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930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4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 978年七夕是他41岁生日,宋太宗命人在宴会上赐毒酒将他毒死。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主要作品现存词40余首,代表作有相见欢虞美人望江南等。评价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俱为五代著名词人。有“千古词帝”之称。生平经历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小时即有才名,7岁能做文章。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主要作品有珠玉词及清人胡示堂所辑晏元献遗文传世。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评价有“太平宰相”“导宋词之先路”的美誉。(一)背景链接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死时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对他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蝶恋花晏殊早年显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晏殊的词作善于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十分多见。他在写景方面具有特色的作品比较多,影响较大。蝶恋花是一首怀人之作,与晏殊离别的人是一位女性而且一去不回,也未曾留下地址。整首词所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就在前一天的黄昏到第二天的早晨,并且事件的直接结果是晏殊彻夜无眠,悲痛不已。(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词的有关知识.文化常识燕子意象“燕子”在古典诗词中,含义比较丰富。比如:(1)在诗人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句中,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2)在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中,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皆非、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3)在诗人张可久的塞鸿秋春情“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一句中,象征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4)在诗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一句中,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5)刘天游的风流子“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一句,表现了词人在面对美丽的芳草繁花春景时,触景生情,从而产生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三)博览悦读虞美人今昔对比赏析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的江山、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情,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虞 美 人(一)字音识记1.虞美人(y)2.李煜(y)3.不堪(kn)4.雕阑(ln) 5.玉砌(q) 6.槛菊(jin)7.不谙(n) 8.彩笺(jin)(二)词语解释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完结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堪:忍心3.小楼昨夜又东风 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4.雕阑玉砌应犹在 雕阑:雕花的栏杆砌:台阶5.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栏杆泣:似在饮泣6.罗幕轻寒 罗幕:丝织的帷幕7.明月不谙离别苦 谙:熟悉,知晓8.斜光到晓穿朱户 朱户:朱门,指精美的宅第9.昨夜西风凋碧树 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10.欲寄彩笺兼尺素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 1.了解李煜、晏殊的作品风格。2.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鉴赏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虞美人(一)赏形象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答: 明确:“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属于自己。原来锦衣玉食,有如花宫女朝歌夜弦相伴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的好。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答: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这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国家园及他做帝王时的生活。(二)赏语言3.有人说这首词中的虚词运用得很妙,能够虚处传神。请举例说明。答: 明确:“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疑问代词“何”,写尽了春花秋月带给李煜的伤痛,写出了李煜怕见春花秋月的心情。“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副词“又”,承“何时了”而来,怕见春花秋月,偏偏东风又来,春花又开,偏偏来撩拨你的愁思,与你为难。词人的无助与无奈、痛苦与悲哀,借这个“又”字进一步展现出来。“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个范围副词“只是”,突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4.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请简要分析。答: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乐尊荣到忍辱蒙羞)。(三)赏技巧5.本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 明确: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实景,接着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往事知多少”,这里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又是虚写,作者再一次沉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下片一开始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把“雕阑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饱含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他把这一切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以愁驭文,行文跌宕起伏。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答: 明确:(1)运用比喻,显示愁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不舍昼夜,将人事无常与天地运行联系在一起,化一己之悲为人类悲情。(2)好处有三点:以有形的“水”比喻抽象无形的“愁”,使“愁”具体、形象、可感;“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愁情之多、之深、之重;以江水东流比喻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续不断、无穷无尽。(四)赏情感7.词的开头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答: 明确:“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写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是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蝶恋花(一)赏形象8.词的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答:明确:(1)起句描写了秋晓庭院中的景物:秋菊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草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2)菊和兰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词中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9.燕子双飞在词中有什么作用?主人公为什么会责怪明月?答: 明确:(1)“燕子双飞”是象征夫妻恩爱的意象,燕子双飞双宿,人却不能双飞双宿,反衬主人公的孤独。(2)明月本无知,不解离别苦,原本很自然,不应有恨;主人公却怨其照无眠,不解人意,这正是因离恨煎熬、彻夜无眠而移情于月的表现。(二)赏语言10.简要赏析“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愁”“泣”的妙处。答: 明确:该句写秋晓庭院中的景物。用“愁”来表现菊在“烟”中所感,用“泣”来解释兰上何以有“露”,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表面上说的是菊与兰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菊与兰的人格化,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哀愁。11.“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应如何理解?答: 明确:“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极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吹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强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南唐后主李煜,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人。本是逍遥人,却进朱门殿。生来帝王家,死成亡国魂。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做一个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的皇家子弟,可他前面的几个哥哥不是病死,就是死于争夺权位,最不想做皇帝、也没能力做皇帝的李煜却成了皇帝,最后落得个国破人亡。但若反过来说,作为才华横溢的词人的李煜,如果没有亡国的遭遇,他的千古绝唱,又从何而来呢?2.从现实中积累 李创利,1986年出生在汕头,他是一位先天性脆骨症患者,身体骨折30多次。身高不到1米,体重不到15公斤。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排斥中生活。在深圳通过创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的目标是建100所希望学校和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家。磨难毁了他的人生,磨难更成就了他的人生。3.从名言中积累(1)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夏衍(2)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3)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4)磨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4.从佳作中积累我难以想象,如果幼鹰不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又怎能展翅于苍穹? 我难以想象,如果梅花不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又怎能傲放于严冬? 我难以想象,如果男孩不独自承受摔跤的痛苦,又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感恩磨难,它锻造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感恩磨难,它淘汰了一个个骄奢淫逸的“心肝宝贝”;感恩磨难,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灿烂,更加辉煌。(二)这样运用素材面对苦难,只有积极进取,勇敢抗争,才能把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李创利,一位先天性脆骨症患者,在逆境中抗争,在磨难中奋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由此可见,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磨难面前丧失斗志。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磨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磨难这条路上充满着危险,唯有披荆斩棘,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出口。领悟 文段以“只有积极进取,勇敢抗争,才能把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为中心,接着用李创利的故事加以证明,最后又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阐释,论据丰富,论证有力。或许,你本就是为孤独而生。在那琼楼玉宇夜夜笙歌的南唐深宫中,你寂寞的心绪一直深深掩藏在宽大的龙袍里,任谁都无法看透。而你,也只能用那凄迷华美的文字来诉说。都说你醉心于填词作赋,沉迷于歌舞升平,殊不知那仅仅是你排遣寂寞的方式而已!也许是巧合,正当你厌倦莺歌燕舞的时候,宋人的干戈击破你的家国山河。于是,你成了无家可归的亡国之君。“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要离开了,你只能无奈地望一望自己的凤阁龙楼和玉树琼枝。你本不想走,作为一个儿子,你要在李家的庙堂里守候着先人的宗位,以尽孝道。可是你不得不走,“未曾识干戈”的你再也无力回天了,宋人的金戈铁马让你无可奈何。几个娇小的宫娥远远地望着你,也算是为你送别吧!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因为你知道:纵然你是绝代的才子书生,也逃不脱臣虏于人的命运。东京城里的一座小院便是你违命侯的最后归宿,这儿竟然成了你亡国之君的牢笼。小楼昨夜顿起的萧瑟东风勾起了你思乡的愁绪,想家的感觉和寂寞的空虚足以吞噬掉你的灵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这孤独的小楼里,你终日用泪水冲刷脸庞。风把那泪珠吹到面前的纸笺上,浸透文字,化作了一条长恨而东的江水,汩汩不息地流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也许,只有在梦中,你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找到一晌的欢乐。可是当梦醒的时候,你的世界里只剩下小楼里的孤灯长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曾经黄袍裹身的帝王生活都已一去不返了。所有的浮华都已退却,剩下的只是一个词客凭栏思乡,没有人会相信你曾是一个帝王。因为落寞,你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沧桑。自从踏上宋人的囚车,你就已经注定与你的无限江山诀别了。所以,你只能再等一个轮回,在下一个五百年后再见你的家国山河!不过,下次你一定要做一个文人,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世界,而非生于帝王之家。因为你“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也许,“天上人间”就是你南唐后主的宿命吧!萧瑟的东风吹得你难耐“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挥笔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也许你开始怀念曾经的歌舞升平了,于是你让宋室的歌女为你唱这满是愁绪和幽怨的词句。你凄婉的词句和铮铮作响的思念旧国之心,惊扰了宋室王者的好梦,搅得他心烦意乱。于是,他便赐了一壶酒,让你到黄泉路上寻访你那已成为烟萝的玉树琼枝。你就这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了,在江水的流淌中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金銮殿。两岸的景致渐渐模糊了你的双眼,一切都在河水的流淌中消逝得虚无缥缈,而你,也在河水的淙淙之音中沉沉睡了。梦中,你回到了属于你的文字故乡。佳作赏析文章以李煜的才情为主线,叙写了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悲苦命运。从做君王时的孤独寂寞,到被俘成违命侯时的无奈凄苦,他都把一腔悲情诉诸文字,在笙鹤天瑶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全文笔调沉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浸透着对一代才人李煜的同情。写作借鉴1.学开头开头“或许,你本就是为孤独而生”,运用第二人称起笔,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读来亲切自然,有隔着千年的时光和古人对话之感。2.学引用文章的第几个段落,大量引用的李煜的词句,根据对词句的理解阐发,探究他彼情彼景下特定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既突出了他的悲苦又表现了他的才情。3.学细节文章的第段画线句,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再现了李煜和泪填词的情景,把一个薄命的才子帝王,在囚笼中的难耐的寂寞和凄苦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学用词第段画线的词语,把东风的寒冷、寂寞的煎熬、词句的幽怨凄婉、思国之情的强烈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读之可感,感同身受。5.学结尾文章以“梦中,你回到了属于你的文字故乡”结尾,既表现了李煜“可怜薄命做君王”的人生错位,又突出了作为千古词帝的李煜的文学才情。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章句上翻译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他们总是以当前的事务为先;有德行的人无所不爱,他们总是以亲近贤者为要务。明理知义人,要去爱所有的人,要与所有的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但要分出先后、主次,才能叫尽心知命。不分先后主次地去爱所有人,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孟子说,大吃猛喝,明明伤胃,可是很多人不怕伤胃却害怕损伤牙齿,这就叫先后不分、主次不分。而先后不分、主次不分,也就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而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也就办不好一切事情。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译文: 参考答案: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2)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译文: 参考答案: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参考译文: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假如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李贺(790817),字长吉,世称“诗鬼”。与李白、李商隐被并称为唐代“三李”。李贺7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当即名动京城,十五六岁时便因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大文豪韩愈与皇甫湜闻听其诗名,曾相约一同探访。李贺遂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而赢得满堂喝彩。这次的来访虽然使李贺的诗名更甚,但同时也遭来更多妒忌他的人。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便以避父讳为由指责他不应求考进士。纵然惜才的韩愈为其辩驳,奈何儒家礼教历史悠长,而负责官员又昏庸草率,故李贺尽管应举赴京,也只能落得个遭谗落第的结果。此后,虽然有韩愈的大力推荐,李贺也只是在京城混了个九品小官。三年时间“牢落长安”,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心情“憔悴如刍狗”,忧思郁郁添病笃。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李贺埋首于诗词之中,以长安之高姿,作登临之遥望,“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十首作品。人生教益避讳本为尊敬师长,是传统美德。然而,盲目避讳,甚至因此不知变通而扼杀才华,便不是传统而是陋习了。本来流传下来的东西就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以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了结B.雕阑玉砌应犹在 雕阑玉砌:代指现在所住的宫殿C.欲寄彩笺兼尺素 笺:信笺D.昨夜西风凋碧树 凋:使凋落解析:选BB项,雕阑玉砌:代指故国的宫殿。2.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槛菊愁烟兰泣露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选CC项为拟人手法,其余均为比喻。3.下列描写秋天景物的句子,在借景抒情上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A.槛菊愁烟兰泣露B.小楼昨夜又东风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解析:选DD项,借秋景抒豪情,A、B、C三项为以哀景衬哀情。4.下面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追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歌舞诗酒的美好时光。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解析:选CC项,“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想象之语,为虚写。5.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李煜生于江南,青山秀水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蕴含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被贬官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A.B.C. D.解析:选A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其后的顺序只要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2)雕阑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几多愁?。(3)昨夜西风凋碧树。,。答案:(1)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只是朱颜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阅读理解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一般认为此词是李后主降宋后所作。7.历来鉴赏家都以为上片中“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请简析“锁”字的绝妙之处。答: 参考答案:把秋色秋意比拟为可锁之物,生动形象,突出了梧桐深院萧瑟秋意的浓重和凄清;被锁的岂只是“清秋”,更是作者自身,一种万般无奈的孤独、寂寞之情,凝聚在这一“锁”字上。8.下片中,词人是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用比喻写离愁,离愁纷乱繁杂,像一团乱麻,理不清,缠绵于心头无法排遣,从而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通过心理感受描写离愁,这种“滋味”,凡人未能尝试,只能自己领略,此种无言之愁,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此词写于作者去世前不久,幽囚于汴京。9.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面三句先写梦醒所见,是实写;后两句写梦中情景,是虚写。以梦的短写现实的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流露出词人低沉的凄怆、婉转的凄苦之情。10.词人在下片为什么说“独自莫凭栏”?答: 参考答案: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亡国之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是词人“独自莫凭栏”的主要原因。(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采 桑 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1.下片词人借许多典型意象营造了什么气氛?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答: 参考答案:(1)借典型意象“梧桐”“西风”“淡月”“雁声”渲染凄冷孤寂的气氛。(2)视觉、听觉描写的巧妙结合,以声衬静(在写景手法上,如果写成“反问”或者“虚实结合”也可以)。12.有人说“好梦频惊”中的“频”字用得特别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频,“频频”之意,说明词人经常从好梦中惊醒,因为时令正值深秋,西风的骤起、月色的惨白、高楼的雁叫无不触发词人心中的愁思。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流逝的时光无情,别后的思念深重。这一个词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人处在思念中的痛彻心扉。三、语言表达专练13.以“月”为重点,将李煜的词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一句话扩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不少于80字。答: 参考答案:月光,从斑驳的树影里倔强地挣扎出来,如失去活力般,疲惫地投泻在冰冷的青石路面上,被斜斜切割,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角度,缠绵,如梦中人的容颜。这月光,不再是昔日梨花院里的溶溶月光,这月光,是成为阶下囚的我的琴声里不堪回首的月光,它令我陷入了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之中。14.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场景深院小楼、春夜、月明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虞美人花正在开放。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镜头三(黑白片):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镜头四:南唐的宫殿女墙颓坏,雕阑玉砌、宛囿花草荒芜,一片萧条镜头五: 参考答案:李煜手扶栏杆,俯瞰小院外,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那载着落红的溪水流向远方;目睹此景,想起自己的人生际遇,他不由发出一声长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