结晶(4)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为:100g10%=10g,水是90g,t1时9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 =18g,故全部溶解,则溶液的组成不变,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故填:10%(5)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由于盐酸与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出现浑浊,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则X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C物质,故填:C;盐酸与镁反应放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固体物质A,向试管中加入一种液体物质B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你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对A和B的组合至少做出两种猜想(要求两种组合中的固体A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 猜想AB猜想1猜想2【分析】根据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种类判断,如实验室制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解答】解:试管中盛有固体物质A,向试管中加入一种液体物质B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是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反应,且反应产物中有气体,如实验室制氢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等故答案为 猜想AB猜想1ZnH2SO4(或HCl)猜想2CaCO3HCl或MnO2、H2O225小明在河边玩耍,带回来一些水样进行研究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图中序号)bhi,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分析】除去液体中的固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根据过滤操作选择仪器和确定仪器的作用【解答】解: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烧杯,漏斗和铁架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混合液飞溅故答案为:过滤;bhi;引流26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石灰水,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分析】一些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导致质量发生改变,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没有发生变质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能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由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质量减少故答案为: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三、简答题(共计33分)2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2)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写化学式)【分析】(1)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坐标变化的趋势结合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分析;(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溶液中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盐酸【解答】解:(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故答案为:HCl+NaOH=NaCl+H2O;(2)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故答案为:HCl、NaCl答案:(1)HCl+NaOH=NaCl+H2O;(2)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3)HCl、NaCl28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DO2,EH2,FCO,XC(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2CuO+CO2+H2O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分析】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则A为水,D和E为氢气和氧气;B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则G为铜,所以B为氧化铜,那么E为氢气,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C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并能够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X为碳单质,而H为碳酸钙,至此各物质鉴定完毕,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1)A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E,可知D和E为氢气和氧气;B和E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则G为铜,所以B为氧化铜,那么E为氢气,D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C和黑色单质X反应生成气体F,并能够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X为碳单质(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1)可知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1)O2;H2 ;CO;C;(2)Cu2(OH)2CO32CuO+CO2+H2O;CO2+Ca(OH)2CaCO3+H2O四、实验与探究(共计18分)29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B、D(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当观察到装置C中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时才开始收集;(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0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cdba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当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该从b进a出,干燥时应该c进d出,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因此用水吸收【解答】解:(1)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2)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故答案为:B、D;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当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4)二氧化硫应该先干燥,再收集,最后多余的用水吸收,防止污染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应该从b进a出,干燥时应该c进d出,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因此用水吸收故答案为:cdba;浓硫酸30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中性或酸性【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OH(填写微粒符号)(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分析】【提出猜想】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因为不能确定反应物的量,所以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都有可能实验验证无色的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分析与思考】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有盐酸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一般有铜离子、铁离子、镁离子【解答】解:【提出猜想】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会发生反应,由于加入的酸的量不固定故溶液可能呈碱性、中性或酸性,故答案为:中;实验验证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故答案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中性或酸性【分析与思考】(1)溶液呈碱性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的缘故,故答案为:OH;(2)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气,碳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锌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