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3284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共72分)和第卷(表达题共78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中国的孝道文化既有的社会生命经验显示,人类情感呈向下趋势。父母对子女多为无条件、无保留的情感输出。而同时,幼年子女大多无法体谅父母苦心,及其成家育子之后,又会将更多情感输出给其子女。如此下去,为父母者始终是付出多于回报。有鉴于此人性弱点,中国先哲自古就提倡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反哺,欲借此对人性加以矫正。其后国家亦大力提倡孝道,并将其精神注入法律之中,以法律维护、成全孝道,极大增强了孝道文化的贯彻效果。于是在中国,就形成了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而且这种反馈应是物质、精神、宗教三方面的,要发之于心,形之于色,并付之于言行。一言一行皆须毕恭毕敬,不离于孝道。如此等等,都在法律制度上加以确认,并辅之以宣传教化、行政强制乃至严刑重罚。遂使孝道文化在中国绵远流长,代代不息,将中国人融化在一派血浓于水的温情之中。其温情有三:一曰,强调情感反哺。孝道乃报恩之举,年幼受之父母,成年后反哺双亲。然而此时父母皆已年老,身体、精神日益衰弱,欲行孝道便不可有嫌弃之心。既要尽量保证衣食无缺,又要善事父母,言行温和礼敬,不可使父母受情感伤害,晚景凄凉,心灰意冷。国法遂依此意将杀、殴、骂、告父母及供养有阙等行为列为打击对象。二曰,顾及人伦纽带。孝慈亲情乃天性秉赋,与生俱来。韩非子八经说:“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为了顾及人伦情感纽带,于是实践中出现了宽容复仇、存留养亲等屈法以伸孝道之司法管理与制度。三曰,注重精神传递。父母过世之后,对其追念亦属孝道情感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尽心服丧,依循礼制恰当地表述丧亲之痛;另一方面要传递香火,使前代尊亲不至绝祀。国家法律对丧期违礼的种种行为加以禁止,对官员服丧进行系统规定,对无子休妻制度亦加以确认。然而,孝本为人类朴素情感,应出自血缘亲情之自然流露。如纯以伦理观念加以宣扬倡导,或不至于出离孝道本旨。然而后来孝道法文化日渐强化,以法律强制手段要求人人皆须按照特定礼制履行孝道,实践过程中则难免有矫枉过正或流于形式之嫌。 其流弊亦有三:一曰,诱发人性虚伪矫饰。孝与不孝皆源自内心情感,法律无法拘束人心,只在外在形式上强求一律,就难免出现不愿为繁文缛礼束缚以致违法犯罪的情形,或出现徒有其表而内心虚伪的现象。如汉末,就有“察孝行,父别居”之讽谣。二曰,漠视个体价值。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尊崇与顺从,本为矫正人Z-X-X-K性向下之弊,然而以法律相强制,久之则导致父权过度膨胀,子女自身正当之权利诸如婚姻自主权、生命健康权等都因压迫而萎缩。甚至以己身代父刑这种愚孝行为都得到法律认可与社会褒奖。个体价值遭到法律之极大漠视。三曰,扭曲国民性格。孝道法文化强调子女恭顺、父祖权威,代代沿袭中,国民遂生出屈服、顺从之性格。少年老成、谨慎持重、禁锢保守、全无创造思维竟成为社会舆论推崇褒扬之优良德行。此实为对健全国民性格之压抑与扭曲。 (摘编自龙大轩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下代对上代反馈、反哺的尽孝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大力提倡,并以法律维护、成全孝道的结果。 B.人类情感天然具有向下的趋势,父母多愿为子女无条件、无保留地付出,这种情感,奠定了中国孝道文化的基础。 C.中国孝道的要求包括物质、精神、宗教三个方面,不仅要有物质的供养,还要有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爱,言行亦须毕恭毕敬。 D.孝道法文化日渐强化,不仅要求人人履行孝道,还用法律手段强制人民遵从特定礼制,实践过程中难免生出弊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为父母者始终付出多于回报,幼年子女则大多无法体谅父母苦心;中国先哲提倡孝道,正是期望借此对人性的弱点加以矫正。 B.重视道德上的宣传教化,再加上法律制度的影响,孝道文化在中国绵远流长,因此,中国人一直生活在父慈子孝的脉脉温情中。 C.国法将杀、殴、骂、告父母及供养有阙等不合孝道的行为列为打击对象,是因为这些行为完全无视对反哺父母的要求,恩将仇报。Z-x-x-k. D.孝道法文化强调子女要尊崇、顺从父母;矫枉过正,导致父权的过度膨胀和子女诸多正当权利的萎缩,法律也抹上了漠视个体价值的色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本是出自血缘亲情的人类朴素情感的自然流露。行孝道是反哺报恩之举,它使年老力衰的父母不但衣食有保证,还能获得精神慰藉。 B.父母过世,子女一要尽心服丧,二要传递香火。丧期违礼固然违反国家法制,若无后代,也会致使尊亲绝祀,孝道精神无法传递。 C.孝道法文化强调长辈威权、子女恭顺,将少年老成、禁锢保守等视为优良德行大加褒扬,造成对健全国民性格的压抑与扭曲。 D.中国孝道法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利弊并存,得失难分;如能推陈出新,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必有裨益。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以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注:汉庭:唐王朝。 觌:d 相见,觐见。汉使:唐朝使者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 /简州境肃然 /与兄昇弟晕尤相笃 /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 /暠往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B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 /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 /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C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D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为政 /严简州境 /肃然与兄昇弟晕 /尤相笃睦昇 /等每月自东都省暠 /往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其清 /慎如此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B“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帝王年号纪年、王公年次纪年等方式。C“继好之义”是指延续友好往来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外交工具。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D“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守孝道,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B文章描写了李暠的兄弟来探访他的事情,从侧面表现了李暠的清慎。C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但李暠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D李暠出使吐蕃,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2)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九华山,是从宣州至舒州的必经之处。 清弋江,河流名称,在宣州西。的的:鲜明的样子。旆:古时旌旗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飘带,泛指旌旗。8. 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景物描写的巧妙之处。(5分)9.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颈联、尾联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 , 。”(2)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3)荀子的劝学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相关链接】 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作为中华文化学家,作为红学家,周汝昌喜欢民族风俗、民族建筑,喜好作诗和书法,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B. 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学者胡适的观点,并得到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当然兄长周祜昌的指点也很重要。C. 周汝昌研究“红楼”和“曹学”时, 崇尚实证和实录,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D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历经50多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E. 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简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2)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了那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第卷 表达题(7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既没理由 ,也没理由妄自尊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 ,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非常有害的。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有 ,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A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B.妄自菲薄 自惭形秽 自暴自弃 C. 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D.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B. 2016年3月29日,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在幸运地以20击败卡塔尔后,全国球迷开始了狂欢,这是自xx年以来中国男足首次打入亚洲区世界杯预选赛的决赛阶段。C.xx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的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凭借中国首播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的收视率。D.著名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因病于2016年5月25日去世。据有关资料显示,杨绛先生把她与丈夫钱钟书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先生虽去,风范永存。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唯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 。 A究其缘由,是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B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C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D推其原因,是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xx年初,引力波被科学家证实,在很多人尚未明白它究竟是何物之际,已有商家“抢占先机”,。在某电商网站,一款声称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其实,引力波并不是新事物,一直存在,只是人类技术此前无法探测到。引力波辐射对人有害是谬论。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15),就会向外辐射能量,但人们需要防护的是那些能量高的电离辐射。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17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xx年至xx五年间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变化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4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这小孩教育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B(3分)(据原文,“人类情感天然具有向下的趋势”属于“人性弱点”,应当矫正,它不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基础”。)2.B(3分)(“中国人一直生活在父慈子孝的脉脉温情中”的说法与原文“孝道文化.将中国人融化在一派血浓于血的温情之中”含义不一。从原文可知,古代也出现过“杀、殴、骂、告父母及供养有阙”等严重违反孝道的行为。)3.D(3分)(“利弊并存,得失难分”一语不恰当。“利弊并存”符合原文文意,但“得失难分”则误,文中已清晰地指明了孝道法文化的三种“温情”和三种“流弊”。)4. B5C 和亲政策最早始于汉代;6D “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7(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像这样很多年。(但:只是;以:介词,把;以:目的关系的连词,用来;积年:多年;各1分,句意1分)(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所历:所到之处,名词性短语;见:表被动; 望:声望 各1分,句意2分。)秀整:(1)清秀端庄 (2)俊秀严整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约,州县一派肃然。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李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等李暠到任后,申明礼法制度,警告不准再犯,派兵捕杀群狗,太原旧俗于是得以革除。过了很久,转任太常卿,过了十日,任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开元二十一年正月,皇帝下令说:“延续友好往来的和亲政策,虽然吐蕃地势偏远;受命出使的人,必然是皇帝的亲信贤明的人。在当时这件事情很重要,礼节要比吐蕃要高,选择出使的人,(选众:谓从许多人中选拔人才)都是在皇室内部才能杰出的人。工部尚书李暠体态柔和美善,识见意趣严明恰当,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是朝廷的楷模。金城公主已经到吐蕃和亲,唐朝不是没有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人,对远在吐蕃的金城公主十分怀想,怎么能忘记呢,应该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吐蕃,准许按照标准规定出使吐蕃。”把公开以使节身份携带的一万匹礼物,私下以臣子觐见的两千匹礼物都用五彩装饰之后派遣出发。等到李暠回到唐王朝,金城公主建议今年九月一日在赤岭设立界碑,确定吐蕃、唐朝边界。设立界碑的时候,皇帝下令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一同前往观看。不久,吐蕃派遣大臣跟随唐朝使者分别前往剑南和及河西、碛西,告诉边境州县:“两国和好,无相侵掠。”唐朝使者也像这样告诉边境州县。因为李暠出使完成使命,转任吏部尚书。当时吏部的委任文书印鉴与朝廷一般官衙的印鉴相同,使用起来很混杂,难以区分,李暠奏请依准司勋兵部印文例的时候,加上“官告”两个字,到现在依然这样运用。 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多岁,赠益州大都督。8.(1)虚实结合。颔联想象九华山路旁,云雾缭绕,寺宇隐现,暗示裴坦的行程,此为虚写;又望见眼前青弋江村边,春风轻拂杨柳,点明送别地点,此为实写。两句一虚一实,一远山一近水,令人如临其境而又产生无尽遐思。3分(2)远近结合。九华山路旁,云雾缭绕,寺宇隐现,为远山;眼前青弋江村边,春风轻拂杨柳,为近水。2分(也可解析为: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地点,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分(3)动静结合。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静景中包含着动态。(共计5分。虚实3分,远近、动静2分。答拟人等修辞手法酌情给分。)9. (1)有对朋友的赞美、祝福、羡慕。(2)离别之时怅然若失,孤独之感。(3)前途迷茫无着之感。(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而杜牧的心情与裴坦不同。他宦海浮沉,不很得意,现在要与好友离别,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现在却不能一同回去了,想到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多么寂寞。) (每点必须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感情1分,有分析1分。答满三点得6分。)10.(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四、12.(25分)(1)(5分)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B、“支持胡适的观点,并得到了胡适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兄长周祜昌的指点”有误,原文是“他嘱周汝昌查证”。A、“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原文是“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是作者的主观推断,并非客观事实。E“晚年双耳失聪”有误,是1954年,那时周汝昌还不到四十岁。(2)(6分)因痴迷红楼梦,他给书斋取名为“脂雪轩。他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从1947开始,他对红楼梦的研究长达60来年,所著的石头记会真花去了大半生的时间。 他的研究著述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广泛而深刻。在中年双耳失聪、老年近乎失明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6分)红学研究理论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红学研究实践方面: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概括出一方面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即可。照抄原文,没有概括的视情况扣12分。没有概括只举例,或有概括没举例,酌情给分。)(4)(8分)广博的学习,深厚的积累:多领域的研习,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了研究红学的基础。痴迷、执着、坚持的精神:身体多病,中年失聪,老年失明,但他从30岁起研究红学,专注、痴迷,甘受挫辱而不悔。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遍查燕大图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借助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蛰居小楼,屋内陈设简单,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概括并分析,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13 B(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自惭形秽: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根据语境,句,由后面的“妄自尊大”可知前面应填相反的内容,因此选“妄自菲薄”最恰当;句,根据句中的“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可知,选“自惭形秽”最恰当; 句,由后面的“饱满的精神迎战”可知,意为“不甘于落后”,因此选“自暴自弃”最恰当。)14、A(B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句子未完,后面主语就变成“全国球迷”。C项搭配不当, “远超”“收视率”搭配不当。D项“据显示”杂糅。)15.A(从上文“唯独”“至今依然生气如故”等表述的肯定语气来看,宜保持语气的一致性,也用肯定语气的表述,B、C两项中“似乎”“恐怕”不妥当。“如故”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已成为精神食粮”而不是“在民间流传”,所以选A项。)16(5分) 开始出售能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根本不需要防护。(答对1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 17(4分)图表显示,xx年至xx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城市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答出前三点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2分)18.参考立意: 从孙女的角度:明辨是非;道德素质是为人之本;等。 从爷爷的角度:言传更要身教;切实做好榜样;等。从公交司机的角度:遵守规矩;宽容待人;等等。 侧重说理,能够条分缕析说明道理,不拘泥于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